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亮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新教师面临教师构成的复杂性、学生综合素质的复杂性、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准确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理论学习与技能习得,做好专业发展;以学生为本,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专业发展
近年,国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系列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其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就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而加入职业教育行列的新教师既有从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我们应关注进入职业教育行列的新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促进其专业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专业发展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是指教师入职后的第1~3年,这期间教师对自身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内外部环境还不太熟悉,是新进教师的组织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新教师努力提高能力,争取学生、同事和教学视导人员等的认可,并且试图在处理日常问题和事务上达到一个舒适和安全的水平[1]。富勒指出这一阶段主要是存活关注,集中关注作为教师的胜任和存活能力,教师必须解决该阶段的关注问题后,才能前进到更成熟的阶段[2]。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以指导学生参与日常的生产实践,这是高职教师与其他普通教师最为明显的区别。然而,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新进教师所面对的三大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构成的复杂性。首先,我国没有独立设置的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教师的专门师范院校(系),新教师的培养任务是靠综合性大学的来完成。同时,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强调双师结构,从企业聘任了具有现场工作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多渠道的师资来源一方面丰富了职教师资队伍,增强了活力,有利于职教质量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职教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准入标准过低,往往难以保证职教师资的质量水平。其次,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他们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一线的技术应用前沿成果,同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即使是文化课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专业情况有所了解。在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要同时达到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统一,这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如一些从企业来的技术人员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专业理论很扎实,但学科教学能力不够,难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从普通高校本科、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接受了系统的学科理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教学实践和专业技术实践的经验少,很难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新教师面临由学生或者企业职工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入职前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期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工作环境、教学工作、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担忧,尤其在教学工作方面,新教师因为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从教前期难以完全胜任教师工作。
(2)学生综合素质的复杂性。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或者职专考上的对口升学学生和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学生。高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不好,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方法也不够科学,厌学情绪严重,通宵上网、旷课、迟到、上课不听课等现象严重,有自卑心理。
(3)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不完善性。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规模扩张迅速,内涵建设滞后,基本教学文件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各个学校的自由度大,基本的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如实习实训设备等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专业发展对策
1准确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新教师应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来
发展提升自己。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大致有教育教学能手、教育科研能手、教育管理能手等。教师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兴趣、能力、经历等,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蓝图,并根据所处组织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对自己准确定位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①自我剖析,在实践基础上对自己重新进行理性认识,找出自己的特点;②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的位置;③选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决定一个发展方向;④确立职业目标;⑤制订相应行动计划、落实措施及调整修正策略。
2加强理论学习与技能习得,做好专业发展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我们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外,还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尽快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教师:一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具备最为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及创设情境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是高职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改革能力的学习。深入思考,分析学情,查阅资料,不断补充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三是实践技能的学习。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下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更多的实践技能,使我们更快地熟知自己所教的内容在生产中是怎么应用的,更多地收集项目案例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四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学习。高职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密切地关注所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将最新的专业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并应具有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各种能力。五是提高自己的学历,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3以学生为本,培养良好职业精神
良好的职业精神是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精神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态度(敬业精神)等。高职教师面对的学生,其高考分数普遍偏低,理论知识不足,学习方法欠佳,在心理上自尊心强且易受到伤害。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必须适应教育对象,弘扬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精神,关爱学生,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初期,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学校、教师本人通力协作,才能解决新教师入职初期遇到的困惑,使其真正适应教师的角色,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唐习华,李 骏,吴三红.加强高校新教师职业生涯早期管理的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徐 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