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建设

2014-10-17 01:49张弛
高教探索 2014年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

张弛

摘要: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既有所“需”,也有所“困”。必须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大学选拔人才的多元机制和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

关键词:大学高中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

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创新人才无疑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共同性”不仅表现在各自的责任上,更在于它们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同体”,彼此需要相互衔接,共同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是人接受教育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尝试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从大学与高中阶段合作的角度,探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的问题。

一、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必需与困惑 (一)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之“需”

众所周知,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便决定了培养人是一个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过程,不仅每个教育阶段对人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也是一个贯穿学生发展全过程的系统的教育问题。我们不能期望创新人才培养只是在教育的某一个阶段(如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完成,它的培养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应该做好大学和高中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以系统的观点统筹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形成大学和高中联合育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必需,还在于大学教育阶段的特点及其对高中教育的互补性。相比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全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学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众多著名的专家、学者等优质教育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对此,怀特·海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研究的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专家、教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励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不再是一件事实,而是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2]因此大学无论在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环境氛围各个方面都应当是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那么,通过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高中延伸,不仅可以丰富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更重要的是使大学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像清新的空气渗入中学,对高中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舆论氛围等方面产生影响,形成对高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学风的有力冲击,对于整个高中教育能够起到一种教育改革方向的引领、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托大学学科资源优势,搭建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立交桥,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大学不仅责无旁贷,更大有可为。

由此可见,如何充分发掘并利用好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上的优势,是当前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所说:“没有大学的引导和支持,中小学要独立培养出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恐怕力有不逮。”[3](二)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之“困”

一是高中与大学忽视衔接。长期以来我们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视作大学的任务,相对忽视了高中教育阶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造成了我国目前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上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赋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责任,而忽视了高中教育,特别是忽略了它与高中教育的联系。大学与高中两个教育阶段长期各自为政,并没有“瞻前顾后”,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未能很好地衔接,走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

二是高中与大学难以衔接。长期以来,中学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以考试指挥棒为转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局限于大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在教学方法上常常是满堂灌和注入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解题技能。还有很多学校将原本三年完成的高中教学计划压缩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剩下的一年时间则主要用于反复温习高中各科内容,强化考试训练以应付高考。这种应试教育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负担,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更加不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因疲于应付考试而消耗殆尽。更可怕的是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创新潜质没有得到早期开发和培养,很难适应大学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氛围。甚至连不少高考的“优秀生”都沦为了新时期的“仲永”。

特别是对于某些个性强的学生,比如那些基础更为扎实,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潜力更大的学生,无疑常规的教育并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培养,使他们能学得更宽,思维更活,在进入大学前就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为其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在千篇一律的高中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

二、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一)建立大学与高中的合作机制

一是师资合作。普通高中教师由于长期受高考升学率带来的压力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尤其是一些年纪偏大的教师,他们由于毕业时间较早、思想偏于保守、教师职业倦怠等多方面的原因,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认识常常不到位,很多人甚至还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上课”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但在现实中这些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丰富又经常被作为每个年级优秀学生的“把关教师”,这对于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教师恰恰没有站在创新前沿。相比普通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具有更深厚的知识背景和更敏锐的创新意识,也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教授、学者对高中教育的影响不应仅仅停留在参与高中教育理念的讨论、教学课程标准的设置、教材与课外读物的编写等方面,他们还可以亲自走进高中,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参与到高中教学的一线,或者给高中学生开讲座;或者上某一选修的课程;还可以担任高中学生学业成长的“导师”。许多著名的大学教授、学者在中学任教,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这是可以开一个很长的名单的。[4]endprint

通过大学教授走进高中给高中学生开讲座、上课、指导学业等方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和一流的教授、专家面对面,充分培养自身的创新素质,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正如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指出: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正可以起到早开发的作用。不仅可以从总体上提升中学生的境界,而且也可以促使一些有才华与悟性的学生较早地进入学习与创造的高峰状态,这对他们终生发展的影响可能是难以估计的。[5]大学教师对高中学生的指导的意义并不在于某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有多具体(事实上由于中学、大学教育的不同,大学教师也很难像高中教师的指导那样面面俱到),这种指导意义更在于大学教授们通过与高中学生的近距离的接触,使自己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高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素质。

