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芳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 350001)
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黄荣芳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 350001)
通过对福建省1978-2012年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得出福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建立了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其结果显示目前福建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程度不高。而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误差修正模型
生产者服务,是指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1],不同于面向消费者的最终服务。对应地,生产者服务业则是指那些通过提供服务,以中间投入形式参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的服务提供部门和行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并在之后20多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者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制造业稳步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鞋类、轻工等多行业发展格局。但是,福建省制造业出口主要是以塑料、鞋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非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比重逐年上升,但很多企业都是从事贴牌生产,大都缺少自主创造品牌[3]。这种低价竞争的方式,不但使得企业利润微薄,而且容易导致贸易摩擦。因此,福建省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改变制造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增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渗透和关联,为福建产业竞争力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即“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提供有力的支撑。
1966年,Greenfield在《劳动力与生产者服务增长》中最早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并对服务业或服务部门进行功能性分类。之后经Browning、Singelman、Grubel、Walker、Daniels等学者深化发展形成[4]。我国也有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生产者服务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在理论界虽有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等不同的看法,但从国内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赞同互动论。程大中采用投入—产出法得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逐年增长,但占国民经济比重仍偏低,且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关联效应较弱[5]。江静、刘志彪和于明超利用29个地区和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能明显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不同类型的生产者服务业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影响程度不同[6]。顾乃华通过分析典型国家的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趋势,实证得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工业获利技术效率提升是正向相关关系[7,8]。魏守华、刘小静则研究指出我国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虽有一定的互动关系,但互动关系还处于较低水平[9]。此外,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如谷宇、冯海华、王珏和严任远等。对于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的文献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年度数据,对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实证角度检验两者的发展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66.3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9701.7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2%。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3.85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541.9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8%,占GDP比重相应地从35.9%上升至43.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012年达到7783.36亿元,占GDP比重达39.5%。同时,福建省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4.25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7737.1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3%,占GDP比重从21.5%上升至39.3%。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从1978年的11.4%上升到2012年的36.2%,达到929.95万人。可见,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同期GDP和工业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部门。与此同时,生产者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其增加值到2012年达到4682.95亿元,占同期服务业的比重为60.5%,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3.8%,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表1所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重较大;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科学技术服务等部门占比重较小。
(一)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在本文实证分析中,采用的是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这里用工业增加值表示制造业增加值。因为新旧统计口径不同以及生产者服务业统计数据可得性较差等原因,1978-1989年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之和得到的。1990年之后,统计年鉴可查到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的统计数据,因此,1990-2012生产者服务业的数据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之和表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都由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100)进行近似地平减,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为解释变量(PS)、以制造业增加值(MI)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考察两者的关系,计量模型为:MI=α+βPS+u.。为了减小变量的波动率,避免异方差问题,分别对制造业增加值和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取对数,不改变其经济含义,化为如下一元线性模型:lnMI=α+βlnPS+u。α、β为参数,u为随机误差项。因为对变量取对数,所以系数β说明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弹性影响。本文分析通过软件Eviews 6.0完成。
(三)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为避免伪回归,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利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IC和SIC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阶数(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对lnMI和lnPS水平值进行检验时,得到的AD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为非平稳序列。而对lnMI和lnPS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时,ADF检验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平稳序列。由此,可断定lnMI和lnPS为一阶单整序列,即I(1)过程。
2.协整检验。由于模型中的两个变量lnMI和lnPS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成为稳定的关系,即两变量是协整的。由于涉及两个变量,本文采用Engle-Granger检验即E-G两步法来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协整关系成立,说明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首先用OLS方法估计回归方程:lnMI=α+βlnPS+u。回归结果为:
基于上述回归,可得到回归残差项e。对残差项e水平值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检验值为-4.427358,小于双变量协整检验5%显著性水平下相应的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e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这表明lnMI和lnPS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福建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ECM)。根据Granger表述定理,如果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那么一定可以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来揭示两者间的短期变化关系。在上述分析中,对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后,得到D.W值为0.17,序列存在自相关。为了消除序列自相关,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在逐步引入AR(1)、AR(2)后,得到lnMI和lnPS长期均衡表达式如下:
同样,对残差序列的水平值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5.045826,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可判断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从长期来看,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每增长1%,制造业将增长1.18%。D.W值为1.94,不存在自相关,可以将滞后一期的残差项作为误差修正项ECM引入上述协整方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经过多次检验修正,在加入滞后一期的制造业增加值差分项后,得到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上述模型表明制造业增加值的短期波动不但受到当期服务业增加值的影响,也受到自身上一期增加值的影响和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除常数项外,各变量的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短期来看,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制造业增加值将增长0.42%。ECM的系数反映了误差修正机制的调整程度,ECM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预期。从系数估计值(-0.13)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3%的比例对当期制造业增长做出修正。
本文考察了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通过1978-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显示: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的长期弹性为1.18,短期弹性为0.42。两者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高。这与魏守华、刘小静研究全国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结论较为一致[10]。生产者服务业特别是高层次的生产者服务业越来越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载体,能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要改变福建省目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状况,关键在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应通过加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逐步扩大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加大对高层次本土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持,扶植民营和内资企业,发挥生产者服务业在产业价值链整合中的核心作用;适度地加大生产者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招商引资适度向服务环节倾斜;在CEPA和ECFA框架下,加大与港澳台地区服务业合作,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加大科研教育投入,优化人力资本支撑,为生产者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1]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陈彪如,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陈雯,胡际.全球服务业转移背景下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6).
[3]戴斯玮.浅析福建省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13,(4).
[4]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5]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
[6]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
[7]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典型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3).
[8]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9][10]魏守华,刘小静.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阅江学刊,2011,(8).
(责任编校:陈婷)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 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HUANG Rongf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Economic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On the basis of annual data from 1978 to 2012,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means of cointegration theory,and finds out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manufacturing industry.Furthermore,we establish an error correctionmodel.Developing producer servic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producer services;manufacturing industry;error correction model
F719
A
1008-4681(2014)06-0013-03
2014-07-09
黄荣芳(1979-),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表1 福建省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GDP(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历年《福建统计年鉴》(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外延分类及统计口径做了修改。项目分类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本文研究的需要得出。而在2002之前生产者服务业包括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等行业)。
1508.41 3020.54 3634.04 4176.14 4682.95项目447.2 751.42 871.16 963.85 1090.07批发和零售业 571.3 1043.42 1310.94 1511.29 1670.26金融业 186.12 612.2 767.58 862.41 1015.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2.03 208.52 237.04 342.97 378.1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84.93 314.29 344.19 373.73 404.3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6.83 90.69 103.13 121.89 124.72合计2005 2009 2010 2011 20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