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贵
(福建江夏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趋势在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时代背景愈加凸显。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养老压力,老年群体也面临着身体、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适应等方面的急剧拐点。对城市社区的老年群体而言,家庭功能日益削弱,亲情支持逐步缺位,社区照顾有待完善,社会养老供不应求[1]。在此情况下强化老年群体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建设,就成为了一种很有意义的选择。
社会支持是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2]。对老年人来说,其社会支持可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两方面,主要体现为老年人能够从家庭网络、社区网络以及社会网络等所有可能的途径获取物质和精神支持[3]。其中,工具性支持主要指对老年人各种生活照顾需求的支持以及其他物质支持,情感性支持是对老年人各种情感需求提供的社交支持、心事倾诉、情绪宣泄等精神支持。在老龄化和社会转型时期,通过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方法与途径的研究,除了有利于探索社会支持理论与社会工作理念的结合及其在社区老年人群体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外,对指导与完善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P市Q社区的“为老服务”项目综合前人研究以及社会报道、生活经验等资料,通过访谈、问卷和老人年档案建设等手段来收集并分析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在需求调查中发现,Q社区老年人无论是在工具性支持方面,还是在情感性支持方面都存有需求,其感受到的比较强烈的工具性支持需求是健康养生,比较强烈的表达性需求是交友与休闲娱乐。社工服务站要介入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就必须对老年人所感受的工具性需求和表达性需求做出针对性的回应。
Q社区老年人存在与外部社会环境不适应,以及外部社会环境难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有效支持和资源等困境。具体表现在:其一、家庭功能弱化,从单位回归社区,老年家庭的生命周期发展到了收缩期或空巢期[4],导致了该社区老年人的传统家庭支持功能的弱化;其二、空巢现象突出,Q社区空巢老人占全部老年人比重达到了19.8%,空巢现象比较明显;其三,个人能力的不足、生理机能的退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得老年人在生活上独力难支;其四、社会适应失调,Q社区老年人与各层次系统不适应,在社会中被进一步边缘化。
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回应社区老年人的工具性需求和表达性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和强化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目标,确定了社会工作服务的的介入策略:首先,针对服务对象最迫切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服务,使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和服务的效益;其次,通过讲座和义诊等工具性支持服务让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得到更多老年人的关注和支持,为后续其他服务活动建立基础;最后,通过增加网络对老年人的健康方面的工具性支持和同辈方面的情感性支持,达成构建和强化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目标。
1.健康支持服务。在对Q社区老年人的需求调查中发现,社区老年人希望接受健康养生咨询服务的有52.5%,所占比例最高,于是社工服务站就围绕着Q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服务。社工服务站前后组织了5次健康讲座、3次义诊活动,开设了为老免费量血压项目。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根据专家的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讲座,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可以强化健康养生的自理和自决能力,进而获得尊严感和成就感。
2.技能培训服务。社工通过前期的调查访谈发现,种花是Q社区老年人颇为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社工联系了X大学的专业园艺师到社区开设常见花卉种养常识培训讲座,并让参与讲座的老人们组成了自助互助小组进行花艺讨论。社工服务站开发了专门的志愿者培训手册,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了志愿服务常识培训。志愿者成员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处事能力,经过专业培训之后,能够更好地连接改变媒介系统和服务对象系统[5]。
3.信息咨询服务。在需求调查中,部分社区老年人有着法律咨询方面的需求。社工服务站还将每周五的上午定为“法律咨询日”。此外,社工服务站的专家热线也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及法律信息服务。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传统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在构建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先天的优势。小组工作通过影响个人系统的改变、社会环境系统的改善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调适而使得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进一步构建和强化[6]。小组工作由此成为对Q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拓展进行专业介入的主要手段。
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和特性,创建以老年业余休闲与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彼此相互支持的“耆乐融融”小组。小组的总体目标是丰富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能力、搭建组员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小组开展过程中,作为组员的老年人,其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及强化随着小组活动的开展和深入经历了如下过程。
1.参与意愿的调动。社工带动组员进行相互认识,建立起最初的组员关系和小组关系,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前征询组员对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让组员体验被尊重的感觉,提升组员继续参加下一次小组活动的兴趣和意愿,良好的小组环境以及各种适合老年人的趣味活动,促进了组员相互支持网络的建设。
