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沟通以及成才,然而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让人堪忧。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对策
礼仪,人们人际交往的基石,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用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礼仪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表现,而礼仪修养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气质、文化、道德品质已经完美人格的主要标准。在我们身边,行为失范的现象随处可见,即便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也异常严重,比如遇见老师不打招呼,同学交往不懂谦让,时而言语粗俗甚至大打出手,校园里乱扔东西、随地吐痰等行为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己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担忧。于是笔者开展了此次对大学生礼仪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
本次调查以南昌师范学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对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系、外文系、中文系、数计系、体育系、音乐系、生物系、化学系、美术系、政法系等11个系部的部分在校生做过礼仪知识问卷调查。
在食堂,26%的学生不会排队,因为他们表示排队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并且吃完饭剩饭剩菜率高达42%;在宿舍,电脑几乎是大多数大学生必备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在和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80%以上的学生回到宿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而他们的乐趣是在玩游戏、聊微信、刷微博等,真正用在学习方面的并不多。
二、大学生礼仪缺失原因分析
(一)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每个人从降临人世到步入社会,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就是父母。就教育而言,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他们在家庭中的各种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那么此时家长成了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几乎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为所欲为,百依百顺,其他方面的缺失都无所谓,所以也就出现了成绩好的孩子有时骄傲任性、专横跋启,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则自卑、压抑。
(二)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
回顾我国的教育历程,无处不是应试教育的影子,学习成绩始终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德育教育、礼仪教育。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虽然设有思想品德课,但就没有把礼仪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和训练,忽略了学生做人的礼仪知识传授和礼仪规范行为的养成,使得学生的礼仪修养不能从小得到很好地培养,以至于到了大学后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的、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
(三)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提高礼仪修养不能蔚然成风
中国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礼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现状却变成了“衣食足而失礼仪”——打开我们的QQ聊天记录、微信记录,诸如“日”、“靠”、“草”、“妈的”这些不文明用语频繁出现,以耍流氓为荣,以乱吐口水为幸,有些词和字在网上被强行禁止,但却还是挡不住国人国骂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能吃苦”、“不诚实”、“贪小便宜”、“嫌贫爱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闯红灯”等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家庭礼仪教育,唤醒礼仪意识
家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认为:礼貌是儿童应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家庭礼仪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唤醒孩子的礼仪意识。但从目前大多数家庭来看,孩子在家庭得到的礼仪教育极其缺失,所以在大学阶段再来提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的问题已经太晚了。礼仪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这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二)高校应设置科学、合理、多样化的礼仪课程
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礼仪教育,从制度上给予政策支持与保障,重视礼仪教育环境的营造,重视相关礼仪活动的开展,尤其应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建设。首先,各高等院校设置基础课程时,应将礼仪课程设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并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开设多样化的礼仪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改变传统的礼仪教学模式
礼仪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除了理论讲授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其实践性特点,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模式,让学生除了听、看、记忆以外,更多的是能够进行有效的练习,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之外,可多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
(四)提升高校老师的礼仪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首先,加强教师礼仪修养,不但可以在学生中形成良好形象,提高教师的威信,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礼仪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其次,礼仪教师是传承礼仪文明的使者,其教学水平的好坏也是大学生礼仪素养提高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的礼仪教育而言,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以及行业的实践经验,很多礼仪教师本身并不能真正传递礼仪的本质和真谛。
(五)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健康的礼仪教育活动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我、陶冶情操。学校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同时,可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各种与礼仪相关的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风采大赛、礼仪演讲比赛、礼仪专题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强化了学生的礼仪意识,推动大家学礼、懂礼、知礼,让文明礼仪之风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耿娜.高职生礼仪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2]王瑞平.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8.
[3]刘佳鹤.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4]刘敬.中学生礼仪教育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5]严薇.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舒怡,南昌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