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论文写作要“以多取胜”

2014-10-13 00:35王霆
江西教育B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写文章论文

王霆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写好教学论文本没有“速道”可走,无“捷径”可言。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论文,唯有自己在平时多读、多做、做写、多改,“以多取胜”。

一、多读——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阅读,写作就没有了源头活水,即使要写也总觉得底气不足,只能干巴巴地呻吟几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如现在的初中生写作文章一样,由于受应试的牵制,阅读面不广、阅读量少,知识面捉襟见肘,写文章时搜肠刮肚,只能以“记流水账”应付,靠“吃老本”为生,写作水平非但没有比小学时进步,反而在退步。只有经常阅读,及时补充能量,增加新鲜素材,开阔我们的眼界,增加我们的理论素养,才能触发我们的教学灵感,写作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旁征博引、一泻千里。

在阅读时,我们除了要读一些教育教学类的经典名著外,还可以多看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船小好调头”,由于教育教学类报刊的每一篇文章都自成一体,我们就可以有选择、灵活地阅读;也可以上网阅读别人的帖子,以丰富我们的见识,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时看到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就会产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自己豁然开朗,甚至文思泉涌。

二、多做——前提

“实践出真知”,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写文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摆脱不了空喊口号的嫌疑。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会,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讲,才能讲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而不是无病呻吟,空悲切。而这种创作构思和创作灵感的来源,就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总结。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潜心研究、勇于实践、敢立潮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想出一些“金点子”,创造性地搞好课堂教学,并及时将自己独到的做法叙之以文。我们可以在课堂导入、动态生成、结尾艺术、作业布置和批改讲评等方面尝试一些创新的做法,并就此大做“文章”。只有那些原创性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的、一线的、鲜活的观点和做法才有生命力、有价值,不仅利己,也利别人。但是有些教师平时对教育教学不肯投入,浮于表面,写文章时千方百计地“剪刀加糨糊”,或“复制粘贴”,东拼西凑成所谓的“论文”,这样的“垃圾文字”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也助长了自己的浮躁情绪,是毫无益处的。

三、多写——关键

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在平时我们要善做有心人,想到了什么观点或者有了灵感就要及时将之记录下来,待有空时就可以细细地进行创作,否则这些灵感转瞬即逝,激动一下就无影无踪。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得与失,对教育教学都有一些真切的感悟和体验,这时候就应当赶紧用笔把它记录下来。我们不妨先从周围发生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入手,有些事情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你能巧妙地分析,从中细细地品味,写出来也许就是一道不错的“好菜”。

“独创”是写好教学论文的关键,你在构思写作时要不断反思,我写的内容够新颖吗?我采用的表现形式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吗?能让读者眼睛一亮,相见恨晚吗?说到底,你的文章得有自己的个性,从行文到内容,都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借鉴和模仿别人的;要不落窠臼,不要动辄堆积枯燥的理论或教条,或一大堆“新课程理论指出”。只要有创意,有“卖点”,就不会在一大堆稿件中“泯然众人”,这样,编辑一定能记住你的名字。

四、多改——保证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修改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写完后至少要改几遍,做到“改你千遍也不厌倦”。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曾写道:“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摒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可见,好文章都是经过作者精心修改推敲出来的。多改,是保持的秘诀。

修改时要考虑到文章宜短不宜长,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或段删除,能不要的坚决不要,删繁就简、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不要拖泥带水,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最好能以小见大,不要动辄就是五六千字,洋洋洒洒,大话、套话、废话、空话连篇。写高屋建瓴式的文章需要相对较高的理论素养,一线教师的教学论文最好能短小精悍,小中见大。(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麻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写文章论文
享思想交流盛筵 促理论素养提升
——评《北京大学理论名家大讲堂》(第二辑)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理论宣讲员要注重理论素养的修炼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