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的鲜花开放在学生手指上

2014-10-16 14:19顾争光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具梯形动手

顾争光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我们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更为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时机选择——恰当

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果变成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思考,那么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我们选择动手操作的介入时机应该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之时,这时的操作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二、任务分工——合理

有效的动手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教师平时的指导和训练。独立操作活动的任务一般比较明确,但有些操作活动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更应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一个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宜,选拔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组长和副组长,明确组长和副组长的管理职责。教师要支持他们大胆管理,要求组员服从组长的管理,有不同意见向老师提出来,解决之前还得听组长的安排。其次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操作活动的大体框架,明确每个框架内各个小活动的任务。

三、学具采用——精选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如果教师过多地考虑操作材料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同时,学具的选择应科学、适用,要能切实提高操作活动的效果。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选择的是比较粗的吸管,结果当最小的两边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有些学生就提出来,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学生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疑惑?原来,由于吸管较粗,接口处出现空隙,看起来好像接起来了。后来笔者换了细长的吸管,结合动画演示,问题才得到解决。

四、活动监控——实时

动手操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动就乱,使得操作活动杂乱无序,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操作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对学生任务完成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把握,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动向,对他们已有的结论加以肯定,对有问题的小组和学生要进行引导。例如在《梯形面积计算》这课,操作目标是:把学具拼一拼、摆一摆,你能发现什么?你是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很快就想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观察到学生用上述方法很容易得出结论,于是笔者追问:“如果用一个梯形,能不能推导出这样的计算公式?”经过思考,学生运用“割补”的方法最终成功了。

五、思维提升——引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单纯的劳动,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只有把操作活动和数学思维紧密结合、有机融合,才能使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获得的表象和具体经验,展开分析、比较、推理、综合等逻辑思维活动,引领学生透过表象的操作,经历有效的数学抽象过程,从而概括、揭示出数学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在学生带着自己的纸盒和计算过程上台汇报之前,笔者要求:请把你们小组刚才的研究过程整理一下。看一看,你们组想出了几种求做一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的方法?哪种方法是比较简便的?活动后笔者没有马上组织学生反馈,而是让学生对前面的小组活动进行整理和反思,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更深刻地再思考,使动手、动脑、动口三者相辅相成,思维、表达相互融合,促使学生从“外部感知”转化为“内部的智力”。

六、评价激励——多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教师可以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通过评价激励,让更多的学生从活动中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和经验,通过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融入个人的内心世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成长。

“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上的。”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数学学习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还要关注课堂中的操作效果,让我们一起且行且思……

猜你喜欢
学具梯形动手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自卑的梯形弟弟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