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逻辑与路径

2014-10-21 20:12陈磊等
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学术期刊产业化

陈磊等

摘要:为破解当下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内涵、特征以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失衡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发展逻辑,以及产业化过程的介入环节。研究认为:适当引入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当下学术期刊产业化的改革路径与方向,而不是盲目地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应把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放在首位,围绕出版的组织与服务以及转变办刊思路等。

关键词:学术期刊;产业化;评价机制;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3007304

学术期刊具有传播交流科研成果、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以及评价科研成果等功能,学术期刊的出版与国家科研实力、国际地位、经济利益等方面紧密相关。当前期刊界对以盈利为主的非时政类报刊市场化改革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学术期刊这种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精神产品,其产业化发展的争论不断。本文针对现行体制下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靠政府的监管与扶持,竞争与盈利意识淡薄、经营小散乱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发展逻辑,从完善评价与退出机制、提高稿源与编辑审稿质量、采取开放办刊模式、期刊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角度提出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化改革路径与方向。

一、中国期刊经营现状长期以来,中国学术期刊的收入大多依赖政府和主办单位扶持以及版面收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忽略期刊的商品性,不注重和市场经济联系,经营业务(广告、组织培训、咨询等)有待于开发。目前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窘境是办刊模式单一、发行量小、运行经费不足、经营分散、规模和效益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根据统计,学术期刊发行量大多在500~1 000册,而且生产的纸本学术期刊大部分仅在高校图书馆和同行间赠阅,并不进入市场,这种数量和规模有限的交换方式严重制约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1]。

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经济效益,但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付费下载,这种付费是付给了媒体或数据库,对学术期刊编辑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根据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统计,学术期刊办刊费用支出中人员费最高,达(1~10)万元/人,场地费、印刷费、审稿费、稿酬等成本均在10万元以下,合计支出低于40万元;每年收入中以上级拨款为主,占一半以上,大多数学术期刊发行收入仅为(1~5)万元,超过半数的期刊发行收入小于1万元;版面费收入10万元、与知网独家合作收入(3~5)万元或广告等收入约10万元,合计收入为(10~30)万元,期刊经营收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以交通运输行业某期刊为例,该期刊在2013年为双月刊,单行价格为25元/本,合计150元/年,发行量1 500本,加上少量的版面费和广告收入,年收入小于30万元;但两名打字与排版人员的工资、审稿费、稿费和办公耗材等支出就达40万元,如果算上7个专职编辑的工资,收入远远低于支出。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状况与此相似,甚至财务赤字更为严重。

与学术期刊相反的是,目前中国部分非学术期刊已逐步走出计划经济格局,开始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如2001年《电脑报》首次对外开放,并与李嘉诚旗下的集团签订合资协议,2002年《家庭》、《读者》、《知音》等也纷纷开始了产业化经营,期刊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中国期刊的水平和质量良莠不齐,非学术期刊的成功案例能否推广至学术期刊仍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化

发展逻辑构建国内学术期刊多由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事业单位等分别创办,甚至许多高校与科研院所有数种刊物,但是期刊之间互不相关。分散办刊、重复办刊、办刊成本高、资源浪费、缺乏竞争力是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特点。国外期刊出版主要分为商业出版集团(公司)出版,学术团体或高校、科研院所出版以及期刊社出版3种模式。经过长期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国外期刊出版实现了学术期刊资源共享,形成品牌并不断壮大,降低了市场风险,为国内期刊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对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而言,如不立足于国内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而完全照搬国外的期刊经验,其结果只能是被市場大潮淹没[2]。

