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不同,职业学校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值得人们去关注。文章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并就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等职业;心理危机;对策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普通中学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他们对学习缺乏自信,上职校是为一纸证书。中职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是摆在職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1、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 19 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或其他因素所致,产生了自卑;家长过高的期望和社会的竞争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压力和困扰;而家庭过分的宠爱、生活上的包办,又使他们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缺乏自立能力;进入中职后,由于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认为前途渺茫,缺乏信仰和追求,有强烈的失落感;对未来的人才市场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不摆脱这些消极不良心态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事业。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适应不良问题
适应不良是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学校的物理环境、老师、同学、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是陌生的。因此,入学对青少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够很快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则会出现入学适应不良。入学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
(2)人际关系失调问题人际适应问题。笔者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群、冷漠、孤僻、退缩或过于沉默,以及本不应该在中职生中表现的行为,如勾心斗角、相互挖苦、拆台等。
(3)青春期性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发育,性成熟的来临,必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这个体验就是性意识。性意识的产生使青少年对性知识的兴趣和渴求加强,但由于性知识的贫乏,获得性知识缺乏正规教育途径,这就造成了青少年性认识的混乱 。青少年性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是他们对有关性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由于缺乏性科学知识和性道德观念以及性道德意识薄弱,学生容易产生种种性问题。也有的由于缺乏性知识,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反应不能正确理解,产生了害羞、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十分重要,因为心理素质档案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学校要在学生刚一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建立起学生的心理素质档案。同时,学校还应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动性和阶段性,适时在学生中开展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心理测验,以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2、实行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兼顾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在团体辅导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档案所反映出来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在个别咨询方面,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咨询,帮助消除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做好经常性的辅导和跟踪了解,必要时可以到社会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这样,力争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3、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素质,因为教师的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在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其次,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力度,积极帮主教师解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再次,学校要让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只有当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并走进课堂教学活动之日,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完善、成功之时。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保障到位,这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作者简介:段彩琴(1971—),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