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手段研究

2014-10-11 00:17吴小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后期制作新媒体技术技术分析

吴小胜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中的教学作用、教学手段、试验应用展开了研究,认为发挥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教学中的教具支持手段、摄像技术分析手段与摄像编辑手段,具有电视摄像技术展示与电视摄像运用展示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电视摄像 实验教学 教具支持 技术分析 后期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02

结合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优势,通过“新媒体自学—新媒体课堂教学—新媒体仿真训练—实践操作”教学过程,[1]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新媒体技术的日常运用与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教师的科学计划、科学指导与教育教学技术科学性转化的教学手段支持下,为《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创设一个良性成长的实验环境。

1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中的教学作用

新媒体技术指包括手机、互联网、计算机与web技术等交互性形成的综合性技术统称。其不仅是“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也为《电视摄像》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程的教学,创设了直观、高效与便捷的综合性平台。

1.1 电视摄像技术展示

《电视摄像》作为一门课程,其通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知识,实现对自己摄像实践的指导,也掌握基本的摄像技术,并在以后的训练与运用中实现熟能生巧的创新。新媒体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化,从两个角度在教学中展示电视摄像技术:①电视摄像技术种类展示。即教师运用教育教学化的新媒体技术,如多媒体与白板技术等,为学生展示电视摄像中各个环节的细节技术,如取景构图的技术种类展示、用光的技术种类展示等。②电视摄像技术效果展示,即对各种细节技术运用下的摄像效果进行比对性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与听觉,去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并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判断其中的优劣,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学习摄像所缺少的知识与所需要克服的缺点等。

1.2 电视摄像艺术展示

“电视摄像”是以摄像技术为基本载体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该实验课程教学,从两个方面展示了其艺术性:电视摄像过程的艺术性和电视摄像作品的艺术性。①电视摄像过程的艺术性即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手段,针对电视摄像的整体技术与细节技术,在特定的主题或题材下,引导学生去挖掘其中的艺术性,如取景艺术、用光艺术与运动摄像艺术等,让学生从单纯的技术学习向艺术提升。②电视摄像作品的艺术性,即教师根据该课程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学生展示一些电视摄像的典型作品,让学生从作品的整体效果切入,精细化地展开对作品、作品制作过程的艺术性分析,由此实现对学生的电视摄像整体艺术构思教育。尤其借助新媒体教学技术的知识大容量性,能为学生教授更多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表达方式。

2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手段

新媒体技术无论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是在“电视摄像”的运用,其相对地侧重于工具性的手段,被教师用来拓展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与教法创新、电视摄像技术的教学化和电视摄像教学的新媒体技术展开化。

2.1 教具支持手段

这种教具性运用表现在两个层面:①电视摄像技术的教学化,即教师根据该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与程序,把电视摄像的各种细节技术,都作出教学化的处理,使其能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按照教学规律教授给学生。如取景技术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教学方法等,其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上述更多的取景案例,例如不同季节取景、不同地区取景与不同时间(白天或夜晚)的取景等。②电视摄像教学的新媒体技术展开化,即在电视摄像过程中,通过新媒体技术教学技术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新媒体技术本身在电视摄像中的作用。如电视摄像的后期制作处理、对光线的修复或亮化、对摄像客体的美化与不足修饰等,再如“对于电视行业的结合手机、摄像机信号的压缩和传输,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可供参考应用模式”。[2]

2.2 摄像技术分析手段

典型地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手段单项功能的充分运用,表现为两点: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对“电视摄像”技术的直观对比分析功能和新媒体技术自身的分析与评估功能。①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对“电视摄像”技术的直观对比分析功能。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中的版块功能,针对某个特定的技术细节,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技术运用情况,让学生根据技术运用的现场动态与运用效果,作出直观的对比,进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所学习的电视摄像技术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达成实验性的体验学习与掌握。②新媒体技术自身的分析与评估功能,即运用相关的计算机分析软件,在特定的系统内对某个特定的电视摄像技术与电视摄像作品,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分析,并得出一定的具有可以量化的结论,让学生从直观的数据中掌握电视摄像技术不同的运用方式与不同环境下的优劣。如电视摄像时用光的新媒体技术分析,针对不同作品或相同作品制作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对光的强弱、方向与距离等都可以得出数据性的结果来,为学生根据电视摄像现场的实际,灵活与创新运用用光技术做出切实性的教学指导。

2.3 摄像编辑手段

新媒体技术其最典型与最实用的细节就是编辑功能,除了基本的文字与表格编辑功能外,还有视频编辑、图片编辑、视频旁白文字编辑与视频细节编辑等。在电视摄像技术的教学中其编辑作用以两种教学形式呈现出来:电视摄像的内容性编辑和电视摄像的技术性编辑。①电视摄像的内容性编辑。主要是指运用新媒体技术及其相关的软件,对电视摄像的作品进行剪辑的过程,使其主题突出、情节跌宕与展示艺术美的特色等。教学中,教师主要教授学生新媒体编辑技术在电视摄像制作中的应用方法、技巧与灵感激发等。②电视摄像的技术性编辑,主要指对电视摄像内容的技术性美化,即作品的艺术化过程。如对摄像作品后期制作中的光线处理、人物面貌特征处理、景物中的非关系性事物的处理等,让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编辑后,从基本的记录向艺术作品提升,实现电视摄像从技术向艺术的发展。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体感输入原型系统,就解决了单摄像头环境下手势灵敏度自适应控制、算法处理速度与前端输出需要不匹配时轨迹预测等问题”。[3]endprint

3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课程中的实验应用

《电视摄像》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术的学习,都需要在特定的实践环节,才具有切实的意义,才能让学生在从主观认识向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强化与准确的提升。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摄像》课程的实验性应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实验对比应用和实验模拟应用。①实验对比应用,即学生直接运用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摄像设施,开展电视摄像的理论学习与摄像实践,针对学习前、学习初与实践训练后的个人摄像作品,在相关的新媒体技术设施支持下,进行直观的对比,既可以是自己的实验对比,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抽样性典型对比。根据学生在实验暴露的问题与创新,指导学生继续开展实验性电视摄像学习。②实验模拟应用,相对前者而言,这种电视摄像学习是虚拟性的,即学生采用新媒体技术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虚拟的电视摄像实验。在这种学习中,一般被用来开展单项细节技术的实验模拟教学或训练,如摄像中的推摄、拉摄、移摄、跟摄与升降拍摄模拟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与技术运用中,去掌握技术的细节与关键,并在新媒体教学技术的软件支持下,开展各种针对性的练习。针对电视摄像后期制作的剪辑模拟,让学生对电视摄像有着一个宏观性的了解。在当前比较前瞻的实验教学中,如建立独立实验空间、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拓宽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开放实验项目等教学措施,并对学生开展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的摄像机、音视频工作站和磁盘阵列的选型的教学模拟。[4]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会从各个方面实现功能与设施技术的提升,不仅会更多地运用在电视摄像中,也会运用在《电视摄像》的实验教学中。新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运用,让学生对电视摄像技术的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学习任务向个人兴趣延伸,从专业学习向个人日常运用延伸,最终实现专业学习、应用性学习与艺术性的统一。

(安徽省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参考文献:

[1]吴祥恩,国玉霞,王美娜.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2-164.

[2]周雁智.3G直播系统在电视新媒体的应用[J].电视技术,2011(16):10-11,20.

[3]桓自强,张辉,邓峰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体感输入原型系统研究[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3(6):19-23.

[4]袁九生.电视节目制作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207-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期制作新媒体技术技术分析
效果图后期制作中Photoshop的运用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影视同期录音的后期制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