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
摘 要: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探究;培养策略
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而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学习小组作为基本形式,把教学中的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作为动力资源,把团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一、合作探究的特征
合作探究有以下四個特征:(1)要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者需要解决的数学任务;(2)在小组内的成员要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必须要存在合作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每个人必须参与,明确各自的职责。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首先要设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启发学生去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完善自己的学习。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探究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1)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2)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3)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合作探究的步骤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探究的步骤分为以下三种。
1.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编合作小组,合作小组过多,会使教师指导力度欠佳,合作小组过少,会使组间交流不激烈。一般来说,每个合作小组由4~6人组成,分组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差异,如男女搭配、学生水平的高中低搭配等。
2.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
合作探究一开始,教师的组织极为重要。一个小组内应有共同的目标和明确的任务,这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首先,教师应该清楚、直观地让学生明白合作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在教学时,问题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太简单会使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太难会使合作无效,达不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3.引导讨论,不断促进
当各小组开始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小组内作进一步的探讨;(2)指导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3)指导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他们在小组内、在班里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这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要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到少“讲”多“听”。
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不断启发他们的心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