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

2014-10-14 13:00李燕娜
科教导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构建

李燕娜

摘 要 在提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是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实践环境演进的必然结果。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对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进行探讨,揭示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的价值以及构建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 个性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Buil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Yanna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Students in the education advo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individualized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ality necessary requirement, but also 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s to explore, reveal the valu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moral development of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buil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us help provide a theoretical Marxist theor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现代大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具有的教育性能否适应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最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预期的效果,则不仅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的性质及影响力,同时还取决于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具有的教育性的个性化选择与发展。

1 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化大环境下将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个性为主要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创造性与主体性发展的基础上,应着力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这里所指的个性是指个体在教育环境中能动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马克思曾提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则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的。而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反作用于环境,积极地影响着客观环境,并能创造出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环境。所以,我们在进行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必须首先营造出一个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那么,什么是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所谓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政治素养、活动能力、情感意志等创造性的、能动的发展,使他们更好地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最终形成具有优良个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张耀灿,郑永廷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在因素的总和”。由此,进一步阐述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般来说,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传统的教育环境理念的创新,是指针对不同个性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创造的一种发现并尊重受教育者独特的主体性在其身上的具体表现,教育者通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言行和心理进行感受和评价,建立统一性要求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方式的教育环境,促使具有不同智能的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个体智能强项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使学生个体智能和个性优化得以协调发展,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2 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好坏是协同的、统一的。所谓思想品德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重要因素。杜威曾经说过:“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专门开设道德课程,而是因为整个学校的气氛和理想,教师的品性的影响,教师的教授方法和教材没有使知识效果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教育环境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合乎规律地创造出新的育人环境。endprint

(1)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和感染的作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促进和感染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的思想品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大学教育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大学生形成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有一定影响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其思想、行为等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感染的作用。当大学生的个性被教育者发现、尊重并改造后,他们的思想、行为会在环境中表现出来,就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同学舆论的评价以及道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检验,凡符合规范与制度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得到肯定和赞扬,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不断的认识自己,从而转变原有的思想并提高到新的思想觉悟,进而促进了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同时也使这些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2)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和价值导向的作用。个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总是社会的人,总要通过交往形成各种人际关系。而人的思想品德及行为更是在环境中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人的行为规律表明,个体的思想品德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还要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通过人选择的实践活动而发挥作用。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本质上是指向人、塑造人的。这种教育环境一经形成,则能及时为个体提供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指导,就会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特点,为个体指明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人生目标,从而为个体已有才智的运用和发挥指明正确的方向。

3 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的主要途径

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类是通过社会化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不断地使自身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来适应社会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个性出发,发掘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进而构建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内化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的过程。而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优化教育环境,并实现预期目标与最终效果这两方面的要求,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必须实现三适应:

(1)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认识到“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的,突出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独立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教育,教育应当实现从规范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2)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构建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根本依据。因此,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要注意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受教育者所面对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是轻松而自由的,这样他才能在获取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教育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听取学生的心声并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设一个更合适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作出独立思考、理性批判,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主选择,把社会合理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自主性、自律式的需要。

(3)与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相适应。以“学生为本”的构建理念不仅表现为“构建为人”,还应表现为“人人构建”。要调动受教育者在构建环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主体,把他们的思想、需求、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掘出来,并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化发展的环境中促进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只有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相适应,才能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校风环境

校园文化是校园师生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和凝聚力所展现的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还以教育性环境氛围的巨大环绕力熏陶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觉悟。

其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基地,教育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再由师生一起共同创造自由精神氛围和融洽的文化气氛,树立起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种价值力量的引导下,教育者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充实自己。因此,我们要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然后内化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发挥出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并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其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营造自由向上的校风环境。校风是一所学校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导向性。要形成自由、向上的校风,首先强调的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回归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点上。就要求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与引导,彻底摒弃单向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学校在建设良好的校风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为学生营造合理的学习竞争环境,保证他们既能充满自信又能锲而不舍地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要协调一致,积极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连续性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endprint

3.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并进一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要有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1)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重视其引导和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素养、道德个性、审美个性都会对受教育者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具有强大的心理渗透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引领学生思想和道德发展无形的动力。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利用自己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以真理的力量和个人的语言的艺术感染和引领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启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相对于其他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拥有更高的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对受教育者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2)构建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环境。教育者确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结合当时受教育者所处的主环境,必须坚持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地制宜构建出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体系,才能增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构建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体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重视创设民主、自由、开放、互动的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化成自主的创造性主体,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由此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治库.教育环境的个性化选择与大学生的成长[J].当代教育论坛,2005(21):23-2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7.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6.

[6]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06.

[7]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构建
谈体制化时代下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对未来教育之路的见解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