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左泽兰
【摘 要】教学设计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概念、指导思想、优化方案等进行讨论,旨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职业能力
2006 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把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要任务来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1]。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为教学目标乃至培养目标服务,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基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2]。
1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安排。是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3]。从内容上看,教学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设计指的是把课程设置计划(总体规划及各门具体课程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媒体教学材料看作教学系统的不同内容层次所进行的系统设计;狭义的教学设计就是指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教学单元、单课或某一项培训这些较小教学系统的设计。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教学设计一般都包括目标、内容、结构、课时、方法、媒体、场所、人员、测验等组成部分[4]。
教学设计可以是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又可分为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即整体设计)和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即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是对一门课程各教学单元进行的系统化设计,以达到最优的整体效果。整体设计包含要素有:管理信息,基本信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案。单元设计是针对学习者,对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设计。单元设计是整体设计的具体化,一个教学单元一般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连续进行的教学时段、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结构[5]。单元设计包含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
2 高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高职教学设计要紧紧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融“教、学、做”为一体,将知识讲授与职业能力训练有机的结合。
由戴士宏提出的“6+2”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思想,其中“6”是指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和理论实践一体化;“2”是指在教学中渗透道德、素质,渗透职业核心能力[6]。其课程设计的框架主要包括6个方面:课程目标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进度表设计、第一堂课设计、考核方案、教材与资料[6]。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改革特征,其教学设计更强调行业职业分析与实践教学环境设计。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围绕四个问题来构建,即教学往哪里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做和做到了什么程度。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有三个:第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计划;第二,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第三,以系统方法指导协调教学要素,优化教学效果。
3 高职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属性为:就业导向的目标定向、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基本定位;而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特征为:从基于经验型的技能人才培养,走向基于策略型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7]。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是指教学设计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8]。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决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学习者的分析要体现高等性的这一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3.1 高等性决定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职教育属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它的高等性决定了在职业教育中的要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3.2 职业性限定教学设计内容
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序化均要进行全新的“颠覆式”的设计,其内容的选取由“知识”变为“工作”,而不是“照搬”某一种教材;内容的序化由“学科逻辑”变为“工作过程”,而不是“沿袭”某一种体例[9];要充分体现出课程的职业化的价值取向。另外,教学环境的设计要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的环境相吻合。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第一时间走进职场,适应职场。
3.3 职业性影响教学方法使用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由于受教学目的影响,教学方法的采用体现出职业性的价值取向[10]。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职业能力锻炼。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操作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4 职业性更新教学评价标准
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评价应该采取更加的灵活评价标准,应体现出多元性,同时要侧重职业能力的评价。职业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技能的掌握来进行评价的[11]。通过考试的评定、引导等功能,促使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岗位适应能力。将职业资格考試与学校考试相结合,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大大提高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12]。
4 基本原则和优化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取向;(2)教学目标的能力培养取向;(3)教学实施的情境设计取向;(4)教学评价的多元取向;(5)指向学会学习,注重人的终身发展取向等[13]。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在授课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评价本次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再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岗位能力分析,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手段。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既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也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相匹配。
教学设计要注意几个问题[14]:第一,教学设计的发生时间:教学设计发生在正式教学之前,并一直贯彻到教学中及教学后的修改阶段,并且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第二,教学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第三,教学设计涉及的要素有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学生等。第四,教学设计的实施应有两个中心点,一是教师,一是学生。第五,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4):107-109.
[2]黎华.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99-100.
[3]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黎华,刘柳.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24-26.
[5]刘曼.《急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07.
[6]叶鹏.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6):50-54.
[7]黎华,刘柳.浅谈高职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5):42-44.
[8]徐义晗,张洪斌.教学设计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31-132.
[9]郭官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7.
[10]赵玉增,玄冬梅.也谈大学教案的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8(4):125-126.
[11]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2):65-70.
[12]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3]朱明.浅谈教学设计的优越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2(23):144.
[14]尹娟.對教学环境设计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48):8-10.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