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版本变迁及其价值研究

2014-10-10 09:20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傅雷家书傅聪傅雷

李 祎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傅雷家书》(下文称《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与其长子傅聪从1954年至1966年家信的实录。《家书》自1981年8月由北京三联出版社首次出版以来,已经再版过8次,最新的《家书》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12年6月出版(只计以《傅雷家书》为名、傅敏编著的单行本图书,系列丛书和《傅雷全集》中收录的“家书”不计)。在《家书》问世的三十余年的时间里,编者傅敏多次对《家书》进行增删,使得《家书》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情感上不断丰满起来。

《家书》之为“家书”,记录的是父母与子之间互通消息,以及父母对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告诫。然而《家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其中有大量父子间就艺术与人生的探讨。可以说,《家书》是傅雷为人父而教子的苦心的记录,也是其作为独立自由知识分子思想和精神的写照。因此,细数《家书》版本的变迁,使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和不断增删的文字中去感受傅雷乃至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情怀。

一、《家书》的版本变迁略述

《家书》自1981年8月初版直至如今,已再版过8次,共印行计数百万册。表1为《家书》具体版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印行版本):

现选取几个在变迁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版本进行比较,以期廓清《家书》版本变迁的历程。

表1 《傅雷家书》版本变迁

(一)从三联初版本到增补本第二版

三联出版社的初版本《家书》收录书信118通,其中包含一封傅雷夫人给傅聪的信。该信写于1960年2月1日夜,当时傅雷卧病在床,于是傅雷夫人便代丈夫给儿子写了此信。这118通信选自傅聪当时所保存的125通中文信和傅雷给傅敏的2通书信中①详见《傅雷家书·编后记》,北京三联出版社,1981年8月版。。而在增补本第二版中,收录书信178通,其中包含傅雷夫人信16通,英文信1通,还有傅雷给傅敏的书信2通。

增补本第二版最大的变化是收录了傅雷夫人给儿子的16通书信和傅雷夫妇给儿子、儿媳的英法文书信24通。除此之外,该版还涉及到新发现书信的增加、书信所署日期的调整和部分已收录书信的增删,以及段落顺序的调整。统观这一版增加的书信,内容多涉及对傅聪生活、学习和感情的指导,以及父子二人对艺术问题的讨论。如1954年4月7日信中,又加上了原信中对傅聪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指导:“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1]12在一些信中,傅雷还会谈到自己国内的工作进度及生活的趣闻。增加的傅雷夫人给儿子、儿媳的信,主要是讲述夫妇二人在国内的生活琐事以及对傅聪的叮嘱。傅雷夫妇二人在信的内容上各有侧重,就像傅敏在初版《编后记》中写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信,略有分工,妈妈侧重于生活琐事,爸爸侧重于启发教育。”[2]267对于该版《家书》中涉及到的对上一版已收录书信段落的调整和书信时间的改订,因不影响读者对《家书》的阅读理解,本文不再做具体讨论。

《家书》初版本的编选十分严格,其核心与精华已经基本都存在其中,收录的多是傅雷对傅聪在艺术、教育、处事经验等方面的指导,很少涉及傅雷夫妇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等“琐事”。因此,增补本第二版的最重要意义当体现在对傅雷夫人书信的收录上。这些书信从多侧面展现了傅雷一家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态,较好地还原了“家书”的全貌。

(二)从增补本第二版到辽宁教育出版社插图增订版

三联1984年增补本第二版到辽宁教育出版社(下文简称“辽教”)插图增订版,之间还有三联出版社出版的3个增补本。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出版的增补本第三版。根据傅敏写于书后的“第三版后记”,第三版所增加的是附录部分和7通傅雷的书信,附录部分增加了傅雷遗书和译者金圣华译注《傅雷家书》的一些体会。该版本第一次收录了1985年春发现的傅雷夫妇的遗书,让读者得以看到他们在离开人世之前的所思所想。而从第三版到第五版,所增加的是新发现的14通傅雷致傅聪在波兰的钢琴老师杰维茨基的书信,从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傅雷对子的关切和对艺术忠诚的向往。

