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4-10-21 20:23黄月夏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改审美能力教学模式

黄月夏

摘 要: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满载着科学硕果和文明财富的世纪列车,一路风尘地驶在21世纪的航船上。在语文教学实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教材已经改革,先行一步,而教法学法相对滞后,事实上充满活力的教材被陈旧、僵化的教法阉割、肢解了,课堂死气沉沉,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鸣,这样的局面若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无法在学科主渠道上一一落实。摆在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紧紧跟上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改革教法,搞活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改;审美能力;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结构方式是线型、封闭型结构,这种传统教学思路以知识为主线,按照字、词、段和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顺序来处理教材,安排教学步骤,这基本上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采用。

应该承认,这种结构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即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因此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这种以“分段”肢解课文为讲解基础的做法,有时却严重地束缚了师生的手脚,常常人为地破坏了艺术形象的完整性,窒息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成为一种近乎僵化的教学方法。

笔者倡导构建“变序”课型,就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反常规地处理课堂教学节奏,重新编制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加大课堂教学容量,缩短学生阅读中自己认识、发现的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再发现、再提高的效率。

一、着眼于“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怀疑常常是启开思维大门的钥匙,是创新的开始,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质疑解疑。教师深入探究教材,找出教材中的关键点,即课文中重点、难点、精美点、激情点、矛盾点、信息隐涵丰富点等语言的片段和段落,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点拨和挖掘,把学生引进对全篇课文的搜寻、探究、咀嚼、品评中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探究,破除悬念,最终解决最不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完成对全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例如,教授课外《风景谈》一文。这篇散文通过对六幅“风影”,即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的描绘,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为了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幅画面后的议论,这些议论画龙点睛,像一根红线把六幅图画串起来,构成一个整体。(1)“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从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3)“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有,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4)“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5)“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这五段议论,一段比一段深入地点明了几个风景片段的含义:

一段比一段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体现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民族精神的延安军民最伟大作者写作的意图充分体现出来,颂扬解放区军民的生活与斗争精神!

这样的“突破”抓纲带目,满盘皆活了。这种由博反约,以简驭繁,以纲带目的课堂教学法,是对知识结构的优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由博反约的学习方法,他指出了学习中博与约的矛盾,要以博为基础,依据一定原则加以归纳,约简成精要的知识相认识。“抓重点”,一点突破,就是把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跨度虽大,但省时间,收效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着眼于“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只有适合教学对象心理需要的教学,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才是最有效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对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新奇感、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更好地理解作品,不断发展想象力、思维力和表达力。

据心理学专家测试,人们对呆板、常见。僵化、重复的东西,往往缺乏注意,大脑皮层兴奋不起来,处于抑制状态,而抑制状态是不利于智力发展的,当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变化的特点时很容易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情境,形式上的新异会刺激学生观察情境,描绘情境的热情,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观

察、感受時,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就会兴奋。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境时,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部兴奋,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一会儿观察、感受、一会儿思维、表达;这样大脑的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充分挖掘大脑潜在的力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总之,情境教学把视、听与思维、阐发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学生认识的对象由小化大,由静化动、由远化远,变抽象为具体,变局部为整体。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三、着眼于“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中学生成人感日益增强,独立性,批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

教师要敢于放手,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散文的材料(形)和中心(神)的关系,小说以情节和性格的发展,说明文的方法的安排,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的统一来设计。实践证明,整体高效阅读训练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外表的、大致的认识,逐渐形成能够反映此类事物特征的表象:然后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把事物整体分解的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不同方面区别开来,再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在头脑中获得对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认识,经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同时整体阅读又吸取了快速阅读省时、准确、高效率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营养成分,使学生的理解速度、想象速度和记忆速度得以提高,培养了自学能力。

构建“变序”课型,缩短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捕捉了更多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只有搞活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节奏快、密度大、效率高、趣味浓的“快餐式”的语文活动,像一股股清泉活水,汩汩滔滔地流进课堂,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定能迅速提高。21世纪的语文教学园地将是一个绚丽多姿、姹紫嫣红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伍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教师,2008(5).

[2]吴彩红.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3(10).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中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教改审美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