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剑 肖 萤(通讯作者)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超声科 长沙 410008 2)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超声科 长治 046011
现代病因学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梗死重要的发病因素,也是评价病变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了解脑梗死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超声科2010-08—2013-08 50例脑梗死住院治疗患者(脑梗死组),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关于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排除颅内其他脑血管病变和无法明确检查结果等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6岁,平均(48.7±7.4)岁。选择同期51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健康组)作为参照对象,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8~77岁,平均(48.6±7.4)岁。2组资料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同一台EUB-6500彩超仪,选用7.5~10.0MHz线阵探头进行检查,去枕仰卧体位,肩部适当垫高,头偏向对侧,颈部充分暴露,然后将探头沿颈动脉从下向上,以血管长轴和短轴为切面探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详细测量并记录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斑块形态、斑块数量和斑块质地。
1.3观察指标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学特点,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混合斑,对比斑块检出率(斑块检出率=100%×斑块检出例数/总例数)和各斑块检出数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斑块检出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脑梗死组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43例;健康组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1例。脑梗死组检出率为86.00%(43/50)明显高于健康组21.57%(11/51),χ2=42.12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各斑块检出数量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脑梗死组软斑检出数量占比56.92%(37/65)明显高于健康组25.00%(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斑块检出数量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斑块检出数量比较 [n(%)]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和脑细胞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脑血管疾病,而维持脑组织正常血液供应的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也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受颅内动脉解剖特点的影响,常规影像技术检测颅内动脉病变程度相对困难,且外周动脉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尤以检测直接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颈动脉更为科学[3]。因此,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推测颅内血管病变程度和预防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根据超声形态表现和声学特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病理分型,扁平斑表现为内中膜不规则变厚(超过1.2 mm),不均匀分布,在局部轻度隆起部位有低回声,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扁平斑检出数量占比23.08%略低于健康组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与扁平斑关系不明显,可能与扁平斑的脂质被埋在深层,紧贴在管壁不易脱落有关。软斑表现为局限性突入管腔,斑块表面连续光滑,而斑块内部表现为混合性回声或均匀的弱回声[4],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软斑检出数量占比56.92%(37/65)明显高于健康组25.00%(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与软斑关系密切,可能是造成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颈动脉的解剖学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决定右侧颈总动脉从头臂干动脉发出,与主动脉弓形成钝角,能够缓冲正常的血流,而左侧颈总动脉与主动脉弓形成角度接近直角,血流冲击力较大,颈动脉分叉处和内膜粗糙处不稳定的血流均可导致血液湍流,增大血流剪切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在该处大量聚集,释放的大量血管活性物质能够促使脂质沉积和微血栓形成,逐渐发展为硬化斑块而诱发脑血管疾病[5]。硬斑表现为斑块内不同程度钙化或纤维化,在斑块局部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在斑块后方伴有轻度声影,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检出数量占比4.62%低于健康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梗死的发病与硬斑的发生关系不大,且硬斑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相对稳定。混合斑表现为表明粗糙,个别斑块表面可出现凹陷,内部回声不均匀,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检出数量占比15.38%稍高于健康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梗死的发病与混合斑关系不大,但邵利[6]研究认为混合性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极易脱落而诱发脑血管疾病,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有关,尚需大样本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性质和形态,且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微创诊断理念,可重复快捷检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游节委 .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像特征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 065;1 06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98.
[4]高素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技术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8.
[5]王军屏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 379-1 380.
[6]邵利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