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4-09-27 10:16杨少垒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7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杨少垒

摘 要: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需要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衡量。在遵循客观性、重点性、可行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视作一个系统,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中图分类号:F320;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18-03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各地区也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全国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实现程度极其不均衡。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构建一套符合具体国情和农情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主要遵循客观性、重点性、可行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六大原则。

1.客观性原则。统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实物发展的情况和面貌。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首要原则便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出发,使其适合我国整体以及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但同时还要充分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和国际权威组织的评价标准。

2.重点性原则。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甚至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将农业发展的所有情况都反映出来,只能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进行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反映农业生产手段、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在生产手段中,尤其要反映物质装备投入、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科技进步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3.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水平作出测度。因此,指标的设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首先,指标的设置应尽量简练、直观,一些与农业现代化没有很大关系的指标一律不采用,以避免细节过多而难以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进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其次,数据的获得应比较方便,除了个别情况外,大多数指标最好选取国家或地方统计资料中的数据或者仅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和处理。在统计口径上,也最好能跟国家统计口径相一致。

4.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不仅要对过去和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情况作出检验,同时,对未来有重要影响或者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有所涉及,以便于对农业工作的开展进行引导。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在指标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5.可比性原则。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又是一个国家性和区域性问题。因此,大部分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保证其在不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一些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指标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从而扩大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6.动态性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但总体来看,还是强调其过程含义的居多。正因为如此,学术界才有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说法[1]。这也就是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内涵也在不断进步和变化。因此,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具有动态性,要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和发展水平,体现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参照杨万江等学者的观点,如果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视作一个系统,那么可以把其实现程度分解为最基本的4个子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及相关内涵,再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系统和三级系统[2],并设置相应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4个方面。首先,我国农业现代化最核心的内容应是投入和产出水平,也就是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手段和生产能力,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指标。其次,从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科林·克拉克以及霍利斯·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早就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再次,虽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属于农业发展本身的内容,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却是要促进农村发展,以此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因此,从广义上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标志。在参考国内外众多观点后,可以将其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级评价指标。最后,关于农业生态环境,如上文所言,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在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宏观背景下,这一指标的设置也是必须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导向。

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1)在农业生产手段方面,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六个方面清晰地揭示了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但是由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反映出来,作者在将其排除的前提下,把另外五个方面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条件,即用物质装备投入反映现代物质条件情况,用农业科技水平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情况,用农业产业化程度反映现代产业体系情况,用规模经营水平体现现代经营形式情况,用从业人员素质体现新型农民培育情况。(2)在农业生产能力及结构方面,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是反映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两大基本指标。此外,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将其单独列出,作为评价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对于产业结构指标的设置,上文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3)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农民生活质量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范畴,这符合中央“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利益的一贯方针;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由于农业现代化应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应将就业水平作为评价指标。(4)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生态良性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指标。此外,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且当前我们将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作为农业“三大能力”建设之一,因此,应将抗自然风险能力单独列出。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个二级指标的具体情况和包含的内容设置三级指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