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域产业联盟平台培养轻化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4-10-21 04:35林俊雄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高考改革

林俊雄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轻化工程专业的情况,提出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区域产业联盟平台培养轻化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想法,通过在平台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多方协作主体参与的组织机构、学生进入工程中心实验室或企业和科研院所实践学习、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团队、改革课程方案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系统等方案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轻化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联盟 协同培养 高考改革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为此,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1]。这个方案更加明确了高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为社会输送大量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实用型人才。

我国的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2]。轻化工产品已成为国民经济各相关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轻化工程专业所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培养大量在染整工程、皮革工程、制浆造纸等轻纺化工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当前我国轻化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教育应如何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应对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进而推动社会轻化工程行业整体就业形势的改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本文针对目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提出高校依托区域产业联盟平台协同培养轻化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案。区域产业联盟平台形式多样,其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我国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平台。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已开放或建设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近400个。本文结合笔者所在浙江理工大学轻化工程(染整方向)专业的情况,以我校“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创立于1965年,1989年建立染整工程硕士点,1996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2004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8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目前染整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在学科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方面可以与企业群、科研院所群形成优势互补。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异质性、互补性是建立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因。浙江省是全国第一印染大省,近几年浙江省印染企业的印染布产量连续三年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同时,浙江省也是全国印染布出口大省,其出口量排沿海六省市第一位。尤其是我校所在地杭州及其附近的绍兴、嘉兴等地更是各类大中型印染企业单位集中地区,仅绍兴一地就有印染企业400多家,为我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利科教资源。2009年,我校“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这为我们进行区域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运行载体,中心目前由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信纺织有限公司、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东方华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华泰丝绸印染服装有限公司等10多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作为核心层。同时还联系有多家相关机构作为外围服务层,通过核心层和服务层,将联系触角延伸到浙江省70%以上的规模染整企业,并根据中心的发展,逐渐向省外拓展。我校“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群三者紧密联系一起,从而加大产学研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深度和力度。由此,针对目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本文提出依托 “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培养轻化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的改革内容和实施方案如下,希望能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在平台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多方协作主体参与的高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可由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组成,执行委员会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关的专家学者、教授、研究员、企业家、工程师等组成。执行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大会,对制订学生培养政策、工程技术技能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重大协议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审议,并促进联盟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调。秘书处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包括学生培养政策、计划和方案的起草工作,日常学生教学、实习、实践等安排和管理工作等等,秘书长由执委会推荐,大会选举产生。

第二,通过工程中心,科研院所或企业群有针对性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工程中心实验室或者进入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实践学习,科研院所或企业单位的优秀企业家、工程师也可定期走入课堂,为我校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各方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可以专职或兼职聘用各自急需的人才。如高校可以向企业或科研院所输送毕业生或科研人员,也可以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联盟各方可以根据技术或生产研发的需要,共享各自的测试、生产装备。如高校的分析测试仪器可以提供给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攻关,而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装备和生产线可以提供给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研究、实习使用。产学研联盟各方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执行委员会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团队攻关,并按知识产权要求共享攻关成果,联合对外集聚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共享与交换各种信息。

第三,结合平台中各方面的人才资源,组建一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生产经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团队,如由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实验师乃至工人等组成的年龄、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多维培养梯队。保证团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使其能够持续发展。

第四,在实际教学方面,明确培养目标,以突出技术,突出技能操作,培养专业的轻化工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来定位。同时在教学上紧贴企业要求,讲究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教师自身也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须进入工程中心平台内的企业进行至少一年以上的挂职锻炼培养。在课程设置方案上结合轻化工程专业特点,突出轻化工程主专业主课程,在工程中心内加强专业实习的硬件建设,教师或工程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当场操作验证,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技术技能为本的原则,课程设置紧扣企业要求,适应市场需求,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3]。

第五,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系统。由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聚集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大部分毕业的学生进入这些企业,因此,能够更加容易掌握毕业生的情况,能够方便地对毕业生就业状况、从业状态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并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培养质量的总结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建立一个毕业生人才跟踪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即时采集毕业生工作动态和信息、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信息等,各方也可以在这个信息系统内进行沟通和交流。

总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整合各方面资源的高起点构建,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的区域产学研联合培养作为一种依托产业集群而发展起来的多单元紧密合作的组织形式。在这个区域联盟内将集聚大量的信息、技术、装备、资金、人才、政策等。因此,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还不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产学研资源非常丰富的平台,积极抓住主动权,顺利推进轻化工程专业当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3/22/c_119895769.htm.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3]李平. 立足教学改革,培养技能人才[J]. 职业,2011,8(中):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高考改革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企业的用人标准既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协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