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摘 要: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体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互助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我校开展了对最新教学模式的探究,而且有了新突破,其中具有本校特色的“问题导学,异质合作”的课改形式已在作者所处年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上,让师生都尝到了甜头,作者是其忠实的践行者。
关键词: 问题导学 异质合作 互助合作
通过多次听外校和本校教改课堂的课,以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自己的践行,我在不断思考何为互助合作学习?我校的“问题导学,异质合作”的教学模式中的互助合作学习到底有什么优势?有没有不足之处?我们践行中应注意什么……现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说说我对“问题导学,异质合作”的教学模式的认识。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共同学习目标和一定指导下,为获取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互助合作的学习形式。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老师又想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如何让学生都有说话机会?全靠老师提问是不可能的,老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所有学生都回答上问题。此时互助合作学习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可以在小组里尽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成为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体系建构者。日久天长、循序渐进地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其实互助合作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通过合作,获得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个体的学习潜能,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整体培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与活力,课堂教学才能得以优化,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选用时必须针对学科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作为一种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系统培养。在实践中,要注重教师设计的过程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合理编排、设计,辅助学生的学案研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经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唯其如此,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扎根、发扬光大,并获得喜人的教学成果。一次到某市一中课改示范校高二听的《几何概型》一课,觉得学案设计稍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一位女生小组长提出“几何概型中等可能性如何理解”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疑惑,没得到及时关注、回应和解答,甚至有故意回避之嫌,而这种漠视对该小组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无疑是一种打击,至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就是不合格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新课改核心精神的违背。在自己的无论是平时课还是公开课上,作为年段长(即年级主任),我都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忠实拥趸和实践者,在本年段和学校起到了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这里,我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几点思考。
一、分组时每组在能力和成绩等方面都力求好中差相结合,但是听课和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差异,互助合作成了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在讨论和集体交流中无疑成了中心人物,而那些弱势学生成了旁观者,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最后互助合作再也不关他们的事了。如何发挥互助合作效能,引导学困生较好地主动学习?如果把学困生分在一起,老师参与其中引导是否可行呢?需要我们进行实际操作探讨。
二、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学生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解决问题。而为了装潢门面,以其形式取悦听课教师,尽管师生、生生之间都在积极讨论与互动,最终只能算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闹剧”。
三、互助合作学习应该因学科、年级的不同锁定不同目标。我认为刚升入初中的孩子开展合作学习应该以互相帮助、检查学习情况、培养合作意识为主,而不是讨论、自学。从我所在的农村小镇了解到,除了中心幼儿园采用互助合作式的课改模式外,中心小学六个年级各班基本没有采取过互助合作式,桌椅板凳摆放仍然是传统而整齐的“排排坐”式,试问刚升入初中的同学们,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经历过“问题导学,异质合作”教学模式,碰到数学知识,要通过合作讨论就很难解决了,还应以教师教为主。我以为,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定义、概念和公理性教学中要慎用,而不是不用。如果初中三年“问题导学,异质合作”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得到充分应用,那么本校高中部就有一个好的基础。
四、数学课上的互助合作学习不能重“议”轻“思”,以“议”代“练”。数学教学应以思与练为本,要让学生“在思中整体感知,在练中有所感悟,在议中培养升华,在合作中感受情感的熏陶”。互助合作学习,不能一上来就单纯地让学生“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独学”,后“对学”,然后“群学”,并把议后感受融于自己的体验中,让知识具有强烈的生成性。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讨论、合作,而没有给学生个体思考时间和空间,导致部分学生吃“现成饭”,不动脑思考,讨论不可能深刻。长此以往,定会助长部分学生的惰性,显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我校“问题导学,异质合作”教学模式应用的不断深入,新问题不断出现,所有教师都应做教学的有心人,遇到问题及时应对,不断提高互助合作学习成效,早日让它成为教学上的真正好帮手,切实达到“合作学习好,合作学习棒”的良好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