学术期刊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征,即社会性和公共性,其价值不能简单地以市场交换价值来衡量。中国学术期刊需求者群体相对较小,这与学术期刊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读者范围窄、订阅和发行量小、收入有限的特点有关。科研人员刊发学术论文也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消费者订阅学术期刊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学术期刊产业化的实质就是经营运作观念商业化,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和流通开支,提高期刊质量,形成自身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术期刊产业化代表了新时代办刊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主营业务外,一切合法的利润增量均可成为其扩张和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虽然也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但因为市场本身存在局限性,在某些程度上妨碍了期刊社会利益的实现。在产业化过程中,学术期刊为了维持、运行和发展而收取一定的版面费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政策的,国外大多数学术期刊也是如此保障期刊的运行。版面费收取在学术期刊产业化过程中固然重要,但论文质量更为重要,不能因为市场化而降低其科技含量。国内部分期刊出版者为了生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论文审查机制不严,降低出版质量,交钱就发表,使期刊完全沦为职称评定、学生毕业、业绩考核的工具。而一些国内顶级的学术期刊,为了保证科技含量与学术性,审稿严格,退稿率较高,无疑也给部分审查不严的期刊提供了丰厚的生存空间,这种社会需求滋生了学术浮躁等,是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中的误区[3]。2010年《自然》、2011年《柳叶刀》也发表了《出版或灭亡》和《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两篇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的颓势,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提高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应以坚持提高学术水平为基础,加强论文的评审机制,把论文质量和提高学术影响力放在首位。

三、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

模式与路径 (一)完善评价与退出机制

学术期刊既要保持其学术性又要保证其社会性,应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学术期刊在产业化过程中应以提高论文学术质量为基础,树立品牌意识,并加强学术期刊的监管,加强审计,杜绝单纯为了利益而衍生的交钱就发表的现象。政府部门在学术期刊发展的过程中处于监管者的地位,加大监督的力度,对符合退出条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不足等)的学术期刊坚决予以停办。

学术期刊的选题与刊发稿件质量是其生存之本,其主办者既不是企业又不是政府职能部门,而应该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非盈利组织、独立的非企业法人,企业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本质决定其不能担当期刊的审查者,只有在期刊编排、出版、发行、营销与资金运作等环节才允许介入。学术期刊产业化不是盲目地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产业化后的主体工作不单纯是编辑出版,而是围绕期刊出版的组织、分工、联络、服务等,转变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等,如开展科研信息研究、市场营销与策划等集信息生产、收集、研究、管理和发布等综合科研管理工作。

与国有企业改革一样,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也应分步骤进行,当下学术期刊的转企改制只是学术期刊出版产业化发展的开始。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对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明确其发展定位,确保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结合学术期刊定位,确定其学术水平属于国际高度、国内领先还是一般水平,对于办刊质量较好的期刊(如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应予以充足财力和物力支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联合或并购其他相关期刊,将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合理调配集成资源;对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中等的期刊应选择性资助、鼓励重组合并等;对于学术质量较差的期刊、甚至非法刊物应坚决取缔。

(二)提高稿源质量,健全编辑审稿机制

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产出与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国际化水平不仅关系到期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国内科技发展的需要。优秀的稿源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编辑部应掌握当前学术和人才动态,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专家、学术带头人约稿,加大向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约稿力度,对于内容有创新或者有独到见解的稿件优先发表,以提高文章载文质量和期刊知名度。

应建立相对固定、高水平的专家库,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审稿;要保证审稿的公正性,减少偏见,也要有利于审稿人与作者建立联系,探讨文章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让审稿程序既严格又能达到择优发表的目的。不同专家的研究领域、所处角度以及审稿尺度等均有差别,编辑部既要尊重专家意见,又不能以专家意见直接定稿,特别是专家意见分歧较大时,应与专家充分沟通,确保审稿的公正性,避免造成某些在学术领域确有价值的稿件未予采用。

(三)利用网络技术,采取开放型办刊模式

计算机与数字化技术在组稿、编辑加工和出版发行过程中方便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及时交流,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因评定职称、课题验收等原因,很多作者急需发表文章,在同级别的期刊中,发表周期短的期刊稿源丰富,也使期刊的影响力得到提高。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可缩短印刷等环节,缩短发表时滞,充分发挥其时效性;还可提高文献利用率,增加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数字化是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但全国7 000多种学术期刊,如果全部数字化出版,那么费用巨大,部分办刊实力较强、资金充裕的期刊已创办开放存取的网站,但对于办刊经费紧张的期刊应该如何发展,是将成本转嫁给读者还是另谋出路,值得期刊运营商思考。中国已建立了较全面的网络数据库,但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费用全部支付给运营商,而编辑部和文章作者并未受益,此问题涉及到文章作者、期刊编辑出版者和数字化运营商间的利益博弈问题等,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支持。目前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实行收费下载,对于基本无收入的学生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虽然目前可从学校图书馆购買的期刊账号下载所需的学术期刊论文,但无法保证在校园IP外获取资料的畅通性,如何既能保证读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学术期刊文章,又能保证编辑部和作者的利益,值得深思。

