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星
素质教育是中国的教育界、家长多年的期盼,也是学生“减负”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具体怎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喜欢上小学数学课呢?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后,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突出学生主体
只有外部的教育影响与学生主体的需要相一致,而且学生对外部教育影响的内容与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表现出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智力活动,内化过程才能顺利进行。无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一味实施灌输,以为多多益善,只能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接受系统一旦封闭,内化过程就中止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中止了。可见,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指导学法,我认为应抓住四点:一是学习观念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视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在多种阻力、困难和失败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增强必胜信心。二是学习心理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比如何观察、思考、想象、记忆、解决问题,如何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控制学习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三是学习内容的指导,帮助学生在不同阶段掌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技巧。四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靠教师灌输大量的方法让学生记、背,而是要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不可缺少的练习和训练,养成习惯。
二、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事实上,义务教育新大纲已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了一些“只教不考”和选学的内容,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同时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等生,板演突出中下等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等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三、加强策略指导
学习策略,指的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学生学习策略有优劣之分,科学与不科学之分。要学生掌握和运用较好、较科学的学习策略,便需要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古人强调授以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时,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呢?我认为至少可以抓如下方面:如何自学,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如何进行课外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有效地深思,使之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等。
四、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进行激励表扬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推尔福特认为,人类社会性动机有交往性动机和威信动机两种,学生交往动机表现为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学习,而拒绝为他所不喜欢的教师学习;因获得师长的赞扬而认真学习,因受到批语评或奚落而灰心。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注重首先取得学生的信任,有人说取得学生的信任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不无道理。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他们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学习,把他们所崇敬的教师作为生活中的楷模和精神偶像。威信动机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性动机,学生希望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向往获得成就等。这类动机是获得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心理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做到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表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要在课堂上能回答对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都会适当给予他们表扬。每次测试和段考、期考讲评之前,我抽出一定的时间表扬和鼓励在考试中取得进步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曾经有一个成绩中下的学生在一次测验考得了90分,在班上受到表扬后回去告诉他爸爸,后来他们爸爸送他来学校时,找我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告诉我他孩子现在变得喜欢学习,并爱上学数学。他说就是因为我对孩子的表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显然是威信性动机驱使所产生的正面效应。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是一个异常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其间隐藏了无数尚未可知的问题等待我们挖掘和解决。教师需要为此加倍付出努力,小心翼翼地探索、实验,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只要教师抓准了“让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目标,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采取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相信一定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督促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扎实、稳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