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要: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学习主动性,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及热情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其物理学习成绩的高低,同时,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学习动机的支持。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可行的方案,更新教学方式,创造新鲜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进一步落实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动机;激发培养策略
1.引言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生在自我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它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影响着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效果。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学习动机,学习上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中,笔者着重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几点策略。
2.当前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实习期间对初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做过一项关于“为什么学习物理”的调查,总结出当今的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所持有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动机:一部分学生意识到物理是一门抽象且偏重理论的课程,对这门课兴趣不大,但为了应付考试,避免受到父母老师的责罚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少数学优生为了丰富知识充实自身,为实现成为物理学家这个梦想而努力学习物理。前者属于外在学习动机,后者属于内在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发现,仅仅靠外在动机的刺激学生很难维持学习动力的持久性,学习过程往往也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如果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且学习的自主程度较高,他们必然会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投入较多的精力,从而也会取得高成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学习动机不仅影响着学习活动的发生,同时还决定着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在教学中培养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
动机理论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依据。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在自我调节作用下,指向行为目标,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形成驱力。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应从培养物理知识的内在需要,教学活动的设置及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等几个方面来激发与培养。
3.1 唤醒学习需要,激发认知内驱力
人的学习动机是人的成就动机在学习领域中的体现。奥苏泊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认知内驱力把求知作为目标本身,它是一种直接指向任务本身的内因性动机,与学科的学习直接相联系。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内驱力的建立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意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内驱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肯定与评价,进而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附属内驱力。
3.2 运用多种方式,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学习物理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诱因。当学生产生了想学习物理的心理倾向后,教师该如何把握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转化为真正且持久的学习动机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研究课堂教学艺术,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切实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例如在实验教学环节上,教师应重视STS教育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利用身边常见易得的简便材料制作出的“低成本非常规实验”取代以往的传统实验器具教学。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观察思维的能力。如在讲授“物态变化”一节时,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纸杯烧水”的实验,纸杯能将水烧热且纸杯不会燃着,这种奇异的物理现象能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中。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物理教学水平,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因为喜欢物理老师的教学风格而喜欢物理这门课,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初中物理老师来说,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表达的趣味性上,不但要风趣幽默,讲解生动,而且在课程的导入上,还要注意引入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史上的一些小趣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抽象的物理知识。试想,一个教师如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面广,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其产生崇拜之情,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进而对其所上的课也感兴趣,正所谓“爱屋及乌”。可见,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相当重要的。
3.3 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机
新课程目标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除了以分数作为其中一种评价方式之外,教师在课上课下也应多给予学生言语上的鼓励与帮助。因为不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教师要进行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激勵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同时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改进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设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间合作交流,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就会得到良性地升华。
4.结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动机,并且促使其保持学习动机不消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做了几点探讨,结论存在着局限性,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报南.《中学物理与STS 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光兵.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08,(02).
[4]罗荣祥.在新课改下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浅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