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框架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4-10-21 05:53张彦忠徐立平李书光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张彦忠 徐立平 李书光

摘 要: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为例,分别从体制机制、实训基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和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中外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89-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择,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教育行为的动机、目标同企业行为的动机、目标不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形成一种良性的运行机制。本文将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斯堪尼亚合(中国)合作学校”为例,从体制机制、实训基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和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来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良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立“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新机制

斯堪尼亚(SCANIA)是瑞典的重型卡车及巴士制造厂商,为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并凭借技术领先的模块化系统成了商用汽车行业赢利能力最强的公司。2011年4月,广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的“新广州新机商推介会”上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1年10月12日,斯堪尼亚携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举办了“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的揭幕仪式。该项目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改革工程,对于探索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职业教育培训资格框架相结合的商用汽车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合作学校成立伊始,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成立了产教融合的运行团队。公司方成立了以总经理为负责人,服务发展总监、技术经理、人事经理、市场经理、培训经理、高级教育顾问组成的项目团队;校方成立了由院长、分管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师组成项目团队,双方定期进行项目的总结沟通。项目团队中包括有从瑞典聘请的高级教育顾问,该教育顾问有10余年企业工作经验、20余年的教学经验,非常熟悉汽车职业教育,每学期在我校工作4周左右,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室、开发课程等工作。

其次,根据合作协议,成立由校方、斯堪尼亚公司、经销商协会代表和学生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The Specialty Steering Committee)。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明确规定“各方代表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的直接指导监督者,也是学生就业机会、行业趋势等的挖掘、把握者,为专业的持续改进贡献自己的力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研究解决合作过程当中出现的教学设备配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和薪酬标准等问题。

二、紧密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的“教学工厂”式校外实训基地

“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完全按照斯堪尼亚维修厂的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与工厂同步的专用工具、通用工具、检测设备、使用同步的管理制度,能为该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客车、卡车技能培训。在功能上既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开展社会服务。

公司提供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设备及技术资料,学院则按照公司的布局等要求装修场地。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专门引进瑞典原厂原装的牵引车、高配巴士底盘、变速箱、发动机、专用工具、特殊设备等材料主件;公司合作伙伴德国BPW车轴(梅州)公司车桥教具一套、共同开发车桥课程、瑞典尼德曼公司免费提供了两套尾气抽排装置、四套压缩空气供应装置、一套水电气集中供应装置,卡尔拉得优胜汽车修复(北京)有限公司免费提供轮轴定位系统软件,为两名学生提供三年学费奖学金。瑞典Module公司赞助工具车一套、德国伍尔特(广州)公司赞助部分工具设备等总金额约450万的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作为日常教学设施。我校提供场地和部分固定设备约150万,共建了斯堪尼亚整车实训室、斯堪尼亚总成实训室、斯堪尼亚一体化教室,双方共建“教学工厂”。

从教学工厂环境布置、设备布局、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到应急响应设施和职业防护工具均符合合作企业规范要求,众多国际知名公司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其设备到达国际一流水平。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形成了以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为纽带,以斯堪尼亚经销商及合作伙伴为依托的校外实训基地群。校外实训基地如合益汽车(深圳)维修服务公司、广州雄辉汽车贸易公司等8家公司都使用了和学校相同的设备,保证了学生实操训练设备与企业顶岗实习使用设备的一致性,校内外实训基地联系紧密。经销商承担实习学生路费、餐费、住宿费、工服等劳保用品,指派专门师傅指导学生。

三、共同制定中外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职业标准衔接课程

校企合作开始后双方开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保证斯堪尼亚的课程内容能较好融合到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斯堪尼亚公司派出高级教育顾问、技术培训经理以及服务经理到我校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累计时间4个星期。斯堪尼亚公司人员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理论课堂、实训课堂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查阅了该专业使用的所有教材、参观了学院现有汽车实训设备、电工电子实训室。经过考察和讨论双方共同制定了国内人才培养体系和斯堪尼亚汽车公司职业培训体系相互融合的商用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核心课程开发团队由斯堪尼亚技术培训经理、斯堪尼亚高级教育顾问、卡尔拉得优胜公司培训经理、BPW服务经理、汽车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中改革以往学科体系课程内容,如发动机课程中活塞的结构分析内容用于活塞设计相关工作,而在商用汽车检测维修方面不需要,需要的是活塞直径测量方面的技能训练。机械基础中的轴承章节不再讲授轴承设计结构分析内容,这些知识在检测维修中很少用到,需要的是轴承安装、拆卸方法、调整方法、轴承故障分析等内容。新开发课程增加岗位需求内容,课程针对性更强。

课程开发中学校项目团队和斯堪尼亚项目团队经过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及培训体系,将学校课程定位为“衔接课程”,即学校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从零基础到与企业培训高级课程之间的过渡,课程内容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课程内的实操指导书直接采用企业使用的工厂手册,实操严格执行企业工作标准。到目前为止共开发了“工厂安全”、“人体工程”、“发动机技术”“变速器技术”等13门核心课程模块。

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与行业岗位群对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成,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他认为中国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要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所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里面尤其重视“做”这一环节。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紧扣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并把“做”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从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等各个方面狠下功夫。