辽教插图增订版收录家信200通,其中傅雷信161通,其中包含傅雷给傅敏信3通,傅雷夫人信39通。中文信分别为傅雷的138通和傅雷夫人的38通,其余为英法文信。此版为《傅雷家书》众多版本中,收录家书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的版本。“新增家信36通:父亲信11通,母亲信25通。补充内容的信69通:父亲信59通,母亲信10通。并以残存的6通哥哥家信为前言,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3]2这一版还收录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傅雷一家的各个时期。此版更多收录了傅雷夫妇对傅聪生活琐事的问询和叮嘱。如1954年2月10日信中增加了“Scriabine的全集待装订后寄你,Cortot的 Piano Technic亦然。我当尽力催他们快快装好”[3]36。增加的类似这样的叮嘱还有很多,读者可以从傅雷不厌其烦地为子邮寄书籍、唱片,整理节目单以及学习的材料中感受到父亲对子深沉的爱。本版新增加傅雷的11通书信,对还原《家书》的完整面貌也有着重要作用。如1954年9月28日夜信中:“近来又翻出老舍的《四世同堂》看看,发觉文字的毛病很多,不但修辞不好,上下文语气不接的地方也很多。……可见我不但对自己的译文不满,对别人的创作也不满了……”[3]681962年3月25日/4月1日信:“孩子,你说过我们的信对你有如一面镜子……平时盼望你的信即因为‘薰莸同臭’,也因为对人生、艺术,周围可谈之人太少……”[3]369以上新收录的这些信,都反映了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对自己工作认真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真理的向往。重要的是,本版还收录了傅雷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即1966年8月12日信,信中写到夫妇两人对孙子凌霄成长的点点滴滴的兴奋此外,这封信中还提到了关于个人思想改造的问题:“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我们正在竭尽所能、出尽全力去满足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加诸身上的种种要求……”[3]468在自绝于人世的三周前,傅雷还在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进行自我的改造,三周之后,他们夫妇二人却已愤然离世。从这封信中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在弃世前的悲愤和痛苦。本版增加的傅雷夫人的9通书信,每通信都着重于对儿子生活琐事的叮嘱和生活经验的传授,从她事无巨细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母亲为儿担忧的苦心和思念之情。本版中原先因特殊原因用×××代替的人名现在都使用回了真名。为便于读者理解,傅敏对这版家书的一些内容还做了详细的注解。

从辽教插图增订版开始,《家书》的编选体例发生了改变,即对书信的选编由原三联版的以家书原稿上标注的写作日期为准改为以家书邮寄日期为准。

(三)其它重要版本

2012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下文简称“天社科”)二版是傅敏借傅雷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家书》重新进行的编选。该版本编选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184通,其中傅雷书信143通,傅雷夫人书信41通。此版本删掉了很多傅雷信中提到的现实政治的段落和与儿子闲聊家常的段落,如1955年12月11日信开头被删掉:“‘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可多看看,这是一切理论的根底。……”[4]1171955年12月21日的信被整封删掉,因为本信中傅雷谈的都是学习完辩证唯物主义后的一些感想,以及在学习完有关五年计划的文件后对傅聪在国外学习提出的相关要求。类似的关于政治内容的段落被删去很多,而主要集中在“反右”前后的信件中。关于家常的书信和很多涉及琐事的段落,在2012年版中也都被删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同时出版了傅聪版《傅雷家书》,其中所选的傅雷夫妇给傅聪的书信与2012年天社科版本相同,但本版的特点是还选入了傅聪给父母的家信。这批家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延续天社科惯例将傅聪6封家信以“不是前言的前言”置于卷首,另一部分是编者选录了傅雷夫妇在世时就傅聪1954—1957年期间的39通家信进行摘编,题为《聪儿家信摘录》,分“学习经过”和“音乐讨论”两部分。摘录的傅聪家信,不仅有傅聪在音乐学习中的经验与感悟,还有自己对音乐、艺术等的思考,当然还记载了傅聪生活中的点滴,对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家书》,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有了这些书信摘录,《家书》便不再是以前单向度的情感表达,而是父子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这几本练习本(指《聪儿家信摘录》)的发现,使《傅雷家书》终成完整,读者日后可从新版中看到傅雷父子当年的感情交流”[5]。

《家书》的版本变迁,是《家书》不断完整和丰富的过程,体现了编者傅敏在时代环境(所发现家书数量的限制以及涉及敏感内容的取舍)和现实需求(出版社的策划以及编辑的要求)下对《家书》的增删和辑佚。

