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禹
摘 要: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许多单位都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毕业生遇到失业的困境,这样便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严峻的就业形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冲击带来的大学毕业的讨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177-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我国市场经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也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趋势,致使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各高校如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已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以下笔者即从近些年来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所产生的就业影响入手,并对金融危机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一个全新定位,以期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全民教育阶段,据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30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甚至已经达到了660万以上。而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在2010年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道中显示,截止至2010年,08与09届的毕业生仍有30%以上尚未找到工作,40%以上的毕业生对所就职的工作不满意,随时准备更换。然而,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仍在不断扩大规模,扩大招生,以至于高校毕业生急速递增。
而原来容纳高校毕业生的主体单位,也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主阵地,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至于许多企业资金短缺,导致停工的现象屡屡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甚至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局面。所以,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不仅没有扩大反之减少,这使得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同时,外国经济的快速萧条,也使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这就又进一步加大了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而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必然会给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以及一些非名校毕业的应届生的带来巨大的就业严厉与就业难度,致使目前许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恶性循环。也正因如此,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结构的创新人才,备受青睐。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
2.1 大力推进通识教育,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知识平台
多元化知识结构作为构建创新人才的主要素质之一,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地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之下,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为高校毕业生争取更大利益,就应该努力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多元化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网络结构,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拥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与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可以说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平台,早已成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所以,高校在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还需要特别注意,加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加实践操作,尽量采取公共选修课形式,最终培养出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2 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意识作为创新人才不可获取的重要素质之一,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因为创新意识不仅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更是敢于否定旧事物,变革现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下,许多墨守陈规的企业势必会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而要想在金融风波中谋求发展,就得不断的改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正因如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就应该首先对创新人才进行准确的全新定位,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应该贴近社会现实与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实行开放、探究、合作、启发为一起的教学风格,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通过不同学科课程相互之间的渗透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高校全新的人才培养定位。
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在经济发展中,高校的核心的竞争力,既是在于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也正因如此,能发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下,实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构建全新的创新人才定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能力,还能不断提升其在市场竞争力中的就业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高校应突破传统模式,以市场走势为导向设置专业,以未来岗位或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就业指导类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接受就业方面的理论指导,了解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最新政策,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金融危机下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定位进行了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之中,高校要想保持优势地位,为社会输出更多的有用人才,解决目前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恶性循环,就应该创新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的定位。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在知识领域更有针对性,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以此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解决因金融危机影响所带来的就业困难,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司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泡沫研究[D].复旦大学,2006.
[2] 宋思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11-13.
[3] 高翔.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6(18):256-2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