“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采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实训形式,将具有国际通用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进专业教学内容,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中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教师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主体以及教学方法的变化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实行“3+4”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3+4”即三年内第二学期暑假、第三学期寒假、第四学期暑假、第六学期4段顶岗实习。第一、二次顶岗实习学生轮流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充分了解企业的薪酬、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第三、四次顶岗实习将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企业和学生将进行双选,为就业奠定基础。将顶岗实习穿插在三年中将校内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工作实践结合,在企业直接参与车辆的检测与维修,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检测维修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工作态度。

第二,学生校内实训,严格按工厂标准执行。校内实训基地管理采取与企业近似的管理方式,要求学生上下课打卡、穿工服、劳保鞋、使用必需的劳保用品,使用与工厂相同的工作指导说明,设有专人管理工具设备,学生领用设备工具需申请签单,建立完成的设备工具检查保养制度。转变学生实操只是练习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实操就是工作。课程中要求学生练习的实训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实训结束后可直接装车使用。

校外实训基地与学校斯堪尼亚实训室设备高度匹配,实现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有效衔接。学生校内实训使用的是斯堪尼亚的发动机、变速器、整车,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主要维修斯堪尼亚车辆与校内实训设备相同,校内外实习使用相同的维修资料、相同的工具,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斯堪尼亚瑞典提供的、与国际领先技术同步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课程的训练,更能获得到斯堪尼亚在中国的维修工厂进行实习的机会。目前学院已派学生远赴瑞典、上海、厦门、乌鲁木齐等地的服务站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

第三,采取小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小班教学环境宽松,学生实操机会多、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帮助、对提升教学质量有较大促进作用。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时,每个组都会有组长,组长要为组员分配任务,听取组员的意见与建议等,这样能增强团队的合作能力,提高工作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组长每次都是不同的,组员也是不固定的,分组的方式也不相同,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发给的资料自己组织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达成共识后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这就锻炼了学生的讲演能力。有时也要学生单独工作,因为将来的工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四,积极利用公司全球技能竞赛这一平台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学院派教师和学生参与一年一度的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中国区“顶尖团队(TOPTEAM)”技师技能培训和比赛和驾驶员大赛。其中在2012年,实训基地承办了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顶尖团队”技师技能比赛。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合益汽车(深圳)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瑞宝重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参加比赛。实训基地提供了主要比赛设备和工具,教师为比赛提供裁判服务,实训基地承担企业比赛反映了实训基地设备工具与一线企业设备的一致性,满足国际一流企业的需要。这类比赛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利用比赛认清自身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五、按照“TrainTheTrainer”模式,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一体化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引导者,要想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中的教师和教学处处体现着产教融合的特色,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扩充方面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发展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性知识在高职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出来。要想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并且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到学生培养中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建构情况影响着其对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和运用的效果,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动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甚至可以说,实践性知识对教师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及职业能力,任课教师授课前都需要接受斯堪尼亚公司培训师的理论、实操技能培训,不仅要培训教学方法、通用技术,还要培训企业的经营理念、技术技能、企业文化,目的是能与企业发展同步。

学院与斯堪尼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按照“Train The Trainer”模式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该模式即公司先对专任教师开展培训,达到公司培训师要求,拿到相应技术模块证书才能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培训工作是由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售后服务培训经理、飞行技师、高级教育顾问组成的培训团队实施培训。培训团队成员分别有20年教学经验、23年汽车维修行业工作经验、10年企业员工培训经验。专业教师接受了斯堪尼亚经营理念、质量保证、斯堪尼亚历史、人体工程学、维修厂安全、发动机技术、变速器技术、工作过程改进等所有课程的培训。专业教师接受斯堪尼亚合作伙伴卡尔拉得优胜公司轮轴定位培训、BPW公司车桥培训。专业教师的培训已融入企业对其员工的培训当中,使专业教师成为企业的“编外员工”参加企业所有新技术培训。

为了及时更新教师的技术水平,持续对专业师资团队进行多模式培训:一是由瑞典技术及教学顾问在校内进行技术培训;二是双方出资每年委派1-2名教师前往瑞典总部接受培训实践;三是双方共同安排教师前往香港等经销商处进行挂职实践;四是学校派教师前往斯堪尼亚中国技术部培训中心进行课程培训。

任课教师授课前都需要接受斯堪尼亚公司培训师的理论、实操技能培训。课程培训持续6个学期,每学期集中培训4-6周,所有任课教师都接受了30周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师应有深刻的质量意识,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教师质量培训引入斯堪尼亚公司的质量培训课程,原有教师培训主要以教学方法培训、通用技术培训为主,在斯堪尼亚校企合作中除以上要求外,还要求教师对企业经营理念、技术技能、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能与企业发展同步。多模式的师资培训目的是双方合作共同组建一支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中外合作框架下的合作办学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风险责任共担”,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经过几年发展,“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形成了“互融合、多协同、共受益”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院和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实现产教融合,多家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协同配合,培养出高素质学生使所有相关方都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等.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高职教育发展,2008(17).

[2]王红,傅鹤川.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张馨月.产教融合:高校教改多样化办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4(3).

[4]尹少云.在目前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5).

[5]兰先芳,张彦忠.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之瑞典斯堪尼亚合作学校为例[J].高教论坛,2014(7).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雅思听力生态化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专业英语语言教学优化策略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