2.互助意识的引导。在小组关系稳定,组员接触密切之后,社工开始有意识的引导组员关注小组其他组员,鼓励组员之间进行积极互动和相互支持,引导组员认可并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基本关系。比如社工组织了组员名字互记环节,加深组员对其他组员的印象,同时鼓励组员们在日常生活碰面时相互打招呼问好。
3.知识经验的共享。在小组后期的保健操活动中,社工发现组员对保健操有着各自的理解和经验,于是就鼓励组员们进行经验共享;在织围巾活动中,社工和个别懂得起针的组员先教其他组员学会起针技术。通过知识、经验、技术的分享和交流,构建组员共同参与及相互支持的活动空间,组员之间体验到依靠小组及他人获取资源、获得帮助的便捷和快乐,进而使小组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到组员的支持性团体。
4.支持网络的扩展。社工经由小组向组员推荐社区活动或者社区资源,比如有一个老年组员的孙子需要辅导,刚好社工服务站在周末开展儿童小组工作,社工将这一消息告诉该组员并向工作站同事推荐,使该组员的孙子成为周末儿童小组的服务对象之一,解决了该老年组员心中的诉求。通过小组关系网络的建立,让组员容易获得比原有更多的并且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
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社区资源整合与利用的过程。从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社工服务站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实务,Q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可广泛分布于个人网络、家庭网络、互助网络、组织网络及志愿者网络等。
在工具性支持服务的传递过程中,目标系统与行动系统的对接本身就是一种对服务对象系统的支持网络正在建构和强化的过程[7]。社区老年人在此对接过程和网络构建中,所收获的相关的工具性知识、经验和服务,都有利于其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强化其自身的工具性支持。
在情感性支持服务的传递过程中,小组活动对老年人的情感性支持经历了两个基本的过程。一是组员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组员关系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是组员社会支持状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二是组员在沟通互动的基础上形成自助互助体系,最终获得相互支持、感受和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沟通互动的展开到互助支持网络的构建的过程,也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发展壮大并实际作用于老年人的过程。
社工与Q社区老年人经过各种专业服务所建立起的专业关系,使得社工成为社区老年人的支持网络之一,并不断完善和构建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
1.个人网络。个人网络关系到老年人的自我信念和自我价值,社会工作者通过问卷、健康登记表等方式了解社区老年人的个人网络,帮助老年人识别个人网中的关键成员,让老年人懂得如何求助并获得他人给予的支持,通过鼓励和带动老年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增强自主自助能力。
2.家庭网络。家庭支持网络是老年人生活照料、经济支持和情感依托的重要来源。针对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档案登记的内容,社工评估了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状况,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遇到紧急事件时都选择了依靠子女的帮助。社工还通过访谈询问老年人其子女每月回家探望次数等,了解家庭网络状况,鼓励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
3.互助网络。社工通过组织社区老年人参加各种主题的小组工作,使组员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关系,形成老年人组员自己的同辈群体互助网络。社工在此经常扮演的是倡导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进行社区宣传、教育,发掘社区内热心人士,形成“助老护老”结对,比如连接着一户老年人和一户社区热心邻居“平安铃”的安装,促进了邻里互助网络的形成。
4.组织网络。积极推动社区内为老服务的两大主体组织,即社工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两者之间的共同合作,形成一个“为老服务”的服务系统。社工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通过在“为老服务”上的合作和协调,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局面,从而扩大社区老年人获取服务和资源的广泛性。
5.志愿者网络。社工介入为社区内老年人搭建了一个高质量、多层面的志愿者网络,既有医疗志愿者和法律志愿者提供专业服务,也有社区志愿者提供贴心服务。社工在这里扮演了资源联系人、中介者和整合者的角色,通过整合相关的志愿者资源,促进志愿者资源与社区老年人的对接。
在社工服务站利用社会工作服务介入后,Q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变化更加明显(图1)。
图1 社会工作介入前,Q社区老年社会支持网络图
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是来自个人和家庭方面的支持,受限于身体机能下降以及资源来源有限,在自身能力建设和资源获取方面比较欠缺;在家庭网络方面,由于与子女聚少离多,家庭支持也同样有所削弱;老年人在社区中虽有同辈网络,但此时还没有有意识的利用同辈网络进行自助互助。而组织网络也仅仅限于传统的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提供的大多是行政性服务,一致性要求较高,缺乏个性化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介入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后,Q社区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也呈现出了类型增多、力度加大、效果增强、获取顺畅的特点(图2)。
图2 社会工作介入后,Q社区老年社会支持网络图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介入Q社区后,该社区老年人的网络支持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在个人网络方面,Q社区老年人由于社工服务站所提供的服务,其自助互助能力和外在资源利用能力大为增强。在互助网络方面,通过小组工作的开展,组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接触、相互帮助,形成自助互助的同辈群体。在组织网络方面,社工服务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居委会的“为老服务”,使老年人获得来自于组织层面的支持更加多元、有效。在社工网络和志愿者网络方面,社区老年人感受到了来自社工的专业服务支持和志愿者网络的爱心奉献力量。在家庭网络方面,通过基本情况登记、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紧密联系,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思并重视与家庭的关系。
