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
摘 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趋势,基因工程是国家明确列出的前沿发展技术和重点发展领域,因此培养应用型基因工程高素质人才十分必要。对基因工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从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基因工程技术自1973年诞生之后,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其应用成果已经渗透到农业、医药、食品、环境和能源等各个领域,成为生物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创新成果最多和应用前景最广的一门核心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明确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列为前沿发展技术,由此可见,基因工程技术在我国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业和升学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因工程课程已在国内外大学中普遍开设,结合国内大学和本专业基因工程课程的教授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基因工程课程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贴近行业的、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及实验设计;二是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考核方式单一,成绩评定偏向应试教育,未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激励导向。
作为校企合作班的核心课程,为了培养真正能动手的应用型人才,借助校企联合的推动和平台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的研究方案
1.贴近行业的课程内容及实验设计制订
(1)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综合性训练课题。根据不同行业的现状和需求,拟定一些具有行业生产应用前景的综合课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如从嘉吉动物蛋白公司的人才需求来看,实验室培训生、品质监管、微生物实验室等需要掌握基因工程技术。根据这些岗位群可将综合课题教学内容集中于为目的基因的获得、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的酶切与连接、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重组质粒的转化与筛选、重组质粒的鉴定、重组工程菌发酵条件筛选、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等。
(2)以产品生产流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围绕基因工程的三大要素——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及其整套的技术流程,如可以以一个典型基因工程蛋白药品的生产流程为载体,从产品生产前的试剂耗材准备、蛋白的目的基因的获得、载体的制备、基因和载体的酶切与连接、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转化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阳性重组菌发酵条件优化筛选到药品蛋白的分离纯化。
2.以职业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
(1)校企合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除本校教师按照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编排外,聘请企业的一线基因工程技术人员进入课堂,以企业生产线的实际流程指导学生实训。此外,还可根据企业用工时间和实践连续性要求,安排学生大四毕业实践期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基因工程岗位技能的形成。
(2)产学研合作教学。由开放创新训练项目围绕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进行,如本地特色经济和药用植物(芡实、麻栎叶等)及经济动物(禽类、蜈蚣、中华鳖和蝶类等)的分子身份与种质资源鉴定、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
(3)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工作任务和产品生产流程,把整体实训分解成六大任务:试剂耗材的准备、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与载体的重组、重组子转化受体细胞、重组菌的筛选与鉴定和任务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围绕着该任务,将“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查找文献研究清楚。
(4)技能大赛促岗位练兵。在本院已有的“创意杯”校企联合专业技能竞赛平台上,增加基因工程技术比赛部分,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推动岗位练兵,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
3.以发展性评价为手段,强化技能形成为考核方式
拟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考评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训成绩。发展性评价成绩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程实验方案设计”“基因工程技术技能原理”“仪器设备使用常识”“实训过程技能操作规范”“产学研合作创新”“技能竞赛”“综合实训报告”等,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设计试验方案,掌握技能原理以巩固技能,严谨规范技能操作过程。其中提交的报告严格要求按照科技论文书写规范格式进行撰写,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对基因工程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初探,不仅丰富了校企联合“嘉吉班”的课程体系研究,还通过贴近行业的课程内容改革、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性考核方式改革这三方面的举措,开拓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旭芬,赵小立.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3):30-31.
[2]邢万金,扈延茂.本科基因工程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J].生物学通报,2007,42(2):48-50.
[3]付晔,林艺文,马强.校企科技合作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2-15.
[4]高凤山,许崇波,刘庆平,等.基因工程开放实验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13-216.
[5]王文锋,范雪晖,穆灵敏,等.生物技术专业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1):99-100.
[6]曾瑾,吴晓玲.以科研促进基因工程的教学[J].生物学杂志,2009,26(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