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前景理论的影响研究

2014-09-26 01:21金佳蒋歆宇汪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金佳 蒋歆宇 汪蕾

摘要:Daniel Kahnemanh和Amos versky的前景理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现,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在不同的概率水平下会发生偏好反转,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决策者在高概率和低概率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性。文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了风险决策这一特性,结果发现在收益条件下,中国被试与西方被试表现出同样的偏好反转;然而在损失情况下,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中国被试并没有明显的偏好反转。进一步分析发现,损失条件的低概率情况下,中国男性与女性表现出相反的选择偏好,中国的男性偏好损失风险小而损失金额大的选项,而女性则倾向选择损失较少而损失概率大的选项。这说明风险决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且性别也会对风险偏好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前景理论;风险决策;文化差异;性别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08006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述评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和研究者对个体的风险决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往的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建立规范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决策[1]。最初的风险决策理论是期望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项活动对个体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个体所能取得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到该结果的期望概率[2]。但是, Nikolaus I. Bernoulli在1738年提出圣彼得堡悖论等经济现象并不能用期望值理论解释。该游戏中奖金的期望值为“无穷大”,但是,按照概率论,随着试验次数增加,结果将会无限接近于其数学期望,而实际的投掷和计算结果都表明,多次投掷结果的平均值最多也只有几十元[3]。这就出现了理论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为了解释这一悖论,J. Von Neumann和O. Morgenstern于1947年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heory),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圣彼得堡悖论,并很快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性选择规范模型,并且被应用于经济行为的描述,主导了风险决策分析[4]。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一个预期方案实施后获得的效用等于该方案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的效用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4]。

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都在“理性人”假设前提下描述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是,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很多研究发现,人们往往无法充分地认识分析包含经济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判断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会导致判断和决策与理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5]。因此,期望效用理论对风险决策的描述性效度一直受到怀疑。例如,期望效用理论难以解释阿莱悖论、艾森伯格悖论等现象。鉴于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完善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来描述风险决策行为,其中最为著名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Daniel Kahneman和Amos versky于1979年在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前景理论,该理论通过启发式研究,解释了个人的风险决策偏离规范化模型预测值的原因[6]。前景理论提出风险决策具备以下特性:(1)比起发生概率小的结果,人们更偏爱确定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确定效应”。(2)人们在面临正面前景(如获益、赢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规避,而在面临负面前景(如损失,输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追求,即“反射效应”。(3) 当涉及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偏好会发生转变,即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这种现象称为“迷恋小概率事件”[7]。

然而,Daniel Kahneman对风险决策的研究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在东方文化背景下,风险决策中个体行为特征是否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相同。以往研究发现,东西方人在风险决策中有不同的表现,相比美国人,中国人对自己的风险判断更有信心,并容易高估实际可能性,进而导致更多风险行为;而西方国家受风险规避理念的影响,不轻易进行风险行为[8]。此外,许多研究将西方国家(北美、西欧等)和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的差别概括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和谐和互相信任,而“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则允许建设性批评和强调个体的价值观[9],这种观念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本研究在Daniel Kahneman前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国环境下重复了Daniel Kahneman研究前景理论中关于低概率和高概率决策环境下的风险决策问题,并与Daniel Kahneman在西方情景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特征。

二、实验

摘要:Daniel Kahnemanh和Amos versky的前景理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现,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在不同的概率水平下会发生偏好反转,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决策者在高概率和低概率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性。文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了风险决策这一特性,结果发现在收益条件下,中国被试与西方被试表现出同样的偏好反转;然而在损失情况下,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中国被试并没有明显的偏好反转。进一步分析发现,损失条件的低概率情况下,中国男性与女性表现出相反的选择偏好,中国的男性偏好损失风险小而损失金额大的选项,而女性则倾向选择损失较少而损失概率大的选项。这说明风险决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且性别也会对风险偏好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前景理论;风险决策;文化差异;性别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08006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述评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和研究者对个体的风险决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往的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建立规范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决策[1]。最初的风险决策理论是期望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项活动对个体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个体所能取得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到该结果的期望概率[2]。但是, Nikolaus I. Bernoulli在1738年提出圣彼得堡悖论等经济现象并不能用期望值理论解释。该游戏中奖金的期望值为“无穷大”,但是,按照概率论,随着试验次数增加,结果将会无限接近于其数学期望,而实际的投掷和计算结果都表明,多次投掷结果的平均值最多也只有几十元[3]。这就出现了理论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为了解释这一悖论,J. Von Neumann和O. Morgenstern于1947年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heory),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圣彼得堡悖论,并很快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性选择规范模型,并且被应用于经济行为的描述,主导了风险决策分析[4]。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一个预期方案实施后获得的效用等于该方案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的效用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4]。

