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图兰朵》中卡拉夫的咏叹调

2014-10-20 13:16王榕澜
考试周刊 2014年71期
关键词:图兰朵曲式结构普契尼

王榕澜

摘 要: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的核心唱段《今夜无人入睡》自公演以来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本文对其创作手法作探究。

关键词: 普契尼 曲式结构 复二部曲式 转调

一、引言

普契尼,G(Giacomo.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技术,发展了威尔迪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使格局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

《图兰朵》①②是普契尼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歌剧,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北京的皇宫前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来是美丽而冷酷的图兰朵公主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谁猜中了,便可招为驸马,猜不中,就得处死。

有个老汉在一个姓刘的姑娘的搀扶下朝人群走来,他就是被废黜的突厥王。旁边有一个青年,那是他儿子卡拉夫。卡拉夫不顾父亲和刘姑娘的劝告,决意猜谜语,结果猜中了,公主转而恳求这个无名青年给她自由,卡拉夫的回答是:公主如果在第二天黎明之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可以放弃赢来的权利,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公主随即派人连夜在满城打听,全城人都不许睡觉,有人说曾看见一个姑娘和那人在一起,于是刘姑娘被带进皇宫,可是她死也不肯说。第二天公主只好承认接受这个无名青年。但是,当卡拉夫告诉公主自己的名字之后,公主颤抖了,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这青年的名字叫“爱情”。卡拉夫终于征服了一颗冷酷残忍的心。

二、曲式分析

《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猜中谜语之后,回到住处想念公主的一首咏叹调。它是G大调,4/4拍,开始有一小节轻盈的前奏,描写夜深人静。前面有个不长的宣叙调,描绘卡拉夫望着天上闪烁的星光引起他的思念。随后是咏叹调,它比较热情,表现卡拉夫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定会赢得公主的爱情,最后出现的b■和a■音,把全曲推向高潮。从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核心唱段。

《今夜无人入睡》的曲式结构为复二部曲式,有两个对比主题,在A中有对比,在B中亦有对比,B的材料取自于A并有所发展。

A?摇?摇?摇 B

引子 + a + b + a■+ b■

根据黄虎威《转调法》中近关系转调的理论原则,对该曲的调性布局和转调手法进行分析。

(一)调性布局

第10小节二分附点音符柱式和弦是前调G大调的V级正好是后调D大调的I级,谱例:

第10小节的旋律正是A中b的第一句,在这个小节出现了一个■C,这个■C正是新调的导音。因此歌曲自然地从G大调转到了D大调。

第18小节C音去掉了升号,因此使旋律从D大调转回G大调。在第26小节中■C的出现使旋律再次转到D大调,而且全曲结束在D大调上,V—I的全终止。谱例:

(此曲最后两小节)

(二)转调手法

《转调法》指出:近关系转调,即从前调转的调号相差一个升号或降号的后调,其完备的转调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即:呈示前调,出现共同和弦,出现转调后弦,肯定后调。

1.呈示前调:这是转调发生以前的出发点。前调可用若干和弦给予肯定,有时也可只用一个主弦作代表。在《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a段落末尾结束在G大调的I级主和弦(第9小节)。

2.出现共同和弦:共同和弦同属于前后两调,是联系两调的纽带,前调通过共同和弦自然而流畅地转到后调。共同和弦的功能和级数在前后两调中均不同。(至紧靠转调和弦前面的那一个和弦)在《今夜无人入睡》中A的b(第10小节)一开始出现了共同和弦,它既是前调G大调的I级主和弦,又是后调D大调的V级属和弦。

3.出现转调和弦:紧靠共同和弦后面的是转调和弦。转调和弦只属于后调而不属于前调,它鲜明地标志着后调的来临。《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b的第2乐句半终止在D大调的V级属和弦上,而这个和弦是前调G大调没有的新和弦。再把A的b的1,2乐句联系起来看,正好是D大调I—IV—II—V的和声序进。

4.肯定后调:转调和弦后面介意后调的和声进行,出现后调的全终止(最好是正格全终止)以肯定和巩固后掉的调性,从而完成转调。《今夜无人入睡》中最后以D大调的V—I正格全终止巩固了新调。

三、曲式结构

A中有两个对比性主题,a的主题在G大调上呈示,谱例:

b的主题在D大调上呈示,谱例:

B中也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分别是A中两个主题的变化重复a■的主题也是G大调上的呈示。这个主题实际上是A中a的第2乐句的变化重复,用压缩的手法。谱例:

B中的b■是A中b的变化重复,有女声合唱A中的b的主题第1,2句,接着由卡拉夫演唱第3句而后发展了一个结束句,把全曲推向高潮,在此出现全曲最高音a■和b■。

四、配器手法

开始由弦乐队弱奏,轻盈的引子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子全曲的高潮部分(第28~31小节)和未奏(32~36小节)乐队全奏(弦乐,木管,铜管)包括定音鼓等打击乐渲染了卡拉夫必将取得胜利的自信心情。

五、结语

《今夜无人入睡》是男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的咏叹调之一。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戴玉强等著名男高音都曾多次演唱该曲,绳之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将此曲移植为女高音独唱,曼陀瓦尼也将此曲改编成了管弦乐,深受听众喜爱。由此可见《今夜无人入睡》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

注释:

①《图兰朵》作于1921-1924普契尼在逝世前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其学生阿法诺据其草稿补充完成。《今夜无人入睡》系普契尼原作。

②本文以多明戈主演卡拉夫版本为凭。

参考文献:

[1]外国歌剧选集男高音咏叹调.

[2]365首外国古今名曲欣赏(下册).

[3]西洋歌剧故事全集(第2册).

[4]黄虎威.《转调法》第三章《近关系的转调》.endprint

摘 要: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的核心唱段《今夜无人入睡》自公演以来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本文对其创作手法作探究。

关键词: 普契尼 曲式结构 复二部曲式 转调

一、引言

普契尼,G(Giacomo.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技术,发展了威尔迪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使格局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

《图兰朵》①②是普契尼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歌剧,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北京的皇宫前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来是美丽而冷酷的图兰朵公主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谁猜中了,便可招为驸马,猜不中,就得处死。

有个老汉在一个姓刘的姑娘的搀扶下朝人群走来,他就是被废黜的突厥王。旁边有一个青年,那是他儿子卡拉夫。卡拉夫不顾父亲和刘姑娘的劝告,决意猜谜语,结果猜中了,公主转而恳求这个无名青年给她自由,卡拉夫的回答是:公主如果在第二天黎明之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可以放弃赢来的权利,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公主随即派人连夜在满城打听,全城人都不许睡觉,有人说曾看见一个姑娘和那人在一起,于是刘姑娘被带进皇宫,可是她死也不肯说。第二天公主只好承认接受这个无名青年。但是,当卡拉夫告诉公主自己的名字之后,公主颤抖了,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这青年的名字叫“爱情”。卡拉夫终于征服了一颗冷酷残忍的心。

二、曲式分析

《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猜中谜语之后,回到住处想念公主的一首咏叹调。它是G大调,4/4拍,开始有一小节轻盈的前奏,描写夜深人静。前面有个不长的宣叙调,描绘卡拉夫望着天上闪烁的星光引起他的思念。随后是咏叹调,它比较热情,表现卡拉夫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定会赢得公主的爱情,最后出现的b■和a■音,把全曲推向高潮。从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核心唱段。

《今夜无人入睡》的曲式结构为复二部曲式,有两个对比主题,在A中有对比,在B中亦有对比,B的材料取自于A并有所发展。

A?摇?摇?摇 B

引子 + a + b + a■+ b■

根据黄虎威《转调法》中近关系转调的理论原则,对该曲的调性布局和转调手法进行分析。

(一)调性布局

第10小节二分附点音符柱式和弦是前调G大调的V级正好是后调D大调的I级,谱例:

第10小节的旋律正是A中b的第一句,在这个小节出现了一个■C,这个■C正是新调的导音。因此歌曲自然地从G大调转到了D大调。

第18小节C音去掉了升号,因此使旋律从D大调转回G大调。在第26小节中■C的出现使旋律再次转到D大调,而且全曲结束在D大调上,V—I的全终止。谱例:

(此曲最后两小节)

(二)转调手法

《转调法》指出:近关系转调,即从前调转的调号相差一个升号或降号的后调,其完备的转调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即:呈示前调,出现共同和弦,出现转调后弦,肯定后调。

