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是读出来

2014-09-25 06:56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点拨朗读培养

编号:H1(2014)2-01-01

作者:徐文景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课文读出来,是必要的,也是必须。

【关键词】朗读 培养 点拨

曾几何时,校园里书声琅琅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更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一位老先生的话发人深思。回首我们的语文课堂:课改之前常滔滔不绝的讲、代替学生读;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多媒体替代、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加之多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朗读成了新“鸡肋”,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更不愿意读课文的现象日趋严重,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啊!

如何走出这个围城呢?新课标“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深受启发。寻找一种简单而原生态的方法:“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让真正的朗读扎根于课堂,通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益,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课堂创设情境 ,寻找新策略

有一种情况: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或学生朗读时,下面总会传来不和谐的笑声,很是尴尬。如《乡愁》教学时,课前酝酿好感情,很有信心的走进了课堂,当我充满感情的朗读声响起时,意想不到的笑声出现了。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学生为什么会笑,不是我朗读的不好,而是学生不适应,是学生根本没有进入你所设定的氛围,那该怎么办?只有创设好了该有的情境,才能让学生适应,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突破朗读的难题。

1.先标注后读。在进行《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朗读中,把语调设计为三种:平调、升调和降调,表颂扬、赞叹、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悲哀、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叙述性的句子要用平调。朗读这些诗句,要在诵读的同时,再现其形象,还要把断续的画面连缀成连续的画面,这样才能够更深刻地领悟诗句的内涵,才能使朗读声情并茂。

2.先听后读。教学《谈生命》一文,利用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情听朗读。在听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朗读是最好的感知。学生通过听读、跟读、齐读和自由诵读等形式,直接感受作品本身,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理解和鉴赏作品做好铺垫。),说说生命的蕴含意义。

3.先想后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古传诵,是怎样以春花来喻冬雪,写出边疆奇寒的?使学生读出两者的不同来。

二、加强指导,掌握朗读的技巧

古人云“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可见朗读并不是简单的抱着书读,只有学生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味道;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课文读好了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时教师有效的指导也就更为重要了。

1.文本范读。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等。我在教学前,都先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认真地练习朗读;在教学时,或自己范读;或请朗读好的范读;学或利用多媒给学生听(看)名家的范读。那会有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一定的模仿,都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朗读的技巧。

2.感情导读。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因此侧重于投入感情地朗读,才能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华。

3.积累常读。凡事持之以恒,才有成效,朗读也如此。初中生求知欲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正是朗读、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强调课文反复地读。事实证明,只有读多了,才能把握语言规则以及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这样,才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培养、提高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创新朗读,收益颇丰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明朗读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学生只有具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朗读形式的创新。(1)大声读,利用课前五分钟、早读、班会等时间,让学生把想读、爱读的章节大声读出来,效果良好。(2)默读,选取经典文章或者课文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默读。(3)听读,利用活动,让学生听录音等,以提高学生听品评的综合能力。

2.寻找训练的突破口。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从“说”开始,大声说,放开说,克服学生胆怯,并根据教材进行课内说事、课堂小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者进行朗读、背诵等。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才会成为会听、善听的人,各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才会随之提高。

3.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阅读训练应该采取分阶段实施,即初读、细读、品读。初读,就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完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知课文的大意。

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视起朗读教学,指导好学生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第十一中学 562400)

猜你喜欢
点拨朗读培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