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
摘 要:本文以“表格信息加工”教学为例,通过建立Excel知识地图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要点,协助学生深入探究操作的内涵,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建立知识地图一方面起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知识地图 信息技术 知识结构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02
1 认识知识地图
关于知识地图的起源,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知识地图起源于美国捷运公司一张充满知识资源的地图。它的形式往往是带有索引或表示层级关系的表格和文件,或者是管理信息资源的表格或者分布图。知识地图的可视化侧重于揭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地图界面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以情报学、数学、知识工程的数字化研究为主,在众多学者的表述中这一分支属于广义的知识地图;另一个分支则是用清单、图标等信息模式表示知识关系的地图,并利用这些模式来管理知识的工具。
2 建立Excel知识地图
本文就《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研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这部分知识课堂教学时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Excel图表为信息模式的知识地图。
3 基于Excel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应试教育思想也会渗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骤减,学生学习基本上是“只低头学习,不抬头看路”,致使形成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学科知识的迷航。此时,建立学科专业的知识地图可以将知识内容、分化关系、层次结构等清晰地展示给学习者,对学习者高效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3.1 基于知识地图,精设例题、倡导有意义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显然,在教学中应把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放在首位,教师围绕知识地图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精设例题,通过例题来使知识地图充满灵和肉。从而来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地图中知识点的理解。知识地图犹如一幢建筑的框架,例题犹如这幢建筑的砖和瓦。
笔者将精设例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总结如下:①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引导学习者学习;④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实践证明:知识地图中的知识点以例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构建了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就能有的放矢,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教学方法将每个部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搭建知识框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黑暗中点燃了一支火把、迷航中看到了一座灯塔,引导学生在该知识结构领域内的学习,大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结构体系是实现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
3.2 基于知识地图,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笔者围绕知识地图精心设计了例题,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方式,但我们知道,问题设置的巧妙,就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被激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例如,在“基本操作”这一知识点讲解时,设置A3:A42单元格区域的数据格式为“文本”,并在“编号”这列中依次输入001,002,……,040;这时我就提出了问题——请学生观察A42所在的单元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此单元格的边框线发生了变化。此时让学生动手去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通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左键拖移填充和右键拖移填充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右键拖移填充。笔者认为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的技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3 基于知识地图,设疑解难、拓展提高
学生在基于知识地图精设的例题引导下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教师辅导等途径来解决。对于学生普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但不要直接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可以指明方向、指导方法、给予启发。鼓励和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和探索,要把“满堂灌”变为“满堂探”的课堂,让学生在探索中求知,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例如,“公式计算”这一知识点教学中,学生能很熟练地用求和函数完成数据的求和运算,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单元格求和函数中的地址是哪一种形式(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紧接着让学生观察将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相对地址?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求升学率时公式中的地址在复制时应该有什么特点?并鼓励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请教师指点解决。最后请学生展示完成后的公式并解读什么是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如此设疑解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而且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拓展并提高了对知识的新认识,真正做到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3.4 基于知识地图,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基于知识地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长久保持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例如,“统计分析”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设置的例题如下:用数据筛选的方法筛选出语文在120分以上的学生的记录;学生基本上能够用自动筛选功能成功地完成该例题,但笔者认为,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筛选功能,单凭这个例题还不能反应出真实的问题,所以笔者尝试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继而提出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就能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真正掌握了该知识点。
笔者在该知识点上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该年级的年级组长,你想了解年级中语数外成绩都是优秀(110分以上)的学生有哪些,应该对数据如何处理?请你帮助该年级组长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生1:能同时筛选出语数外成绩都在11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吗?
生2:自动筛选中设置的多个条件是“或”还是“且”的关系呢?
生3:筛选的实质是什么?
……
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就能检验出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是否已经理解到位了。对于知识地图中比较难的知识点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基于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总结
知识地图不仅能使教师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实例,同时能引导学生围绕知识地图开展自主学习,让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传统的“满堂灌”逐步向新课程理念下的“满堂探”转换。对于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逐步落实和解决。知识结构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在学生心中也就一目了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当然,笔者对于知识地图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展望未来,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下一步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知识之间自主建构有意义的连接并感悟这种意义,形成新的知识地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并完善知识地图,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一般规律,使知识地图成为智能知识地图。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江苏 江阴214400)
参考文献:
[1]李亮.知识地图——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J].理论与探索,2005(3).
