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红艳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它对人类的精神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事实也证明,如今的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已成为学生的必须课。小学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亲近书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伍,在“广泛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广泛阅读 语文素养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90-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可以说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它对人类的精神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事实也证明,如今的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已成为了学生的必须课。小学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亲近书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伍,在“广泛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八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小学生笔下的那一篇篇青涩幼稚,一篇篇索然无味甚至支离破碎的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脑中缺乏构建故事的语言,其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有限,不愿表达更不会表达。因此认为只有从小开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才能取得更多的发展。
1 开展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只有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广泛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才能投身到广泛的阅读中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用兴趣这把金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趣”字为导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所需知识,鼓励学生从读物中获得课本中并不知晓的知识和经验,让丰富的知识流入每个学生的大脑,流入每位学生的心田。譬如班里经常开展“蜜蜂采蜜忙、读书小明星、经典诵读、小型图书展览”等阅读活动,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扩大了语文阅读量,激发了广泛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强,崇拜心理重。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譬如古有匡衡凿壁偷光苦读书,车胤囊萤夜读书,屈原洞中苦读书,今有施洋搓脚夜读书,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2 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质量
加强小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已达到日后习作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就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保证阅读质量,根据教学的需要,尽量减少语文书面作业,增加课内外阅读作业,为学生广泛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班里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三第六节和周五的第三节。没得到阅读满足的学生还会选择周六周日将阅读书籍带回家,在家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大餐。为充分拓宽读书空间,挖掘身边的读书资源,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班里学生自愿捐书建立了小小图书角,每个学生都捐出了自己的“宝贝”。课外时间,“宝贝”们在大家的手中传来传去,学生的读书热情陡然增加,原来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手不释卷,投入到读书的热潮中。也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沉浸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努力让阅读时流露出的阅读热情去感染学生,去无声地教育学生。另外,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语文教师必须独具慧眼,识别数的价值所向,要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开学初,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学生的认知能力,向学生们推荐了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如阅读绘本、连环画、科幻类之类的书,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能启发读书人的睿智。阅读中国文学,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赤胆忠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使学生感受英雄豪杰的精神的同时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充足的阅读时间加上怡人的读书氛围,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学生们的读书习惯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写作能力也获得了和谐发展。
3 培养阅读技巧,提升语文素养
提高小学生阅读的效益,阅读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课外阅读相对于课文阅读,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从查字典识字入手,教会学生结合字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章内涵的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常用的阅读方法(精读、泛读、浏览、默读),充分读书,以读代讲,教会学生根据作品的实际内容选择适合文本的读书方法,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语感。每学完一单元,都要指导学生将好词好段摘抄在“采蜜集”上,并背诵下来,因为是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的积淀语感经验,另外,引导学生将读书体会感受及时写在书中空白处,定期开展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培养阅读技巧的同时,求知欲得到满足,學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广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广泛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语文成功的印证。要通过广泛开展学生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课堂上难以得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再去广泛地阅读,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广泛阅读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Z].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