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市大学问

2014-10-21 04:33周艳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培养

周艳芳

【摘 要】幼儿园超市游戏是对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和完善,也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基地。从超市游戏中幼儿秩序感的建构,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游戏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的良性的互动环境。本文针对超市游戏进程中出现的秩序问题,在实践中层层跟进,从“问题出现引发思考,同伴讨论隐含规则→尝试过程形成规则,标记提醒童心制约→适时介入调整策略,教师助推游戏进程→规则内化秩序提升,区域联合多元拓展” 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会等待、轮流、合作、自律等社会技能。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也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思路和方式,是规则意识从“他律”到“自律”的内化。

【关键词】超市游戏 培养 秩序感

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园超市游戏活动时,孩子经常会玩得忘乎所以,操作的材料随手乱扔,用过的东西不能够放回原处,活动后区域里狼藉一片。时常会有老师抱怨孩子没有好习惯,总是跟在屁股后面收拾不完。最后就导致干脆别玩了。其实,这都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秩序感的具体表现。良好的秩序感不仅是幼儿生活、学习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合格社会人的必备基础。《指南》指出:应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秩序感的建立。

幼儿园超市游戏是对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和完善,也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基地。科学合理的游戏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的良性的互动环境,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会等待、轮流、合作、自律等社会技能。

在中班“秋天多么美”的主题里,我班开设了“蔬菜小超市”的区域活动。持续三周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小超市,大学问,棘手的问题每天上演,我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有了许多收获:

一、问题出现引发思考,同伴讨论隐含规则

应主题的需要,我班要开一个蔬菜小超市。小朋友们带着蔬菜陆续地来园了,看到老师铺设的超市的货架,家长们迫不及待地要把蔬菜摆放出来。我示意家长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想方法。于是,孩子们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期间,也有几个孩子过来问我:“老师,我要把它放在哪儿呀?”我笑笑指着货架说:“看一看,想一想,你会找到好办法的。”于是,我们发现孩子普遍将相同的蔬菜放在一起。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种类太多,而货架太少。怎么办呢?于是,就蔬菜分类摆放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中讨论活动。磊磊:“老师,我的茄子放哪儿呀?”飞飞:“老师,我的黄瓜没有地方放了呀!”…… “是呀,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 “先看看,你们是怎么放的啊?”“把相同的蔬菜放在一起。”“哦,你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么分呢?找一找,不同的蔬菜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很快幼儿发现有的蔬菜色彩是相似的。“谁来重新调整一下货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解读与反思: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学习的良好契机,也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幼儿之所以会将相同的蔬菜放在一起,其实正是他与生俱来的“秩序感”的结果。3岁以前的孩子总喜欢“固有思维”,他们认为既定不变的东西才是“完美”,这也是他们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钟爱于同一个动画片的原因。但中班孩子的秩序感水平不止于此,相信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日生活皆课程,区域游戏也不可以一蹴而就。对于开设超市这样的区域游戏来讲,它的游戏过程和游戏价值并不止于买卖,而分类摆放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更能有助于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在后续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的秩序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在成人的提示下,开始意识到物质守恒的定律,于是开始了“争先恐后”的创意。生活中,我们的蔬菜都是严格按照种类分的,但这个主题刚刚开展,孩子对蔬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按照颜色分类看似很有创意,其实是孩子现阶段认知水平的真实体现。在本次指导中,教师本着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总结提升在后的原则,把问题适时抛给孩子。货架的调整也让孩子对超市的游戏充满了期待。

二、尝试过程形成规则,标记提醒童心制约

超市的框架有了,可是游戏的规则还没有确立,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涌进小超市。于是,货架倒的倒,蔬菜滚一地,可怜的番茄还被踩烂了一个。贝贝惶恐地看着我:“我不是有意的,是他们推我的!”其他孩子也无奈地看着我,在一地的蔬菜堆里进退两难。我强忍着发火的冲动,把他们一个一个解救出来。“你们这样玩得开心吗?”大部分小朋友无语,只有少数几个小声地回答:“不开心!”

“那怎么才能玩得开心?”“一个一个轮流玩。”“排队玩。”“分组玩。”“不要挤!”说得多好听,什么都知道,就是做起来难!于是,我把孩子说的画了出来,贴在超市里,时刻提醒他们。

解读与反思:我们常会把“规则”和“秩序感”混为一谈,其实,我认为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则大多来自外界,是要被动接受的。而秩序感来自孩子内心,是主观能动的。因此,幼儿秩序感的养成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如何将规则内化为孩子的主动意识。在本案例中,孩子的表现是意料中的事,不过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得到的教训会更加深刻。以前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排队、要轮流、要怎么怎么样,可是真正玩起来,总是唯恐落后。不如,让他们自己总结出游戏的经验,然后记录下来,做成标记时刻提醒他们,这种童心制约的方法更容易被孩子接纳、认同,萌发他们的秩序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