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红
摘要:从原电池装置中电流的产生原理和条件出发,紧紧围绕“电子转移”这个核心问题统领课堂教学,注重观察与体验、思考与探究、理解与表达、类比与联系等主要教学环节,从“电子转移”中感悟“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物质与能量”等辩证统一的化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原电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6–003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背景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高一“原电池”的新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学,从教学内容本身看,知识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内容涉及电解质溶液(在“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单元已补充)、氧化还原反应和物理学(电学)知识及实验,如电流的方向、产生条件及其检测等;从高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处于化学学科思想与方法培养的关键期,思维活跃,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在实验观察、探究、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从教材安排与教学经验看,该内容属“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单元知识,教学中一直注重从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角度展开教学,注重宏观变化,相对弱化了“电子转移”这一微观本质,从而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不足。例如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在具体理解原电池装置如何实现能量转化(原理)、为什么可以转化(本质)、转化的必要条件(构成条件)等存在困难。为此,笔者尝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出发,设计了与“电子转移”相关的十个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统领原电池教学。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与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感悟从“宏观到微观”的化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构成条件的学习,体验“电子转移”的奇妙与科学价值,感受“电子转移”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
3 教学流程与说明
4 教学过程实录
[课题引入]前面我们刚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它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电子转移。
[教师]大家想,若能设计一种装置使电子持续地定向流动起来,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形成电流。
[教师]这样能形成电流的装置,就可以作为提供电能的电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类最原始的电源-原电池(primary battery)。
4.1 观察与体验:电子转移是肉眼看不见的,我们是否能通过实验感受它的存在
[教师]让我们动手做两个对照实验。(介绍试剂、实验方法,注意观察、将现象记录在学案上)
[学生实验1]将铜片和锌片先后平行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实验中边观察、边把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的表格中。
[学生交流现象]铜片上无现象;锌片上有气泡、溶解;溶液颜色无变化。
[教师]为什么?
[学生解释] Zn比H活泼,可与硫酸反应,Cu没有H活泼,不能与酸反应。
[教师]很好,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金属活泼性顺序表。
[板书]金属活泼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教师] Zn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学生回答]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置换反应有化合价升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Zn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画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学生表达] Zn+2H+→Zn2++H2↑
[学生实验2]铜片和锌片上部交叉接触放在烧杯中,再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现象]铜片上出现大量气泡、不溶解;锌片溶解、气泡少;溶液颜色无变化。
[教师]如何解释上述现象?接触时铜片上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气泡?(讨论)
[引导]大量气泡说明Cu片上不断有H2产生,说明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电子来自谁?
[学生回答]来自于锌片,锌片失去电子,大量电子转移到Cu片上,H+到Cu片上得到电子。
[教师]这能否认为Cu与稀硫酸反应呢?
[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首先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后;其次,若铜片反应,则Cu片会溶解,同时溶液会变蓝色,与事实不符。
4.2 思考与探究:既然有电子转移,我们能否用实验来证明电子转移(提问后引导)
[教师引导]电子转移会产生电流,检测是否有电流。
[学生回答]串联灵敏电流计看是否有电流。
[学生实验3]接上灵敏电流计观察、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说明]
1.注意电流计的使用(正极接2.4 kΩ一极);
2.观察电流计是否偏转,偏向哪一极。
[学生交流]电流计发生偏转,偏向Cu。
[教师]这说明有电流生成,且Cu为正极、Zn为负极。有没有同学实验中出现电流计不偏转的情况?有(三位同学举手回答)。
[教师]什么时候会有?
[学生回答]当Cu片、Zn片接触时,电流计指针归零。
[教师]对,同学们想过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电子绕近路走了,不经过电流计直接转移到Cu片上。
[教师]因此,原电池装置要形成电流,必须要使两极分开。
4.3 理解与表达:我们透过宏观的实验现象证明了电流的产生,那么微观的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为何能持续不断地产生电流
[教师]请看反应的模拟动画、观察思考为什么会有电流、完成学案。
[教师引导]注意对比观察开路和闭合的现象(先看各个部分的变化现象,如Zn片、Cu片、G表、溶液;再综合分析现象与本质)。
断开:相当于Cu、Zn单独插入稀硫酸中,和前面实验对照,符合实际。
闭合:接入G表后,电流计偏转,Zn、Cu、H2SO4溶液分别有何现象?
