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究

2014-09-26 21:50姜淑敏戴心来乔诗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翻转课堂

姜淑敏++戴心来++乔诗淇

摘要: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革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翻转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破坏性创新的观点,应从选准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课程、灵活设计翻转课堂等方面实施翻转课堂。

关键词:破坏性创新;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在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1],在实践层面,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还没有形成一套较清晰的、成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和策略。我们认为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校园教学方式的颠覆,应属于破坏性创新的范畴。

● 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翻转课堂实施前期分析不足

翻转课堂在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同时,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究,但在实践前期,对于为什么要采用翻转课堂以及什么样的学生和课程适合实施翻转课堂等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只因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就硬性地、盲目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似乎翻转课堂适合于所有学生和所有课程,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并非所有学科都适合运用翻转课堂,应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是否可以运用翻转课堂。

2.忽略了翻转课堂实施中的关键因素

翻转学习之所以风行美国教育界,是因为其使师生角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并在真实课堂中切实保证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但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却发现,翻转课堂在我国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分析认为,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似是教学实践效率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3]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忽略了教师、学生和资源等关键因素是主要缘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意愿以及教师掌控翻转课堂的能力、学生对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适应性和接受度、学校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等因素都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 破坏性创新的基本内涵

破坏性创新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的一项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Christensen根据创新引起的组织和市场的变化程度,将创新分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我们通过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翻转课堂进行分析会发现,翻转课堂具有破坏性创新的一些特征。首先,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具有适合在行业市场发展的破坏性技术,翻转课堂正是在技术的革新和应用下应运而生的,并得到了加速发展,各种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技术正逐步成熟并深入地融入教学,使得翻转课堂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其次,破坏性创新涉及两个主体:行业在位者和后发追赶者,即后发追赶者对行业在位者的颠覆和超越。[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超越,它重构了教学结构,将知识传递放在课下,知识的吸收内化放在课上,进而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此外,破坏性创新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翻转课堂的实施同样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和教师本身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难掌控。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实施翻转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 破坏性创新视角下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1.选准教学对象

破坏性创新的前提是将那些非主流市场的用户作为企业的目标客户而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5]因此,翻转课堂在实施之初首先要选对教学对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中,传统课堂占据着主流市场,那些习惯于面对面的接受式学习的学生是主流的消费群体。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中,开始出现质疑和拒绝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学生,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这样的情况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这些学习者在物质方面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在精神层面,由于长期受到信息技术和新理念的熏陶,也易于接受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还有个别学生由于不便频繁来往于学校学习,翻转课堂可以让他们实现在家也能自主学习。

2.选择适当的课程

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数学、科学类课程,这种理科课程知识点明确,便于实施翻转课堂,而文科类课程内容发散性强,需要师生和生生之间不断地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6]鉴于文理科课程的适用性差异,在翻转课堂实施之初应选择理科类课程。但理科类课程中那些主干课或专业基础课由于具有足够的课时、良好的师资,所以很难撼动这些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因此,翻转课堂应选择那些理科类课程中新兴的、课时不足的但可以灵活设计的课程。翻转课堂在这些新课程中的成功,会影响那些老牌课程,促使其改革。另外,成人高校课程也可作为翻转课堂可选择的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成人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工学矛盾。

3.组建翻转课堂教学团队

Christensen提出企业要实现破坏性增长的战略之一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充分分析市场的情况下,对破坏性创新的创意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负责创新的、围绕突破性技术业务的机构。[7]翻转课堂也应如此,它的实施需要将学科教师、网络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人员等组成一个团队,大家分工协作、共同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对翻转课堂进行分析和设计,使翻转课堂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能真正发挥优势。此外,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专业的教学产品设计团队来设计和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

4.定期举行翻转课堂观摩活动

不少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持消极、怀疑乃至拒斥的态度。为此,应定期举行翻转课堂的观摩活动,鼓励教育者和家长参与。一方面通过将翻转课堂真实地展现在教育者和家长的面前,使他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体验,进而使他们接受翻转课堂这种理念,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将成功的案例展示在大家面前,可以让那些质疑排斥翻转课堂的教师重新建立信心。此外,借此机会大家可以分享实施翻转课堂的经验,共同讨论解决翻转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 结束语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形式,它的出现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如若前期实施不当,就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性。破坏性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转课堂,对制订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提供了启发和指导。进而使翻转课堂能顺利进入教育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为转变我国课堂教学观念和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8):84-90.

[3]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2(8):91-97.

[4]卢锐,吴云,王军.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比亚迪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42-47.

[5]刘莉莉,朱欣民.免费:网络服务市场的破坏新创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7-102.

[6]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124-125.

[7]刘宝铭,孙建广,檀润华.破坏性创新理论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翻转课堂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