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其构建与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外部资源的整合投入和内在参与人的互动参与[8]。社会工作认为服务对象是处于一个多系统的社会环境当中[9],因此不仅要用网络的观点来分析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状况,而且要通过介入网络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性关系。作为社会工作者,应着力扮演组织者、协调人、资源联络者、整合者和传递者等专业角色,从服务对象的现状和需求出发,通过联络整合有效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改善老年人的支持系统,带动老年人能力的提升、社会关系的融洽及与社会环境的调适。
老年人拥有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临终关怀等多方面的需求[10],反映出其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同时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及所面临的疾病与医疗、家庭照顾、宜居环境、代际隔阂、社会隔离等问题,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老年人需求的满足和问题的解决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目标所在,但在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应淡忘问题视角,更多从能力视角出发[11],注意践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价值”以及“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有潜能的”等专业价值观,充分挖掘老年人的能力、特长、优势和潜能,引导其加以发挥和运用,尤其是要帮助老年人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在强化老年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老年人自助,从而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和尊重,获得网络的关怀和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反映的是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中各系统的关系状态。老年人回归社区后,社区成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互动的最主要的环境系统[12]。社区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的公共空间,可以成为构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载体,具有同质性特征的老年人在此聚集,进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交流与互动,而他人及环境也会通过互动对个人进行反馈,从而有利于老年人个人内部系统与周边环境系统的调适。同时,社区拥有丰富的公共资源和爱心资源,通过积极动员、有效整合及合理利用社区所蕴藏的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资源,最大程度预防并解决老年人因资源匮乏而引起的种种问题,搭建相对完善的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体系,加快社区资源与老年人的无缝接驳建设,提升老年人获取及享受社区资源的能力。参与社区生活,利用社区资源,融入社区文化是老年人与外在社会环境保持良好互动的绝佳选择。
家庭和亲情功能在让老年人同辈群体显得尤为重要。老年同辈群体的相互支持所产生的守望相助、心理共鸣和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工具资源匮乏期和家庭情感缺陷期,使老年人在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有了一个稳固的基础。松散的社区老年人结构需要糅合成为整体才能产生自助互助、资源共享的支持体系,而整合老年同辈群体的资源与力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即是老年人同辈小组。社区老年小组活动被赋予了被接纳的归属感和被肯定的社会场景,使老年人感受到同辈群体的陪伴与支持,在同辈活动中建立起带有自助互助性质的参与互动体系,有利于老年人在小组内收获工具性支持与情感性支持的经验与体验,也有利于其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同辈支持的经验和资源,从而可以较为迅速并且有效地构建和强化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1]黄 毅,佟晓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53-4855.
[2]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78-79.
[3]张 风,李宗华.关于老年人社会支持研究的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4):68-71.
[4]吕 青,汪冬冬.后家庭时代的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J].郑州大学学 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4,47(1):164-168.
[5]方曙光.断裂、社会支持与社区融合: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5(5):105-112.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6.
[7]佩 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何雪松,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8.
[8]吴金凤,杨 健.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以老年个案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49-150.
[9]张晓华.城镇化进程中老年照护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实践模式探索[J].老年科学研究,2014,2(1):38-44.
[10]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25-126.
[11]童 敏.从问题视角到问题解决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再审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7.
[12]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J].东南学术,2011(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