[2]姜智.知识点关系、知识点结构图与知识点网络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杨曦宇.知识地图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3).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表格信息加工”教学为例,通过建立Excel知识地图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要点,协助学生深入探究操作的内涵,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建立知识地图一方面起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知识地图 信息技术 知识结构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02
1 认识知识地图
关于知识地图的起源,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知识地图起源于美国捷运公司一张充满知识资源的地图。它的形式往往是带有索引或表示层级关系的表格和文件,或者是管理信息资源的表格或者分布图。知识地图的可视化侧重于揭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地图界面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以情报学、数学、知识工程的数字化研究为主,在众多学者的表述中这一分支属于广义的知识地图;另一个分支则是用清单、图标等信息模式表示知识关系的地图,并利用这些模式来管理知识的工具。
2 建立Excel知识地图
本文就《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研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这部分知识课堂教学时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Excel图表为信息模式的知识地图。
3 基于Excel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应试教育思想也会渗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骤减,学生学习基本上是“只低头学习,不抬头看路”,致使形成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学科知识的迷航。此时,建立学科专业的知识地图可以将知识内容、分化关系、层次结构等清晰地展示给学习者,对学习者高效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3.1 基于知识地图,精设例题、倡导有意义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显然,在教学中应把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放在首位,教师围绕知识地图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精设例题,通过例题来使知识地图充满灵和肉。从而来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地图中知识点的理解。知识地图犹如一幢建筑的框架,例题犹如这幢建筑的砖和瓦。
笔者将精设例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总结如下:①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引导学习者学习;④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实践证明:知识地图中的知识点以例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构建了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就能有的放矢,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教学方法将每个部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搭建知识框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黑暗中点燃了一支火把、迷航中看到了一座灯塔,引导学生在该知识结构领域内的学习,大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结构体系是实现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
3.2 基于知识地图,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笔者围绕知识地图精心设计了例题,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方式,但我们知道,问题设置的巧妙,就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被激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例如,在“基本操作”这一知识点讲解时,设置A3:A42单元格区域的数据格式为“文本”,并在“编号”这列中依次输入001,002,……,040;这时我就提出了问题——请学生观察A42所在的单元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此单元格的边框线发生了变化。此时让学生动手去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通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左键拖移填充和右键拖移填充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右键拖移填充。笔者认为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的技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3 基于知识地图,设疑解难、拓展提高
学生在基于知识地图精设的例题引导下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教师辅导等途径来解决。对于学生普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但不要直接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可以指明方向、指导方法、给予启发。鼓励和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和探索,要把“满堂灌”变为“满堂探”的课堂,让学生在探索中求知,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例如,“公式计算”这一知识点教学中,学生能很熟练地用求和函数完成数据的求和运算,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单元格求和函数中的地址是哪一种形式(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紧接着让学生观察将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相对地址?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求升学率时公式中的地址在复制时应该有什么特点?并鼓励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请教师指点解决。最后请学生展示完成后的公式并解读什么是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如此设疑解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而且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拓展并提高了对知识的新认识,真正做到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3.4 基于知识地图,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基于知识地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长久保持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例如,“统计分析”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设置的例题如下:用数据筛选的方法筛选出语文在120分以上的学生的记录;学生基本上能够用自动筛选功能成功地完成该例题,但笔者认为,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筛选功能,单凭这个例题还不能反应出真实的问题,所以笔者尝试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继而提出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就能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真正掌握了该知识点。
笔者在该知识点上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该年级的年级组长,你想了解年级中语数外成绩都是优秀(110分以上)的学生有哪些,应该对数据如何处理?请你帮助该年级组长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生1:能同时筛选出语数外成绩都在11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吗?
生2:自动筛选中设置的多个条件是“或”还是“且”的关系呢?
生3:筛选的实质是什么?
……
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就能检验出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是否已经理解到位了。对于知识地图中比较难的知识点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基于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总结
知识地图不仅能使教师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实例,同时能引导学生围绕知识地图开展自主学习,让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传统的“满堂灌”逐步向新课程理念下的“满堂探”转换。对于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逐步落实和解决。知识结构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在学生心中也就一目了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当然,笔者对于知识地图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展望未来,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下一步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知识之间自主建构有意义的连接并感悟这种意义,形成新的知识地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并完善知识地图,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一般规律,使知识地图成为智能知识地图。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江苏 江阴214400)
参考文献:
[1]李亮.知识地图——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J].理论与探索,2005(3).