(四)期刊产业化与集团化

由于体制原因,学术期刊属于不同的法人单位,各期刊社之间缺少交流,大多数学术期刊各自为政,且读者范围狭窄,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加大学术违规的成本,完善学术期刊的退出机制,对学术期刊进行整合,形成良性竞争,寻求社会力量参与,实现集团化发展;优化有限的人力与财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文章评审与发表周期,提高出版效率;保证文章的时效性,向读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才能在产业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外学术期刊也多以产业化模式运作,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并把期刊盈利用于前沿领域的投资,进而获得科技成果深度报道的题材和投资利润,这为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五)以期刊为主,实行多种经营

中国大部分学术期刊严重缺乏主动营销、积极开发广告客户的意识,仍停留在靠拨款办刊、亏损办刊的窘境。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对所在期刊进行准确定位,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资金支持。同时,开辟合法经济来源,多渠道筹集办刊资金,加快产业化步伐,实现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化。学术期刊在产业化过程中不仅参与读者引导、广告策划、研究咨询、评估检测,还要参与人才培养、投资科研等方面。学术期刊掌握科技政策等相关资源,同时拥有该领域较全面的专家(审稿)队伍,在科技咨询、成果推广、技术培训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并且本身作为一个宣传与传播的平台,有利于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经营活动。国际上已形成专业的学术出版商和会议组织,如Springer、Elsevier、IEEE、IISTE等,在产业化过程中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45]。

广告是一种辅助信息源,蕴涵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学术期刊刊登广告,不仅可降低期刊售价、提高印刷质量、扩大发行量、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学术期刊应以扩大发行量为主要手段,吸引更多合法的广告客户,提高经济效益,使期刊进入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应注意的是广告经营不能影响编辑部的独立性,编辑部应坚持严格的质量把关原则,稿件刊登的唯一标准是学术质量,当广告利益与编辑部发生矛盾时,需要以编辑部为中心,只有保证了文章质量和期刊的知名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

四、结语中国学术期刊尚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对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明确其发展定位,适当引入竞争与退出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在产业化过程中,应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借鉴国外学术期刊成功运作的经验,坚持以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学术期刊产业化不是盲目地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而是围绕出版的组织与服务以及转变办刊思路等,从而使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引领不同期刊在各自领域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义,王卫勋.学术期刊市场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2(2):2830.

[2]张建军,刘胜博,任延刚,等.科技期刊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2):113115.

[3]刘辉,田华,赵文义.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学术期刊出版发展的逻辑建构[J].科技与出版,2014(1):3739.

[4]黃玲.美国期刊行业协会职能对我国期刊管理的几点启示[J].中国出版,2011(8):7275.

[5]李太淼.学术期刊不宜完全市场化:兼与赵文义先生商榷[N].中国社会科学版,20140409(B4).

Developing logic and path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industrializationCHEN Lei1,2, KANG Jun1,2, WANG Lei1,2, ZHAO Wenyi1,2, SUN Shouzeng1,2

(1. Department of Magazines Publish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2. Institute of Publishing Scienc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Abstract: To resolv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that meet in academic journals development, the inner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status were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that cause imbalance in soci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was revealed. The developing logic of academic journals industri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vention links i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form direction and path in academic journals industrializations is by introduce market with competitive mechanism. It is not means push blindl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up to the market.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lace, we should enhance the academic quality and influence of papers, the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around publication, change the way of thought of running journals, and so on.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industrializ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developing logic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学术期刊产业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