1.呈示前调:这是转调发生以前的出发点。前调可用若干和弦给予肯定,有时也可只用一个主弦作代表。在《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a段落末尾结束在G大调的I级主和弦(第9小节)。

2.出现共同和弦:共同和弦同属于前后两调,是联系两调的纽带,前调通过共同和弦自然而流畅地转到后调。共同和弦的功能和级数在前后两调中均不同。(至紧靠转调和弦前面的那一个和弦)在《今夜无人入睡》中A的b(第10小节)一开始出现了共同和弦,它既是前调G大调的I级主和弦,又是后调D大调的V级属和弦。

3.出现转调和弦:紧靠共同和弦后面的是转调和弦。转调和弦只属于后调而不属于前调,它鲜明地标志着后调的来临。《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b的第2乐句半终止在D大调的V级属和弦上,而这个和弦是前调G大调没有的新和弦。再把A的b的1,2乐句联系起来看,正好是D大调I—IV—II—V的和声序进。

4.肯定后调:转调和弦后面介意后调的和声进行,出现后调的全终止(最好是正格全终止)以肯定和巩固后掉的调性,从而完成转调。《今夜无人入睡》中最后以D大调的V—I正格全终止巩固了新调。

三、曲式结构

A中有两个对比性主题,a的主题在G大调上呈示,谱例:

b的主题在D大调上呈示,谱例:

B中也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分别是A中两个主题的变化重复a■的主题也是G大调上的呈示。这个主题实际上是A中a的第2乐句的变化重复,用压缩的手法。谱例:

B中的b■是A中b的变化重复,有女声合唱A中的b的主题第1,2句,接着由卡拉夫演唱第3句而后发展了一个结束句,把全曲推向高潮,在此出现全曲最高音a■和b■。

四、配器手法

开始由弦乐队弱奏,轻盈的引子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子全曲的高潮部分(第28~31小节)和未奏(32~36小节)乐队全奏(弦乐,木管,铜管)包括定音鼓等打击乐渲染了卡拉夫必将取得胜利的自信心情。

五、结语

《今夜无人入睡》是男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的咏叹调之一。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戴玉强等著名男高音都曾多次演唱该曲,绳之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将此曲移植为女高音独唱,曼陀瓦尼也将此曲改编成了管弦乐,深受听众喜爱。由此可见《今夜无人入睡》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

注释:

①《图兰朵》作于1921-1924普契尼在逝世前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其学生阿法诺据其草稿补充完成。《今夜无人入睡》系普契尼原作。

②本文以多明戈主演卡拉夫版本为凭。

参考文献:

[1]外国歌剧选集男高音咏叹调.

[2]365首外国古今名曲欣赏(下册).

[3]西洋歌剧故事全集(第2册).

[4]黄虎威.《转调法》第三章《近关系的转调》.endprint

摘 要: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的核心唱段《今夜无人入睡》自公演以来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本文对其创作手法作探究。

关键词: 普契尼 曲式结构 复二部曲式 转调

一、引言

普契尼,G(Giacomo.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技术,发展了威尔迪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使格局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

《图兰朵》①②是普契尼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歌剧,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北京的皇宫前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来是美丽而冷酷的图兰朵公主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谁猜中了,便可招为驸马,猜不中,就得处死。

有个老汉在一个姓刘的姑娘的搀扶下朝人群走来,他就是被废黜的突厥王。旁边有一个青年,那是他儿子卡拉夫。卡拉夫不顾父亲和刘姑娘的劝告,决意猜谜语,结果猜中了,公主转而恳求这个无名青年给她自由,卡拉夫的回答是:公主如果在第二天黎明之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可以放弃赢来的权利,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公主随即派人连夜在满城打听,全城人都不许睡觉,有人说曾看见一个姑娘和那人在一起,于是刘姑娘被带进皇宫,可是她死也不肯说。第二天公主只好承认接受这个无名青年。但是,当卡拉夫告诉公主自己的名字之后,公主颤抖了,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这青年的名字叫“爱情”。卡拉夫终于征服了一颗冷酷残忍的心。

二、曲式分析

《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猜中谜语之后,回到住处想念公主的一首咏叹调。它是G大调,4/4拍,开始有一小节轻盈的前奏,描写夜深人静。前面有个不长的宣叙调,描绘卡拉夫望着天上闪烁的星光引起他的思念。随后是咏叹调,它比较热情,表现卡拉夫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定会赢得公主的爱情,最后出现的b■和a■音,把全曲推向高潮。从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核心唱段。