[2]姜智.知识点关系、知识点结构图与知识点网络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杨曦宇.知识地图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3).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表格信息加工”教学为例,通过建立Excel知识地图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要点,协助学生深入探究操作的内涵,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建立知识地图一方面起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知识地图 信息技术 知识结构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02
1 认识知识地图
关于知识地图的起源,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知识地图起源于美国捷运公司一张充满知识资源的地图。它的形式往往是带有索引或表示层级关系的表格和文件,或者是管理信息资源的表格或者分布图。知识地图的可视化侧重于揭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地图界面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以情报学、数学、知识工程的数字化研究为主,在众多学者的表述中这一分支属于广义的知识地图;另一个分支则是用清单、图标等信息模式表示知识关系的地图,并利用这些模式来管理知识的工具。
2 建立Excel知识地图
本文就《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研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这部分知识课堂教学时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Excel图表为信息模式的知识地图。
3 基于Excel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应试教育思想也会渗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骤减,学生学习基本上是“只低头学习,不抬头看路”,致使形成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学科知识的迷航。此时,建立学科专业的知识地图可以将知识内容、分化关系、层次结构等清晰地展示给学习者,对学习者高效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3.1 基于知识地图,精设例题、倡导有意义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显然,在教学中应把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放在首位,教师围绕知识地图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精设例题,通过例题来使知识地图充满灵和肉。从而来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地图中知识点的理解。知识地图犹如一幢建筑的框架,例题犹如这幢建筑的砖和瓦。
笔者将精设例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总结如下:①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引导学习者学习;④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实践证明:知识地图中的知识点以例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构建了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就能有的放矢,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教学方法将每个部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搭建知识框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黑暗中点燃了一支火把、迷航中看到了一座灯塔,引导学生在该知识结构领域内的学习,大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结构体系是实现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
3.2 基于知识地图,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笔者围绕知识地图精心设计了例题,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方式,但我们知道,问题设置的巧妙,就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被激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例如,在“基本操作”这一知识点讲解时,设置A3:A42单元格区域的数据格式为“文本”,并在“编号”这列中依次输入001,002,……,040;这时我就提出了问题——请学生观察A42所在的单元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此单元格的边框线发生了变化。此时让学生动手去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通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左键拖移填充和右键拖移填充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右键拖移填充。笔者认为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的技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3 基于知识地图,设疑解难、拓展提高
学生在基于知识地图精设的例题引导下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教师辅导等途径来解决。对于学生普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但不要直接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可以指明方向、指导方法、给予启发。鼓励和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和探索,要把“满堂灌”变为“满堂探”的课堂,让学生在探索中求知,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例如,“公式计算”这一知识点教学中,学生能很熟练地用求和函数完成数据的求和运算,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单元格求和函数中的地址是哪一种形式(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紧接着让学生观察将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相对地址?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求升学率时公式中的地址在复制时应该有什么特点?并鼓励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请教师指点解决。最后请学生展示完成后的公式并解读什么是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如此设疑解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而且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拓展并提高了对知识的新认识,真正做到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3.4 基于知识地图,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基于知识地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长久保持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例如,“统计分析”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设置的例题如下:用数据筛选的方法筛选出语文在120分以上的学生的记录;学生基本上能够用自动筛选功能成功地完成该例题,但笔者认为,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筛选功能,单凭这个例题还不能反应出真实的问题,所以笔者尝试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继而提出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就能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真正掌握了该知识点。
笔者在该知识点上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该年级的年级组长,你想了解年级中语数外成绩都是优秀(110分以上)的学生有哪些,应该对数据如何处理?请你帮助该年级组长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生1:能同时筛选出语数外成绩都在11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吗?
生2:自动筛选中设置的多个条件是“或”还是“且”的关系呢?
生3:筛选的实质是什么?
……
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就能检验出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是否已经理解到位了。对于知识地图中比较难的知识点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基于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总结
知识地图不仅能使教师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实例,同时能引导学生围绕知识地图开展自主学习,让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传统的“满堂灌”逐步向新课程理念下的“满堂探”转换。对于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通过巧设问题、设疑解难、设置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逐步落实和解决。知识结构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在学生心中也就一目了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当然,笔者对于知识地图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展望未来,知识地图下的课堂教学下一步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知识之间自主建构有意义的连接并感悟这种意义,形成新的知识地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并完善知识地图,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一般规律,使知识地图成为智能知识地图。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江苏 江阴214400)
参考文献:
[1]李亮.知识地图——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J].理论与探索,2005(3).
[2]姜智.知识点关系、知识点结构图与知识点网络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杨曦宇.知识地图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