(学生观看时,教师绘出铜锌原电池装置图,随后将利用装置图讲解工作原理)
∴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方向:锌→G→铜(图上标示)
4.4 想象与类比:为什么导线连接后电子会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学生猜想、回答)
[学生回答]金属活动性:Zn>H>Cu,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强。
[教师]有道理。请大家看一幅水流瀑布图,可能就更好理解了。
水流→动能:动能来自势能转化(高处→低处)
同理:电子流动→动能:动能来自电子的势能(活泼金属→相对不活泼金属)
[学生回答]电子的势能不同:Zn>H>Cu,电子从高势能向低势能移动。
[教师总结]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电子势能差越大(此时电压越大),电子转移趋势越大。
电流方向:铜→G→锌,故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图上标示)。
电子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溶液中H+移动到Cu片上获得电子成为H2,Zn失去电子成为Zn2+从负极进入溶液,使SO4 2-向负极移动而形成闭合回路。这就是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为更好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们需分析铜锌原电池装置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4.5 分析与讨论:你能否说出铜锌原电池各部分的作用(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补充完善]
Zn—作负极、给电子
Cu—作正极,但本身不反应、导电、与Zn活泼性差异(电势差)
稀硫酸—提供得电子的微粒H+,导电
导线—连接正负极、传递电子导电
G表—检测电流
[教师]想一想:要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上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唯一不可替代呢?
4.6 拓展与应用:除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装置外,你是否可以设计别的原电池(讨论)
(1)其他不变,只改变Zn片,还可选择 ;
(2)其他不变,只改变Cu片,还可选择 ;
(3)其他不变,只改变H2SO4溶液,还可选择
。
4.7 总结与归纳: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实质就是实现“电子转移”的条件。
[原电池构成条件]“构成三要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修改完善)
(1)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石墨)构成,其中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2)电解质溶液:导电,并提供在正极得电子的微粒。
(3)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理解与判断]下面的装置是否可以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呢?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概括一下原电池的概念吗?
学生1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很好,还有同学能补充吗?
学生2 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非常好。原电池反应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结果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质是电子转移,体现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
4.9 反思与改进:铜锌原电池能否解决生活供电照明问题
[教师]请大家看一个实验。
[教师实验]这里有一个发光二极管(2V),接入铜锌原电池装置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不亮(学生有点失望)。测量电压,大约只有1.2V左右。有办法让它亮起来吗?(学生表现积极)
[学生回答]把几个原电池装置串联起来。
[教师]串联当然可以增大电压,但装置太复杂、麻烦。那么,我们能否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更换电极来增大电压呢?
[学生回答]电子势能差越大、电压越大,故Zn换成Mg,Cu换成石墨。
[教师实验]用Mg和石墨接入二极管(注意正负极)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持续发光。
这说明今天所学的铜锌原电池确实可以供电,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携带不便,电压小、电流不稳定等,需要改进。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电池有干电池(方便但不可重复使用),蓄电池如锂电池、铅电池(可反复使用但会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环保、原料便宜),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等。其实,所有这些改进,核心就是围绕如何让电子“更多、更久、更好”地转移,从而造福我们伟大的人类。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科技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布置]完成学案。
5 教学反思
(1)尝试“以电子转移”统领原电池的教学设计,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流畅,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等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深刻认识“电子转移”这一本质也具有重要作用。校本习题检测记录证明本届学生对原电池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上届,在区期末统测的小题得分统计显示,我校有关原电池(第20题)和氧化还原反应(第33题)试题的得分率,较同类学校均值高出近22%。
(2)原电池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感悟到“电子转移”形成电流的事实,进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养成透过宏观现象追寻微观本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3)课堂实践发现,原电池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析是后续高效达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关键环节;同时,在铜锌原电池的基础上,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其他原电池对启迪学生思维、理解巩固原电池原理十分有益,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
(4)在原电池的概念教学中,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能充分感受并理解“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也是“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
(5)在最后的反思与改进环节中,学生课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没能充分交流,感觉略有遗憾。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7.
[2]宋兆爽.“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J].化学教学,2013,(10):38~39.
[3]鲁战胜,汤华森,王后雄.原电池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推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34~35.
4.3 理解与表达:我们透过宏观的实验现象证明了电流的产生,那么微观的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为何能持续不断地产生电流
[教师]请看反应的模拟动画、观察思考为什么会有电流、完成学案。
[教师引导]注意对比观察开路和闭合的现象(先看各个部分的变化现象,如Zn片、Cu片、G表、溶液;再综合分析现象与本质)。
断开:相当于Cu、Zn单独插入稀硫酸中,和前面实验对照,符合实际。
闭合:接入G表后,电流计偏转,Zn、Cu、H2SO4溶液分别有何现象?
