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班主任的效能期望和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

2014-10-21 04:48高延丰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班级管理

高延丰

【摘 要】自我效能感是行为者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操作能力的预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目标,班杜拉“动机理论”指出,效能期望能产生高度自我效能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意识的期待,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效能期望 班级管理

一、自我效能感和效能期望

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首次提出的。他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操作能力的预期。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被知觉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就是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实施某个操作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的信念、判断和主观感受。

2. 教师期待和效能期望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效应。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认为某些学生有培养前途,给予很好的期待,激起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两者交融贯通,从而产生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关于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

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

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意识地运用好“教师期待”和“效能期望”,在班级管理和学生培养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职TAFE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提高的可行性

笔者所任教的TAFE专业学生是中职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中考平均成绩低于普高但又在其他中职专业录取分之上,客观上形成了他们既自卑又自信的复杂心理特征。而TAFE学院特殊学习环境,则又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提升创造了可能。

1. 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

(1)学生因素。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入学平均分明显低于普通高中的入学平均分。在学生入学一周后写的入学感受中,有多位同学直接提到“我是中考的失败者”,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提到中考他们的情绪显得很焦虑,并且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

(2)课程因素。TAFE的学习重中之重是英语。每周39节课,其中英语占19节,比重接近全部课程的一半。英语课的课量远远超过其他课,如此高强度的英语学习,在适应阶段,对于学生来说绝对是挑战。在初中的学习除了英语都是主课,都要参加中考,英语学习的时间不多,所以基本没有时间去背单词,成绩本来就处于中下的他们在老师眼中并没有得到重视,于是便出现了他们不背,老师也不管的情形,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更多的是畏惧。

(3)家庭因素。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几乎所有家长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但是中考的失败又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了失望感。这种失望或多或少地传递给了孩子,使他们产生“我不行”的心理暗示。此外,部分学生和家长缺乏心灵的相互沟通,有的甚至缺少良好的家教,单亲家庭父母均忙于事业,很少顾及孩子;对孩子极为宠爱,过高估计了孩子的能力水平;有的家庭环境也对孩子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2. 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可行性

TAFE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在TAFE的英语学习将完全按照澳大利亚的要求来完成。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英语学习和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最直观的感受:

首先,在TAFE无论老师和学生,互相之间都以英文名相称,没有“老师”或者“teacher”。其次,每周的19节英语课中,外教课有7节,超过三分之一。第一点,学生更容易适应。第二点,对于在进入TAFE之前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外国人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是既新鲜又担心,不知道要说什么,也听不懂课。但是上过两节外教课以后,学生的担心立即消除,外教的课堂大部分以活动为主,几乎每堂课学生都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完成任务,那么使得他们不再感到紧张,反而更加轻松,并且在发现自己与外教能够沟通,并正确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更加容易对英语产生兴趣,并且增强自信。

此外,在TAFE主办的多项文化活动,都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圣诞晚会,复活节活动等,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很大,轻松而不刻板的学习环境,客观上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2]曾荣侠. 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价值[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陈秀丽,冯维. 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班级管理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析高职英语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