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课堂解读的普遍性误区微探

2014-09-26 02:20陈忆宁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9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本解读误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态度。而在现实课堂中,教师由于职业惯性思维和精力有限等原因,疏忽对于教学文本的自主解读,逐渐陷入一些文本解读的误区,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本文拟通过对解读误区的分析,帮助教师重识文本解读。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误区 荷塘月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态度。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局限,教师非常容易进入文本解读的误区,产生顾此失彼,学生理解不深,听得一头雾水等教学状况。《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就是聚居在语文教材中的其中一位“老者”。虽然在数十年的风雨岁月中他被无数人审视、探索甚至严词批判,但依旧精神矍铄,笑盈盈地立在时间的河流里,注视着每一位来访者,等待着下一次的问候和洗礼。下面,笔者就将通过对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对《荷塘月色》一文的各色解读的对比分析,列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存在的一些普遍存在值得关注的误区,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教师文本解读概念化

教师文本解读的概念化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在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中更为明显。《荷塘月色》是名篇,对此文的鉴赏方法、教学设计、乃至成文阐释,已经多如星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其的一些经典解读已被大众认同,甚至盖棺定论:《荷塘月色》中作者内心不宁静的原因是大革命失败,他不知何去何从。因此所抒发的情感就是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如秦皇岛一中的孙上老师讲解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时,脱离了文本分析,直接引用了教参材料中的一段话:“1927年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作者对国民党失望之极,可对共产党又缺少了解和信任,内心苦闷彷徨。精神没有依靠,就只能虚构一个宁静美丽的荷塘来逃避现实了。”教师直接将作者的情感缘由编辑成一段机械教条的文字,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事实就是这样,情感就是那样,如此限制了学生的视域和思考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权利。但文本解读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文本,文中并没有写明作者到底为何而恼,单以文尾的写作时间来判断,难免势单力薄,有明显的照搬教参和前人论说之嫌,而缺乏了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而这些现象存在于不少教师的课堂实录之中,不禁令人担忧。又如另一位老师在为学生分析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和《西洲曲》诗句的用意时,同样照搬教参中明显教条式和程式化的解释:“表达了对江南过去的那种自由的向往,委婉而含蓄地表现了对国民党口是心非出尔反尔、用武力解散工会、屠杀工人、解散农会、镇压农民等反动行径的惊讶和不满。”刚刚学生还沉浸在自由、洒脱、美妙的嬉游光景里,忽然老师“义正言辞”的解答将所有美好的念想全部打破,意境全无,只剩下冷冰冰的历史化的批判。这样概念化教条化的解读在众多课堂实录中比比皆是,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可见,语文教师已然在文本之上建立起了一套顽固而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甚至强制学生接受其解读结论,无情地剿灭了学生最富个性色彩、最富创造精神的思维活动。概念化的解释取代了文本内容,浓重的政治意味束缚了文本解读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中弥漫着深重的政治、道德说教色彩,富于审美特质的人性化的文本解读被完全淡化、消融。

传统观点概念化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在生硬的解读中一刀刀将经典名篇凌迟,长此以往,本该历经数代洗礼而焕发时代精神的经典名篇就将在这概念化的剖析中僵化至死。所幸,还有清醒的人在。伍阳斌老师在解读《荷塘月色》时,就提出要“本色阅读”,在教学中不用交代写作背景,不急于把那些似乎已成定论的“正统解读”端出来,给文章定调定性,而是要引导学生紧贴文本,做老老实实的阅读。对于被大多数教师奉为圭臬的概念化“正统解读”,他认为,那只是一种“正统化”“时政性”倾向的解读,不是唯一的解读。在教学中不能用一种解读思想束缚学生思维,辖制学生视野,封闭学生体验。而是要立足文本,从作者对具体内容的记叙描写中发现作者内心“不宁静”的原因。文章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为什么“不宁静”呢?根据作者所写感受:“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文字,作者写得看似随意,但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不宁静”的些许端倪。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在现实中,生活得并不轻松也不自由,有太多东西要想,有太多不愿意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而这样不自由,辛苦压抑的生活有悖于自己所向往的自由、清明、恬淡的生活,这让他心里焦躁,烦闷。这些是从文中我们可以读到的“不平静”的原因。或许这样的解读会被认为不够深刻,停留在表层,但笔者认为这样建立在文本之上的解读才是教师自己的解读,比起其他老师机械套用前人论说,生硬灌输要有灵气鲜活得多,同时,使作为学习主题的学生能更直观地把握文本内容,在老师引导下,从字里行间自己感悟出作者的情感。

因此,教师在进行经典文本解读时,不能迷信权威,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前人论说的影响,敢于挖掘出关于文本主题、文本内容的创新点,形成自己的看法思想。不一定要作为结论灌输给学生,但可以作为解读的一个方向和思路分享给学生,从而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阅读,解读出另一个富有个性色彩的“荷塘月色”来。

二、“知人论世”绝对化

“知人论世”的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平、为人、思想与他们的处境、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也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感,感叹自己现实遭遇的一个管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将“知人论世”作为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一方面,这一方法对学生理解文本、寻找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很有帮助,但另一方面,这一方法很容易运用不当而进入误区。endprint