二、《傅雷家书》的价值研究

在《家书》的扉页,编者常常引用傅雷1955年5月8日至9日的信:“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6]83傅雷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在文学、音乐、历史等方面积淀丰富,而傅聪也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天分和造诣,因此《家书》就是两位艺术家心灵的对话。如1954年7月27日深夜至28日午夜信中,傅雷给儿子的回信中赞扬了儿子上封信中提到的观点,并就此问题与儿子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史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3]50还有关于肖邦、莫扎特等钢琴家作品的讨论,都十分精彩。傅雷曾多次教导儿子“先做人,再做艺术家……最后才做钢琴家”[1]205,他希望傅聪能成为一位“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1]205,并始终保持赤子之心,保持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正如傅雷好友娄适夷在《读家书,想傅雷》中说的:“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6]354这一评价足以说明《家书》在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极大价值,但《家书》内涵之丰富,绝不是几个方面就可以统摄的。

傅雷本人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他严谨的创作态度使得他的书信同他的翻译作品一样,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家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语气恳切委婉,遣词造句精准优美,这些特点都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带给他们阅读的美感。如在讨论到悲剧中演员的感情时,傅雷谈到:“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4]261还有在他回忆起自己留学巴黎的时光时说道:“我多么喜爱从香榭丽舍大道一端的协和广场直达凯旋门的这段全景!我永远不能忘记桥上的夜色,尤其是电灯光与煤气光相互交织,在塞纳河上形成瑰丽的倒影,水中波光粼粼,白色与瑰色相间……”[4]322这些生动的描述都源于傅雷对生活、对艺术的思考,而其文字驾驭能力也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作家,这些文字连同着傅雷对子的关切与教导的言论,构建了傅雷完整的心灵世界。《家书》独特的书信体形式也别开生面,其中包含的家长里短、生活琐事和具体生活经验的传授,很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共鸣。

然而,“书信、札记、日记,本来是中国文人重要的写作方式,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也有重要的地位,新文学的建制渐渐使之边缘化,到了当代,由于散文逐渐僵化成特定的模式,这些日常化的写作更是被体制性的排斥……”[8]29因为《家书》特殊的写作年代以及“书信体”这一独特的形式,使得《家书》曾一度被主流的文学压抑和掩盖,成为了“历史的‘碎片’”[9]。

越来越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不断涌起各种实验、潮流的文学界,和受此影响下逐渐转变的文学批评走向和读者的审美趣味,使得坚持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方式的书信体《家书》受到社会的欢迎。文学界开始关注起这部作品,并逐渐将其纳入文学史的写作中(如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以“潜在写作”的概念,使这些原本被排挤在文学史叙述之外的作品得以获得与其它主流作品同等的地位,并更有助于研究者和读者去发现这些作品巨大的文学价值。

“潜在写作”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书信、日记、读书笔记等……当作家不能正常写作时,他们将文学才情融铸到日常性文字之中,从而在不自觉中丰富了文学的品种”[7]。在“潜在写作”的观念下来评价《家书》,可以看出《家书》的写作不仅是父子之间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对话,而且也记录了一个特定时代下,知识分子敢于担当并追求独立的精神,在“反右”运动后“虽然舍弃了公开层面的承担,却在私人空间中开辟出另外一块天地,个人心灵和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在沉默之中有了更多的触摸和融合”[8]47。《家书》的写作,同《从文家书》一样,以书信体和“潜在写作”的方式,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独特的风景。从傅雷对儿子的人生教导和与其进行的艺术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作为人父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博大的情怀以及勇敢的担当。在万马齐喑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书》以其自由真挚的思想和独立的姿态,以及丰富的内蕴而成为文学界特别的存在,丰富了我们对当时文学状况的理解。

《家书》的博大非一个概念所能框定,它也不只属于文学一家,它是人类精神之花结出的重要果实。傅聪谈到《家书》时说:“《家书》不是每句话都对。那是一个父亲给他的儿子写的家信,那是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儿子讲的话。”[10]180《家书》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傅雷与儿子的精神交流与对话,是他教子的实录,虽然有些方面有失偏颇,但其教子的经验总体是值得借鉴的。与此同时,从文学方面观照《家书》,它又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创作。……《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10]30另外,《家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可以为学界对傅雷及其一代知识分子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材料和引证。总之,从《家书》的版本变迁中,我们愈来愈接近“家书”的原貌,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日趋完整的傅雷形象。笔者相信《家书》的不断再版会逐渐引起文学界和其它领域更多的关注,从而去认真发掘书信中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1]傅雷.傅雷家书[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

[2]傅雷.傅雷家书[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1:267.

[3]傅雷.傅雷家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4]傅雷.傅雷家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5]叶永烈.傅雷与傅聪——解读《傅雷家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290.

[6]傅雷.傅雷家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8]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7.

[9]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4.

[10]叶永烈.傅雷与傅聪[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傅雷家书傅聪傅雷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新版《傅雷家书》中的人文情怀
我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