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都在“理性人”假设前提下描述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是,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很多研究发现,人们往往无法充分地认识分析包含经济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判断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会导致判断和决策与理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5]。因此,期望效用理论对风险决策的描述性效度一直受到怀疑。例如,期望效用理论难以解释阿莱悖论、艾森伯格悖论等现象。鉴于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完善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来描述风险决策行为,其中最为著名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Daniel Kahneman和Amos versky于1979年在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前景理论,该理论通过启发式研究,解释了个人的风险决策偏离规范化模型预测值的原因[6]。前景理论提出风险决策具备以下特性:(1)比起发生概率小的结果,人们更偏爱确定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确定效应”。(2)人们在面临正面前景(如获益、赢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规避,而在面临负面前景(如损失,输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追求,即“反射效应”。(3) 当涉及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偏好会发生转变,即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这种现象称为“迷恋小概率事件”[7]。

然而,Daniel Kahneman对风险决策的研究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在东方文化背景下,风险决策中个体行为特征是否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相同。以往研究发现,东西方人在风险决策中有不同的表现,相比美国人,中国人对自己的风险判断更有信心,并容易高估实际可能性,进而导致更多风险行为;而西方国家受风险规避理念的影响,不轻易进行风险行为[8]。此外,许多研究将西方国家(北美、西欧等)和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的差别概括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和谐和互相信任,而“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则允许建设性批评和强调个体的价值观[9],这种观念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本研究在Daniel Kahneman前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国环境下重复了Daniel Kahneman研究前景理论中关于低概率和高概率决策环境下的风险决策问题,并与Daniel Kahneman在西方情景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特征。

二、实验

摘要:Daniel Kahnemanh和Amos versky的前景理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现,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在不同的概率水平下会发生偏好反转,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决策者在高概率和低概率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性。文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了风险决策这一特性,结果发现在收益条件下,中国被试与西方被试表现出同样的偏好反转;然而在损失情况下,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中国被试并没有明显的偏好反转。进一步分析发现,损失条件的低概率情况下,中国男性与女性表现出相反的选择偏好,中国的男性偏好损失风险小而损失金额大的选项,而女性则倾向选择损失较少而损失概率大的选项。这说明风险决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且性别也会对风险偏好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前景理论;风险决策;文化差异;性别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08006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述评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和研究者对个体的风险决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往的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建立规范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决策[1]。最初的风险决策理论是期望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项活动对个体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个体所能取得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到该结果的期望概率[2]。但是, Nikolaus I. Bernoulli在1738年提出圣彼得堡悖论等经济现象并不能用期望值理论解释。该游戏中奖金的期望值为“无穷大”,但是,按照概率论,随着试验次数增加,结果将会无限接近于其数学期望,而实际的投掷和计算结果都表明,多次投掷结果的平均值最多也只有几十元[3]。这就出现了理论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为了解释这一悖论,J. Von Neumann和O. Morgenstern于1947年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heory),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圣彼得堡悖论,并很快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性选择规范模型,并且被应用于经济行为的描述,主导了风险决策分析[4]。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一个预期方案实施后获得的效用等于该方案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的效用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4]。

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都在“理性人”假设前提下描述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是,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很多研究发现,人们往往无法充分地认识分析包含经济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判断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会导致判断和决策与理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5]。因此,期望效用理论对风险决策的描述性效度一直受到怀疑。例如,期望效用理论难以解释阿莱悖论、艾森伯格悖论等现象。鉴于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完善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来描述风险决策行为,其中最为著名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Daniel Kahneman和Amos versky于1979年在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前景理论,该理论通过启发式研究,解释了个人的风险决策偏离规范化模型预测值的原因[6]。前景理论提出风险决策具备以下特性:(1)比起发生概率小的结果,人们更偏爱确定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确定效应”。(2)人们在面临正面前景(如获益、赢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规避,而在面临负面前景(如损失,输钱等)时表现出风险追求,即“反射效应”。(3) 当涉及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偏好会发生转变,即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这种现象称为“迷恋小概率事件”[7]。

然而,Daniel Kahneman对风险决策的研究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在东方文化背景下,风险决策中个体行为特征是否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相同。以往研究发现,东西方人在风险决策中有不同的表现,相比美国人,中国人对自己的风险判断更有信心,并容易高估实际可能性,进而导致更多风险行为;而西方国家受风险规避理念的影响,不轻易进行风险行为[8]。此外,许多研究将西方国家(北美、西欧等)和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的差别概括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和谐和互相信任,而“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则允许建设性批评和强调个体的价值观[9],这种观念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本研究在Daniel Kahneman前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国环境下重复了Daniel Kahneman研究前景理论中关于低概率和高概率决策环境下的风险决策问题,并与Daniel Kahneman在西方情景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特征。

二、实验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