(学生观看时,教师绘出铜锌原电池装置图,随后将利用装置图讲解工作原理)
∴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方向:锌→G→铜(图上标示)
4.4 想象与类比:为什么导线连接后电子会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学生猜想、回答)
[学生回答]金属活动性:Zn>H>Cu,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强。
[教师]有道理。请大家看一幅水流瀑布图,可能就更好理解了。
水流→动能:动能来自势能转化(高处→低处)
同理:电子流动→动能:动能来自电子的势能(活泼金属→相对不活泼金属)
[学生回答]电子的势能不同:Zn>H>Cu,电子从高势能向低势能移动。
[教师总结]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电子势能差越大(此时电压越大),电子转移趋势越大。
电流方向:铜→G→锌,故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图上标示)。
电子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溶液中H+移动到Cu片上获得电子成为H2,Zn失去电子成为Zn2+从负极进入溶液,使SO4 2-向负极移动而形成闭合回路。这就是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为更好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们需分析铜锌原电池装置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4.5 分析与讨论:你能否说出铜锌原电池各部分的作用(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补充完善]
Zn—作负极、给电子
Cu—作正极,但本身不反应、导电、与Zn活泼性差异(电势差)
稀硫酸—提供得电子的微粒H+,导电
导线—连接正负极、传递电子导电
G表—检测电流
[教师]想一想:要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上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唯一不可替代呢?
4.6 拓展与应用:除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装置外,你是否可以设计别的原电池(讨论)
(1)其他不变,只改变Zn片,还可选择 ;
(2)其他不变,只改变Cu片,还可选择 ;
(3)其他不变,只改变H2SO4溶液,还可选择
。
4.7 总结与归纳: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实质就是实现“电子转移”的条件。
[原电池构成条件]“构成三要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修改完善)
(1)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石墨)构成,其中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2)电解质溶液:导电,并提供在正极得电子的微粒。
(3)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理解与判断]下面的装置是否可以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呢?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概括一下原电池的概念吗?
学生1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很好,还有同学能补充吗?
学生2 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非常好。原电池反应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结果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质是电子转移,体现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
4.9 反思与改进:铜锌原电池能否解决生活供电照明问题
[教师]请大家看一个实验。
[教师实验]这里有一个发光二极管(2V),接入铜锌原电池装置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不亮(学生有点失望)。测量电压,大约只有1.2V左右。有办法让它亮起来吗?(学生表现积极)
[学生回答]把几个原电池装置串联起来。
[教师]串联当然可以增大电压,但装置太复杂、麻烦。那么,我们能否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更换电极来增大电压呢?
[学生回答]电子势能差越大、电压越大,故Zn换成Mg,Cu换成石墨。
[教师实验]用Mg和石墨接入二极管(注意正负极)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持续发光。
这说明今天所学的铜锌原电池确实可以供电,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携带不便,电压小、电流不稳定等,需要改进。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电池有干电池(方便但不可重复使用),蓄电池如锂电池、铅电池(可反复使用但会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环保、原料便宜),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等。其实,所有这些改进,核心就是围绕如何让电子“更多、更久、更好”地转移,从而造福我们伟大的人类。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科技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布置]完成学案。
5 教学反思
(1)尝试“以电子转移”统领原电池的教学设计,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流畅,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等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深刻认识“电子转移”这一本质也具有重要作用。校本习题检测记录证明本届学生对原电池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上届,在区期末统测的小题得分统计显示,我校有关原电池(第20题)和氧化还原反应(第33题)试题的得分率,较同类学校均值高出近22%。
(2)原电池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感悟到“电子转移”形成电流的事实,进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养成透过宏观现象追寻微观本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3)课堂实践发现,原电池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析是后续高效达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关键环节;同时,在铜锌原电池的基础上,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其他原电池对启迪学生思维、理解巩固原电池原理十分有益,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
(4)在原电池的概念教学中,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能充分感受并理解“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也是“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
(5)在最后的反思与改进环节中,学生课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没能充分交流,感觉略有遗憾。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7.
[2]宋兆爽.“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J].化学教学,2013,(10):38~39.
[3]鲁战胜,汤华森,王后雄.原电池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推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34~35.
