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甚至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会关爱他人,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学会做人。由此我觉得有必要在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一些正规的礼仪教育,试着让孩子去体会他人感受,学会弥补过失。培养孩子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引导孩子学会感谢,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身体力行。让良好的种子深埋心中,为其今后一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助。
【关键词】礼仪教育;时间观念;弥补过失
一、试着让孩子去体会感受,学会弥补过失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传统。当前,随着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在物质文明不断加强的同时,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孩子本性善良,但难免也会好心办坏事。扬扬是一位聪明好动的孩子平时最爱画画,可他经常爱在小朋友的手帕上、家人的衣服上、干净的墙上画画,使大家都对他有意见。而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正在损害他人的东西。于是我就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想一想:“如果有人把你花很多时间精心搭起来的宝塔给拆散了,你会怎么想?如果有人把你心爱的书给撕破了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也是别人心里的想法。”并且让小朋友为他出主意,一起商量应该把画画在什么地方。事后,扬扬明白了礼仪的重要。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与发展的机会必须具备和谐的与其他人一起生活的能力。而良好的礼仪教养正是形成这种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试着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幼儿可塑性强,且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讲究礼仪规范。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手工制作、讨论交流、游戏体验等丰富多样的礼仪教育形式,让幼儿感礼、知礼、践礼。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重在践行。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时机,通过移情教育、情境创设、观点采择、角色扮演等,为幼儿提供练习和巩固礼仪行为的机会,让幼儿学习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结合生活场景,营造一体化的礼仪教育环境为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时时处处渗透礼仪教育,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如创设礼仪文化长廊,介绍各种礼仪,创设礼仪漫画坊,让幼儿用漫画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眼中的文明行为等。
教师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多采取随机教育的方式,即当幼儿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后,教师会随时、随地开展礼仪教育,教育的即时性强,灵活性大,指向明确。但是,随机教育仅仅发生在教师可观察到的范围内,这种对特定事件的指导往往只对一部分或个别幼儿具有教育意义,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就随机教育的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多用语言提醒,讲道理,制止幼儿的不文明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很多时候,孩子对我们教师说的话、做的事都看在眼里,他们对教师有崇拜心理,会以我们为榜样,模仿我们的举止,所以我们要当幼儿的榜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
三、试着让孩子去感悟情感,学会感恩感谢
写信其实是一种交流情感的最好方式,这其中获得的乐趣是现代通讯工具所不能替代的。让孩子学会写感谢信更有利于孩子用心去与他人交往。由于孩子年龄小,不会用过多的文字去书写,因此我就引导孩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真诚的表达自己的谢意。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邮局参观,邮局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且很耐心的向小朋友介绍了内部的设施及每天的工作情况。回园后,小朋友们都说邮局里的叔叔阿姨就像老师一样,觉得很喜欢他们。于是,我就启发孩子试着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孩子们围在一起讨论的很起劲。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把叔叔阿姨的样子画下来,然后在下面画上一张自己的笑脸表示感谢。一封非常简单的感谢信写好了,虽然很幼稚很粗糙,但当我看到孩子们很有诚意的亲自把它交到邮局工作人员的手上时,我知道孩子们正在逐步学会感谢。我想,懂得感谢会表达自己的谢意也应该是礼仪教育的一向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彻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将有力促进对幼儿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佩蓉.《佩蓉姐教儿童礼仪》.根基教育机构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黄芹.《幼儿礼仪学堂》
[3]艾伯利.《我的第一本礼仪书》.南海出版公司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