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主导价值,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期性。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促进传统的对象性教育向交往性教育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依归,创设理想交往情境为目标,通过创设平等互助交往情境,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创设主动选择交往情境,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夯实实践力;创设合作共进交往情境,学校协调家庭,增强助推力;创设辐射联动交往情境,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增加辐射力等路径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交往情境; 理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029-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纵观古今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最根本的是价值观不同。任何群体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思维活跃多变,身上携带着新时代鲜活的文化元素,当前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创设理想交往情境的理论依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抽象,优化交往情境对于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创设理想交往情境,需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同时运用理论武器给予我们引导,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对象性培育模式的交往性模式,这样实践的发展才能沿正确轨道愈走愈远。
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马克思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追溯思想史,“洛克的观念论对理解问题的研究实质是交往理论的初始形态,之后,休谟赋之以人性论为基础。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对交往、交往关系的研究是功利性的。而康德和费希特则试图对交往关系作辩证法的解释。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在交往理论上的对峙,一方面是绝对精神论与人本主义的对峙,另一方面是实践观与非实践观的对峙”[1]。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人”的交往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历史上交往学说的批判性研究,创立了交往理论的科学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谈到“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等。[2]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视域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其社会交往理论反映了一定时期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verkehr)作为关乎人类自主活动的历史性范畴,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重要方面,是建构历史唯物论的基础性范畴,贯穿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各个时期。[3]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实践生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而且在主体之间建构了交往共同体。马克思称之为“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4]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于探索创设理想交往情境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发挥“人”的主体性,结合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改变传统的“戒备森严”的交往困厄,强调“主体-主体”的平等对话,因时因地选择不同的交往模式与情境。
二、理想交往情境的内涵解析
“交往”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我实现的舞台,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融入社会生活系统中。在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渗透于网络、影视、广告等各个载体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交往情境是指交往以学生高度认同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趋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目标,学校为内核,联结家庭、社会等要素,整个交往和谐共进,交往过程趋近“无障碍”状态,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稳固的认同基础。“文化认同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价值观面对的首要问题。”[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首要的就是要得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同。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加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利于稳固大学生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只有把核心价值观通过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以及价值整合,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减少阻力,从而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升理性认知能力。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认同感能够减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内容认同上的张力,提升大学生的凝聚力,是创设理想交往情境的基石。
第二,高度的整体相关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处于社会交往大系统之中。从哲学意义上来看,系统和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系统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功能,只有这些特殊的部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补充,整体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在创设理想的交往情境的过程中,从协同性视角切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在一个大系统中工作,三者承担不同的角色,通过各自环境的优化,相互协作,努力将各自的效能发挥至最佳。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告诉我们,无论谁是交往的发起者,只要两者在交往的过程中,那么这两者就互为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保持高度相关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活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目标的指引下,发挥各自功用,协调发展,构建一个立体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整体,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路
“精神作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是物质的最高产物。”[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精神产物,大学生素质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看,交往对象是主体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创设理想交往情境,引导学生不偏离主流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创设平等互助交往情境,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引导力。 平等互助情境是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突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交往缺乏交互性,教师扮演着主动发出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交往中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使得师生之间关系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平等互助的情境创设,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冲破师生之间戒备森严的藩篱。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强调“主体间性”,重视人的作用,也即师生共处于“主体-主体”这样一个双主体环境中。平等互助情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这两者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探讨,处于一种“对话”的状态,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核心价值观的素材以便学习,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疑问,达到迎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目标。这种情境不仅适合于课堂教学,也适合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正规或非正规的讨论会。通过这种情境影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践履。
其次,创设主动选择交往情境,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力。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可谓一种动态课堂。主动选择交往情境是指在学生社团创办的各类主题和不同式样的活动中,学生主体自主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参与取向,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教学具有两种存在形态,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7]当前学校社团丰富多彩,但它们的主要指向就是活动都有一定主题,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学生通过这种社团活动的交往情境,其价值观、情感态度在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发生改变,例如举办诗歌朗诵、知识竞赛、体育活动等。另外,学生社团可以搞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利用一些革命纪念日宣传一些历史知识和弘扬不朽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共同感悟,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感悟的基础上将其内化。学生社团的主动选择交往情境,体现了学生社团的实践特质,同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物质性的统一。
再次,创设合作共进交往情境,学校协调家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助推力。合作共进的情境即指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家庭协助学校,学校配合家庭,协同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学校应建立与各渠道广泛的交往,建立“交往网络”,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我们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往情境提供了理论武器,单个交往主体的自主活动范围扩大,其社会关系才日益丰富。高校是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机构,是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政治态度和核心价值观,训练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强化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等,是个体系统获取政治知识的重要场所。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环境在塑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采用合作共进的方式,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氛围,共同促进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健康成长。
最后,创设辐射联动交往情境,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在交往中增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辐射力 ,主体创造社会,社会反过来又会影响主体。辐射联动情境指学校与社会充分开发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建立校内外的联动机制,学校和社会有力配合以丰富大学生的交往形式。社会相对于学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触及现实生活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史观。“实际上,活动和交往不仅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8]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外核的辐射联动情境,不仅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依托全社会的参与,调动社会组织、社区等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形成合力,扩大辐射范围,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性,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环境。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说过:“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9]例如,利用博物馆和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景点,与社会工作人员联系为学生提供便利服务,同时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我们科学理解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庞杂的社会、不同的情境中,大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要利用各种渠道,共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偏离主流价值观。创设理想的交往情境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切入点之一。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主要依归,四种情境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相互协调,达到交往的最大功效,以立体式教育网络和系统的合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126-13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3][6] 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88.
[4][8]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9,220.
[5] 石春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和趋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60-63.
[7] 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8(4):50.
[9] 怀特海.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教育的目的[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16.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