4.3 理解与表达:我们透过宏观的实验现象证明了电流的产生,那么微观的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为何能持续不断地产生电流
[教师]请看反应的模拟动画、观察思考为什么会有电流、完成学案。
[教师引导]注意对比观察开路和闭合的现象(先看各个部分的变化现象,如Zn片、Cu片、G表、溶液;再综合分析现象与本质)。
断开:相当于Cu、Zn单独插入稀硫酸中,和前面实验对照,符合实际。
闭合:接入G表后,电流计偏转,Zn、Cu、H2SO4溶液分别有何现象?
(学生观看时,教师绘出铜锌原电池装置图,随后将利用装置图讲解工作原理)
∴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方向:锌→G→铜(图上标示)
4.4 想象与类比:为什么导线连接后电子会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学生猜想、回答)
[学生回答]金属活动性:Zn>H>Cu,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强。
[教师]有道理。请大家看一幅水流瀑布图,可能就更好理解了。
水流→动能:动能来自势能转化(高处→低处)
同理:电子流动→动能:动能来自电子的势能(活泼金属→相对不活泼金属)
[学生回答]电子的势能不同:Zn>H>Cu,电子从高势能向低势能移动。
[教师总结]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电子势能差越大(此时电压越大),电子转移趋势越大。
电流方向:铜→G→锌,故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图上标示)。
电子从Zn片转移到Cu片上,溶液中H+移动到Cu片上获得电子成为H2,Zn失去电子成为Zn2+从负极进入溶液,使SO4 2-向负极移动而形成闭合回路。这就是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为更好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们需分析铜锌原电池装置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4.5 分析与讨论:你能否说出铜锌原电池各部分的作用(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补充完善]
Zn—作负极、给电子
Cu—作正极,但本身不反应、导电、与Zn活泼性差异(电势差)
稀硫酸—提供得电子的微粒H+,导电
导线—连接正负极、传递电子导电
G表—检测电流
[教师]想一想:要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上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唯一不可替代呢?
4.6 拓展与应用:除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装置外,你是否可以设计别的原电池(讨论)
(1)其他不变,只改变Zn片,还可选择 ;
(2)其他不变,只改变Cu片,还可选择 ;
(3)其他不变,只改变H2SO4溶液,还可选择
。
4.7 总结与归纳: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实质就是实现“电子转移”的条件。
[原电池构成条件]“构成三要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修改完善)
(1)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石墨)构成,其中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2)电解质溶液:导电,并提供在正极得电子的微粒。
(3)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理解与判断]下面的装置是否可以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呢?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概括一下原电池的概念吗?
学生1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很好,还有同学能补充吗?
学生2 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非常好。原电池反应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结果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质是电子转移,体现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
4.9 反思与改进:铜锌原电池能否解决生活供电照明问题
[教师]请大家看一个实验。
[教师实验]这里有一个发光二极管(2V),接入铜锌原电池装置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不亮(学生有点失望)。测量电压,大约只有1.2V左右。有办法让它亮起来吗?(学生表现积极)
[学生回答]把几个原电池装置串联起来。
[教师]串联当然可以增大电压,但装置太复杂、麻烦。那么,我们能否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更换电极来增大电压呢?
[学生回答]电子势能差越大、电压越大,故Zn换成Mg,Cu换成石墨。
[教师实验]用Mg和石墨接入二极管(注意正负极)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教师]二极管持续发光。
这说明今天所学的铜锌原电池确实可以供电,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携带不便,电压小、电流不稳定等,需要改进。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电池有干电池(方便但不可重复使用),蓄电池如锂电池、铅电池(可反复使用但会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环保、原料便宜),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等。其实,所有这些改进,核心就是围绕如何让电子“更多、更久、更好”地转移,从而造福我们伟大的人类。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科技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布置]完成学案。
5 教学反思
(1)尝试“以电子转移”统领原电池的教学设计,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流畅,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等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深刻认识“电子转移”这一本质也具有重要作用。校本习题检测记录证明本届学生对原电池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上届,在区期末统测的小题得分统计显示,我校有关原电池(第20题)和氧化还原反应(第33题)试题的得分率,较同类学校均值高出近22%。
(2)原电池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感悟到“电子转移”形成电流的事实,进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养成透过宏观现象追寻微观本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3)课堂实践发现,原电池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析是后续高效达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关键环节;同时,在铜锌原电池的基础上,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其他原电池对启迪学生思维、理解巩固原电池原理十分有益,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
(4)在原电池的概念教学中,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能充分感受并理解“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也是“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
(5)在最后的反思与改进环节中,学生课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没能充分交流,感觉略有遗憾。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7.
[2]宋兆爽.“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J].化学教学,2013,(10):38~39.
[3]鲁战胜,汤华森,王后雄.原电池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推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