在对《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老师们大都运用了“知人论世”这一教学手段,但在运用过程中有不少老师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对背景资料的生搬硬套。

在开始一篇新课教学时,常用做法是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但教师若是直接将网络上、教参中的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不加挑选、毫无重点地一股脑呈现给学生,甚至过分强调与文本解读无关的作者某些生平和成就,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只忙着将一大段介绍抄下来,而抄后便也马上忘却了。

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授时,几乎老师都采用了“知人论世”的教学手法,但其效果却不尽相同。部分老师在教学开头以PPT的形式将朱自清的生平呈现出来,如一位老师将朱自清的一生经历按时间顺序编写成作者小传展示给学生。客观地说,这个小传写得很好,将朱自清的人生经历系统直观的展示出来,其中对他的性格以及童年在扬州生活的一段经历也作了生动的描写,意在为下面作者回忆江南不禁怅然作铺垫。如果是作为课后资料补充,这完全可以。但作为上课开始时的呈现,并不恰当。首先,小传中已经对作者的性格特征作了概括,学生机械地接受了他的性格,而无暇从文中提炼作者的个性特征。再者,这大段介绍平铺直叙,没有侧重点,还包括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信息,可能模糊学生关注的焦点而忽视文本内容。

不过,相似的生平介绍如果用另一种叙述方法达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著名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同样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但他将朱自清的经历分成了几段在课堂上根据文本内容的推进分段讲述,时而激动,时而叹息,娓娓道来,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如在课堂开始时,李老师从自己与朱自清第一次“结缘”的经历出发,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开始讲述朱自清的感染事迹:“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从李老师抑扬顿挫,富有情感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了朱自清的政治立场,也看到了他最后的命运,而他的铮铮傲骨已深深地将同学们震撼。

李老师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于是带着对作者的敬意,在李老师引人入胜的幽默语言和轻松的氛围中,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品读,在对文章中作者的情绪变化和情感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李老师总结道:“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李老师在课堂实录的最后补充道:“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这种与文本内容思想紧密结合的贯穿式的“知人论世”,使学生真正地学会从社会、时代、作者经历中挖掘与文本相契合的内容,推此及彼,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感悟。《吕览·诬徒》篇中所讲的“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既使学生感觉学习是安逸、快乐、悠游从容的,又能使弟子知道学习是整肃、严谨、一丝不苟的事,大概就是像李镇西老师这样的吧。

三、课堂设问模式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一般讲授的形式进行,期间穿插着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一堂行之有效的讲授课,教师是否“会”提问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教师提问的质量则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梳理和解读。

在众多《荷塘月色》的教学案例中,问答式课堂十分常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问题是问答课堂的主体步骤。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不少实录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设问都大同小异,有些问题甚至是一模一样,让人不禁怀疑教师到底有没有自行进行文本解读,或是直接借鉴以往课例,奉行了“拿来主义”。如乍浦中学的潘媛老师等多位老师在分析作者性格时,“不约而同”跟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师: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经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看到国民党疯狂屠杀共产党和进步革命青年,你会参加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生:共产党。

师:可是那时共产党的力量很小,随时都可能被杀。

生:那我也要参加共产党。

师: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

生:……

师:朱自清那时候作何选择呢?他选择了逃避,不参加任何一方。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抛开文章,单从设问来说,这样的提问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换位思考,与作者感同身受。但这样的设问,真的起到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作用了吗?还是说只会误导学生?老师如此设问,暗含着已经将作者内心的苦闷不宁静归结于大革命的失败,作者处在人生选择的两难路口,将学生的视域在不知不觉中引向前文提到的概念化的泥淖,同样有碍于学生自主地进行多样化解读和探讨。而教师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直接将之前课例中的能为自己所用的提问方式不假思索地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是对经典文本的亵渎,是对教师职业的敷衍,也是对教学对学生的不负责。endprint

一个好的设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点上,李镇西老师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分析文中众多描写出众的佳句时,他的设问抓住了易被学生在鉴赏时忽略但又是成就一个佳句的关键细微点。

师: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生: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师: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生: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师:何以见得很“柔美”?

生:句中有“亭亭”二字。

生: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师: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文中的一个名句,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写得极富美感,但用裙来比喻叶子,学生大多会直觉地从形状上来分析。正如李老师紧接着的再次提问那样,难道只是因为形状像么,那锅盖盘子不都可以来作比,为什么非要是裙子。这一次提问引导同学再次思考,从而得出“美”是两者的又一共同点,而且点明是舞女的裙子,生发出读者的想象,婀娜多姿的舞女翩然起舞,裙子随之舒展旋转,何其之美!由此可见,李老师文本解读之细致入微,逐字逐句地抠,加之设问引导,使学生在摸索中学会鉴赏和审美。

以上三个误区举例是从诸多课堂实录中总结概括得出的,这三大误区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的拦路虎,因此,教师要增强自身文学审美修养和文本解读能力,合理运用教学技巧,避免惰性,不可太过依赖教参和迷信前人论述,需立足于文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自主研读教材。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思想碰撞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陈菊.“知人论世”在语文文本解读中运用的误区及解析[J].职教通讯,2013,(35).

[3]具春林.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语文网[EB/OL].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23573/

(陈忆宁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2069)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误区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荷塘月色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荷塘月色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