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更新 王超
【摘要】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其三民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努力。孙中山逝世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把三民主义思想引向了迥异的发展趋向。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两种趋向的原因及最终走向,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关键词】三民主义 孙中山 发展趋向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开辟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分化日益严重,最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夺取了领导权,并逐渐转化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他们在抛弃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性思想的同时,出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以蒋介石、戴季陶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竭力把三民主义儒家化。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毅然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扬弃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在探索中国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邓小平等人的继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中国人民最终经过几代的接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儒家化
孙中山逝世以后,蒋介石逐渐攫取国民党的领导权并确立了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合法继承者”,逐渐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儒家化的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虽然建构起了一整套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但是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的“阉割”,其抛弃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性的思想,尤其是对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背叛,最终使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也正因为如此,北伐战争的推进虽然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短暂统治,国民党实现了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依旧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变革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早在1925年,戴季陶就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书,提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史观,逐渐形成所谓的“戴季陶主义”,这成为以后国民党“变异”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国民党人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陈立夫、陶希圣、叶青等人都对孙中山三民主义进行了“解读”。尤其是随着蒋介石在国民党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他继续利用戴季陶主义来“诠释”三民主义,形成民生史观、“孔孙道统论”等思想。
国民党推动三民主义儒家化有其理论渊源,也是其实践需求的结果。纵观孙中山一生革命生涯,其一方面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推动物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力主向西方学习,革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又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并认为中国在政治、精神、道德等某些方面并不输于欧美国家。因此,怀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他意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补救欧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缺陷的办法,并希冀超越东西方,找到一条真正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为以后国民党用儒家思想“诠释”三民主义埋下了伏笔。而且晚年的孙中山力图通过改组国民党,建设一个列宁主义的政党,从而为中国革命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孙中山过早的去世使得国民党这种建设来不及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国民党一大所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以及允许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等引发国民党右派的不满和不安,国民党内部很早就隐现分化的危机。早在1924年8月的《民族主义》演讲第二讲中,孙中山就认识到,“我们国民党的旧同志,现在对于共产党生出许多误会,以为国民党提倡三民主义是与共产主义不相容的”①,并努力规劝国民党人,调和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人以及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分歧。总体而言,在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国民党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时期也顺应了历史發展的潮流,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孙中山逝世以后,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国民党内部分化日益严重,种种因素促使国民党右派逐渐崛起,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则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国共合作下的大好革命形势开始出现危机。尤其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独裁地位确立之后,本来应该起着革命先锋队作用的国民党日益成为蒋介石等人维持专制独裁的工具。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断高涨的工农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巨大影响力,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开始寻求建立一套维护其统治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对人民在政治、思想上的控制。因此,对三民主义进行改造,就成为了国民党人在理论上的重点。而蒋介石等人对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使三民主义逐渐蜕化为官僚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消解了三民主义革命性的一面,不仅没有实现三民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追求,反而使中国革命再生波折,这也预示着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革命派日益落后于时代发展。
当然,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考察国民党人的三民主义儒家化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发展”的三民主义其实也蕴含着国民党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扬弃传统也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但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运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选择,不同阶级的人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蒋介石等国民党人面对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文化多元的国情,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回归传统,用传统的忠、孝、仁、义等思想来凝聚力量,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回归传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肯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是扬弃。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受限制于他们的立场和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用儒家思想“发展”三民主义的过程中走向误区,这表现在专制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最终出现了国家法西斯化的局面。国民党人的这种探索也最终葬送了自己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孙中山逝世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逐渐走向破裂,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叛三民主义,逐渐在中国建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则继续扛起革命的大旗。随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团结一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渐探索出一条新型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为未来中国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近代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扬弃的产物。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有其深刻的阶级基础和现实基础,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级力量的崛起,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比较明确的革命纲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民主义作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纲领而成为二者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也把三民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追求的重要准则,毛泽东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②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深化理解,对中国的国情、阶级状况、革命形势以及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三民主义,继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契机。正是在土地革命战争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把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决的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工农政权,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理论上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上践行着三民主义。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那样,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专政制度也不是别的,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就是彻底的民生主义。”③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以俄为师”的方针指导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的爆发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肆虐的必然結果,它使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民族危机的加重唤起了中国各个阶级的救亡图存意识。它也在一定意义上暴露了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为肃清各种反动势力—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的障碍提供了机会,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成熟。此时的三民主义成为团结全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一面旗帜,在中共中央的《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④。在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的社会建设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如对日本帝国主义坚决的反对政策;“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实最彻底的实行者”⑤,而且这些举措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践和时代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对象、任务、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了新发展,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实现。这一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的完成,也正式开启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最彻底重塑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孜孜追求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没有盲目宣布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而是设立一个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实践上摸索,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建立,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性任务。而随后的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则催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思中的进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顺应时代、结合国情,扬弃了以往社会发展理论而形成的创新性成果,这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沿着邓小平等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完善了党的建党理论,厘清了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坚定了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发展第一要义的强调,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党带领人民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指导实践,是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践自信的表现。尤其是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是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总结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几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近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促使了中国各个阶级寻求救国救民的理论、道路。中国社会经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中间经过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最终在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这一历程的考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持续性和创新性,以及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民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热爱。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来之不易,道路的选择过程更是历经磨难。随着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围绕“双百”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同奋斗,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注释】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8页。
④《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责编/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