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为俊
摘 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随之对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充满向往。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时代性产物——农村社区及其教育发展跟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自然产生。我国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是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农民享受的教育生活质量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速度的重要标准。向教育要生产力已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农村社区及教育状况存在很大的潜力空间,如何加快其发展成为目前值得关注的探究性课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社区管理发展 现状解析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并步入历史之旅的快车道。而与此相比,农村社区教育则发展迟缓。所谓农村社区,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而言,指在广大农村地带,以行政村或中心村等地域为范围,以农民群体为主要力量,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为联系,多种社会群体结成的具有开放性的一类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型管理模式。随着农村社会和全民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社区政治文化教育问题随之浮出历史长河,这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基础和必由之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有哪些?未来发展又趋向何方呢?本文对此做出阐述。
一、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提倡农村社区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一是努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二是逐步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与水平;三是着力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四是致力于形成与提高整个社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五是服务与促进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在于:首先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物质平台。“农村天地,大有作为”。目前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绝对优势,是不容忽视的潜能空间。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可以弥补普通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建立合乎人类理性的大教育体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实现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打下极具意义的人文性基础。“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因素”,没有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谋求社区建设与发展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再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只有努力促使社会所有成员充分享有终身教育权利与义务,建设学习型社会才能水到渠成和更有意义。最后,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建设,那么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在“不接地气”的情形下就无从谈起,甚至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
二、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
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农村社区教育是其他类别难以覆盖的“地气”型教育,其内容丰富多彩且复杂全面。大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倡导社会优良风气,宣传公共道德和法律知识,表彰好人好事和社会模范家庭。②举办社区文化活动,设立书报阅览室,介绍乡土文化,传授民俗技艺。③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举办成人补习教育。④辅导民众就学、就业,开展家政指导。⑤居室内外环境美化及家庭装潢,家庭膳食营养,其他社会教育活动。小而言之,根据实际情况和社区发展需要,开展以下内容的教育活动:①家庭亲子教育。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农村社区的家庭父母一方面发展和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与子女建立良好关系,进而帮助子女课业,妥善解决子女的各类行为问题等。②家庭卫生保健。通过教育,帮助社区家庭了解和掌握常用医药、护理常识与食品安全卫生,努力保持居住环境的文明与卫生。③社区休闲康乐。以开阔生活视野、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促使社区成员在业余时间能够参加一些歌舞、旅游等娱乐活动,适当调节身心,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④提高生产习艺。通过书报阅览、知识讲座和辅导班活动,为社区家庭及其成员提供副业生产技艺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勤奋劳作、发家致富的行为。此外还可通过教育活动,提供家政等各类服务指导和联系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内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农村社区的居住主体是农民,他们思想传统朴素,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因此社区教育要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原则,扎实起点、逐步推进,不要脱离生产、远离生活,更不可千篇一律、了无个性,而要努力打造有特色、有親和力和凝聚力的“地气式”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良性互动,逐步形成社区教育千军万马之势。二是要突出“开放式、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农村居民受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企事业单位数量和物资生产途径等多方限制,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技艺和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应当坚持开放式和综合性教育原则。如课程形式力求丰富多彩,既要开设具有审美性乃至休闲性的文娱体健课程,又要适当开办一些实用型课程培训;多开办一些如文化沙龙、兴趣专题讲座等具有联谊性、交往性的课程,为树立社区精神、营造社区文化创造条件;加大社区公德课程教育力度,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创建意识。否则就会产生“曲高和寡”、“盲人摸象”之虞。三是要注重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有效使用。农村社区教育无需过多投入,只需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就能较好地实现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如主动接纳并大胆利用社区外资源:与政府协作,利用职教、电大、党校、成人中心校等课程资源和师资,以此充实农村社区的教育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应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总之,农村社区教育是一件方兴未艾的社会事业。对此,我们应以社区居民为主要依靠力量,坚持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指导与协助下,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努力创造农村社区教育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