另外大学和高中的师资合作除了大学教师走进高中,直接面向高中学生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开展针对高中教师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研究成果,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二是课程合作。高中常规的课程体系以基础课程为主,注重向学生传授繁重的学科知识,在机械训练中让学生变得墨守成规,极大的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常规的课程也无法满足很多学有余力的优秀中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比之下,大学课程具有种类丰富、选择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不少大学课程带有极强的逻辑性、实践性。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更有小组讨论、情景教学、论文汇报等形式。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大学课程,让中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选修大学课程在国外早已得到广泛试验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例如著名的美国AP课程 ,作为大学的先修课程在美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为高中阶段每一位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提前接触大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6]国内近年来,北京大学与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也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这种课程主要供高中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学生选修课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时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大学课程的学习,高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超越高中课程难度和广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在探索与研究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在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合作中,应该保证明确的教育目标,即大学向高中学生提供的课程并不是大学课程的提前下放,而是为了重点培养传统学校缺乏的但创新型人才早期成长又必须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维方式。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在高中学生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些高中没有培养到位,大学阶段又特别需要的能力培养类课程。

三是科研合作。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科学研究,所以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也要求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因为在从事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科学的想象力,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提出新的观点,这个过程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而在普通高中,由于受到教育理念、师资水平、设施设备、升学考试压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高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谓少之又少,这既不利于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阶段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衔接。因此,通过与高中的合作,采取为高中生设计与现有水平相符合又适合其创新能力发展的科研项目;聘请大学教授作为高中生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对高中生科研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吸收部分高中生直接进入大学的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高中生参与科学研究。高中生参与科研不仅在于使自己获得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在于通过与科研环境的亲密接触,加深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能在动手实践中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实践证明参加科研创新培养项目的高中生无论在创新发明还是招生考试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科技创新班”经过3年实践,40名学生所做的课题获得区级以上奖项的有120人次,在自主招生中也表现优异。

大学与高中的科研合作除了体现在指导高中生参与科研活动这种形式外,在促进高中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也大有可为。高中可以邀请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教师科研培养团队,为高中教师开展旨在提升其科研水平的专项指导和培训工作,使高中教师学会各种科研方法,学会课堂观察技术和方法,学会诊断自身专业发展的状况,最终实现以学校科研带动日常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高中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后,他们可以独立地完成一定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真正实现从单纯依靠大学帮助培养的“输血”转变成依靠自身力量培养的“造血”,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长期持久的推行下去。

(二)建立大学选拔人才的多元机制

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高中学生的升学问题。如果因为培养创新能力而耽误了高中学生升入大学,这样的培养就无法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也就不能持续开展和推广。很多家长认为参与一些创新培养计划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持反对意见的较多。也有学生表示:“我们都知道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我们的未来更有好处,但我们还是希望走一条稳妥的路。”[7]所以需要改变过去单纯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升学的衡量标准的作法,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建立常规学业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创新人才的升学评价体系,使评价方式能够适应高校选拔创新人才的需要。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针对创新人才的选拔出台更为细致的实施方案,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赋予参与合作培养的大学自主招生更大的权限,让真正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最终进入合适的大学深造,从而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延续性得到保障。endprint

同时,由于创新人才是多元化的,既有理论创新型人才,又有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这种分化可能出现在高中阶段甚至更早,这便决定了大学需要根据所确立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目标进行多元化的选拔。也就是说,对于处于不同层类的大学,其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有不同类型的,比如既有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理论创新型人才,也有应用型大学(包括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

在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实践中,长期存在双方的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既有高中很重视与大学的合作,希望借助大学的资源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大学普遍呈现参与意愿不足,参与程度不深的状况[8],也有大学热心于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以为自己输送创新人才的“苗子”,但受应试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又时常热情不高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一是通过将大学与高中的合作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评的常规指标;二是对参与合作培养的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譬如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基金等),提升双方参与合作培养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特别是跟踪创新人才的成长轨迹,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大学高中共同分享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从而建构大学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同愿景。

参考文献:

[1] 许先春.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

[2]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56.

[3] 张杰.大学中学携手:架起人才培养桥梁[J].辽宁教育,2013(9):12.

[4][5]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

[6] 段会冬.新型人才的培养:高中教育的应为与能为[J].教育探索,2013(8):11.

[7] 高中大学“联弹”弹出好曲有多难[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FmcdDrojFMp-yC-xdvu_zRDYG_BvAIuHJifEgD_kX2O1BxDI

5lsS5fdhSIll_VM.2012-06-30.

[8] 郑若玲,谭蔚,万圆.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5.

(责任编辑 刘第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