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心灵去飞翔

2014-10-21 21:23黄晶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头写作文漫画

黄晶

宗璞曾经说:“我写,因为我有;我写,因为我爱。”面对语文教学的“老大难”——作文教学,很多人都有束手无策之感,我也不例外。在不断的尝试中,我有些许小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

在每单元课文学完之后,教材都良苦用心地安排了一个作文教学,一般规定了与相关单元有关内容的作文主题。学生每次只要接触此环节就长吁短叹,抱怨声此起彼伏。关键所在是怕写作文,厌写作文。针对此类现象,我改变常规教学策略,取消相关内容的写作安排,采取“写由心发”的熏陶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作文专题讲解训练。

每周的早读时间,我会主动与学生分享“一周见闻”,让学生对我的见闻发表感想,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作文的素材积累做准备。我相信,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跟老师的平时感染有很大关系。我们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作文。而这种训练,不是按照教科书安排的节奏按部就班,而是结合周围的一切环境因素来随时改变作文训练的主题。比如:开学抛弃“新学期新打算”;期中考试后,丢掉“考试小反思”。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讲所想讲,写所要写。于是就有了《期中考试后》欧阳雨晴的“我为什么不想写作业”宣言,也有了《考试前》彭巧的“三科教师撞课堂”戏剧一幕……如此,无主题、无题材限定所带来的学生内心世界的展示是形式多样的,是异常丰富多彩的。

一、好作文是被鼓励出来的

记得在一次早读时,轮到某位同学上讲台口头作文讲述了。当53双眼睛盯着她时,她坐在座位上,緊张地望着我说:“老师,我还没有准备好。”“好吧,那下节课再做展示吧。”没想到,到下节课时,该同学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用比蚊子还小的声音,照本宣科,一字不落地读完后,立刻满脸通红,弯腰钻到座位上,不敢再抬头目视同学与我。

这只是班上一类同学的一个缩影。面对这类学生,如果真正点评讲解素材与内容的过程,肯定是露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肯定体会不到口头创作的快乐,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过多的挫败,只会损伤了他们写作的热情,使他们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要想唤醒他们这类同学的作文欲望,让他们由畏惧作文转化为喜爱作文、亲近作文,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类学生,我们只有在点评他们的口头作文或者作文时,尽量放大他们的优点,再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建议,然后抽出专门的时间,和他们一起研究原稿,或者整理他们的写作思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如此,他们便会有兴趣写,并且认真面对作文,或者说,至少不排斥写作文。

二、让写作变成一件好玩的事

我一直比较重视学生的练笔。每周的周记,是雷都打不动的。在教授《三峡》一课后,我刻意带着以前学生的一幅漫画作品进教室。图片上,那凌乱起伏的山和随意线条的流水,一团黑乎乎的似圆团非圆团的不明物体旁,出现一个对话框“啊呜~”当时全班同学看到这幅漫画哄堂大笑,齐背“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声如洪钟,声声震耳。我当堂请同学用语言来描述画面,同学们七嘴八舌讲开了。然后,借着时机,我引出“为什么会有这幅漫画?”“你觉得作者当时画这幅漫画的心态怎么?”等问题,立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话题环境。然后,我又搬出了《木兰辞》,展示了网上流行的有关《木兰辞》的打油诗,让学生们见识到了:原来写作文还可以这样——走诙谐路线。

那次展示后,班上几乎所有同学立刻提笔进行了当堂作文。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最大的优势在于消除了写作的神圣感,还文字以表情达意的真实功能。

三、“下水”才知水深浅

我们经常对于学生的作文做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要想让学生完全信服于你,除了精彩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有实力的验证,让学生诚服于你。这样,与学生同命题的“下水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在讲完《济南的冬天》一课后,在带领学生领略了济南温晴的雪后之冬,我又展示了自己有关“雪”的下水作文——《2009年的最后一场雪》。将北方温晴之雪与南方湿冷之雪两相对比,突出南北由于天气不同,所带来的雪景不同之美。

我认为,“下水”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下水”过程,就是从解题、立意、选材、谋篇到遣词造句的过程。最后形成的作文,只是这个过程的必然产物。教师通过下水作文来让学生感受相同主题的不同感悟,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把握作文的度,正确引导学生,让作文以“想”带写,以“情”取胜。

总之,作文教学中的写作,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放飞思绪,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其振翅高飞!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中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口头写作文漫画
写作文的烦恼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口头表达一点通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