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内化培育

2014-09-26 02:49赵亮张媛
南北桥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生

赵亮 张媛

【摘 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所在。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应开拓“以文化人”的育人路径,切实做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人、以社会实践文化锤炼人、以域外先进文化启迪人,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精神 内化培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183

由于多元文化冲突的加剧,在民族精神和信仰支柱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怀疑与分裂、冷淡与漠然、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新世纪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建与培育,必须关注大学生群体特点,注重道德实践,打造兼容机制,创新时代精神。

一、全球化语境和市场化体制对民族精神的挑战和消解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全球化的浪潮已拍岸而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足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取代。”“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片面性与封闭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全球范围内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各人群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导致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各人群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从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运动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化的推进,使当代大学生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多元文化冲突已呈“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西方敌对势力“ 西化”和“ 分化”的图谋正不断地冲击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精神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西方的“ 话语霸权”和“ 文化帝国主义”策略的挤压和操纵面前,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内核面临被逐步消解的危险,大学生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而作为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的民族精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多元文化冲突中蜂拥而起的各种新的社会思潮为中国民众提供着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少数大学生似乎陷入了马斯洛所谓的“ 旧的神祀纷纷离去,而新的上帝尚未露面的时代”。甚至某些公德和社会精神领域成了各种打着信仰旗号的愚昧、残酷、虚妄却又娓娓动听的谎言的跑马场。部分人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丧失了一直指导我们前行的主流民族精神,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民族的情绪。这种对民族精神和信仰的怀疑,是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我们所面临的转型时期的严重问题。而对主流民族精神上的怀疑主义一旦和对腐朽没落的精神眷恋相结合,则很可能使我们几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化为乌有。由于青年人每每在历史给定的民族精神价值体系中抉择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现在,固有的民族精神及其目标和方式体系为多元文化冲突和社会的改革所冲击,代之而生的是形形色色的陌生的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由于这些目标和方式对他们是前所未经验的,因而无所抉择的困惑与迷茫随之而来。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上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在民族精神的文化选择上一方面表现为困惑彷徨、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缺乏对目标及达成方式的思考与自信,这很容易带来民族精神选择中的冲突与悖论。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支柱,就像人的身体没有灵魂一样,失去了创造光荣与梦想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在五千年的文明史的演进中始终是薪火相传不曾断代,也不曾消亡,只是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语境的挑战中,面临着新的考验。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 软化”给我国的思想教育敲响了警钟。为此,必须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和精神支柱的重建问题,并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探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路径。

一是用先进文化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先进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凝聚着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是给人以积极、健康、向上精神动力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校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把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努力用先进文化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坚定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是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要努力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人文环境建設,营造健康、良好的人文氛围;要利用好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要发挥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弘扬主旋律;尤其要注重互联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嘲络工作。

三是要用我国历史和国情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沉淀的结晶。试想,一个对自己祖国不了解不熟悉的人,怎么能产生民族精神?怎么会拥有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呢?在大学生中开展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就是要让他们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要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亲身体会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开展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崇高的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