《今夜无人入睡》的曲式结构为复二部曲式,有两个对比主题,在A中有对比,在B中亦有对比,B的材料取自于A并有所发展。

A?摇?摇?摇 B

引子 + a + b + a■+ b■

根据黄虎威《转调法》中近关系转调的理论原则,对该曲的调性布局和转调手法进行分析。

(一)调性布局

第10小节二分附点音符柱式和弦是前调G大调的V级正好是后调D大调的I级,谱例:

第10小节的旋律正是A中b的第一句,在这个小节出现了一个■C,这个■C正是新调的导音。因此歌曲自然地从G大调转到了D大调。

第18小节C音去掉了升号,因此使旋律从D大调转回G大调。在第26小节中■C的出现使旋律再次转到D大调,而且全曲结束在D大调上,V—I的全终止。谱例:

(此曲最后两小节)

(二)转调手法

《转调法》指出:近关系转调,即从前调转的调号相差一个升号或降号的后调,其完备的转调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即:呈示前调,出现共同和弦,出现转调后弦,肯定后调。

1.呈示前调:这是转调发生以前的出发点。前调可用若干和弦给予肯定,有时也可只用一个主弦作代表。在《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a段落末尾结束在G大调的I级主和弦(第9小节)。

2.出现共同和弦:共同和弦同属于前后两调,是联系两调的纽带,前调通过共同和弦自然而流畅地转到后调。共同和弦的功能和级数在前后两调中均不同。(至紧靠转调和弦前面的那一个和弦)在《今夜无人入睡》中A的b(第10小节)一开始出现了共同和弦,它既是前调G大调的I级主和弦,又是后调D大调的V级属和弦。

3.出现转调和弦:紧靠共同和弦后面的是转调和弦。转调和弦只属于后调而不属于前调,它鲜明地标志着后调的来临。《今夜无人入睡》中的A的b的第2乐句半终止在D大调的V级属和弦上,而这个和弦是前调G大调没有的新和弦。再把A的b的1,2乐句联系起来看,正好是D大调I—IV—II—V的和声序进。

4.肯定后调:转调和弦后面介意后调的和声进行,出现后调的全终止(最好是正格全终止)以肯定和巩固后掉的调性,从而完成转调。《今夜无人入睡》中最后以D大调的V—I正格全终止巩固了新调。

三、曲式结构

A中有两个对比性主题,a的主题在G大调上呈示,谱例:

b的主题在D大调上呈示,谱例:

B中也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分别是A中两个主题的变化重复a■的主题也是G大调上的呈示。这个主题实际上是A中a的第2乐句的变化重复,用压缩的手法。谱例:

B中的b■是A中b的变化重复,有女声合唱A中的b的主题第1,2句,接着由卡拉夫演唱第3句而后发展了一个结束句,把全曲推向高潮,在此出现全曲最高音a■和b■。

四、配器手法

开始由弦乐队弱奏,轻盈的引子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子全曲的高潮部分(第28~31小节)和未奏(32~36小节)乐队全奏(弦乐,木管,铜管)包括定音鼓等打击乐渲染了卡拉夫必将取得胜利的自信心情。

五、结语

《今夜无人入睡》是男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的咏叹调之一。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戴玉强等著名男高音都曾多次演唱该曲,绳之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将此曲移植为女高音独唱,曼陀瓦尼也将此曲改编成了管弦乐,深受听众喜爱。由此可见《今夜无人入睡》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

注释:

①《图兰朵》作于1921-1924普契尼在逝世前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其学生阿法诺据其草稿补充完成。《今夜无人入睡》系普契尼原作。

②本文以多明戈主演卡拉夫版本为凭。

参考文献:

[1]外国歌剧选集男高音咏叹调.

[2]365首外国古今名曲欣赏(下册).

[3]西洋歌剧故事全集(第2册).

[4]黄虎威.《转调法》第三章《近关系的转调》.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兰朵曲式结构普契尼
论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创作的中国元素融入及启示
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以《艺术家的生涯》中唱段《漫步街上》为例
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评价
歌剧 《图兰朵》的故事(二)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国家大剧院第一部自制歌剧《图兰朵》再度归来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