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声音意象研究

2014-09-21 03:00张明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雅文化内涵

摘 要:《小雅》中涉及诸多声音意象,但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其出现的自然之声、动物之声、人类之声三方面入手,来探讨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小雅 声音意象 文化内涵

《小雅》作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74篇,约占《诗经》的24.3%,而涉及声音意象的有28篇,约占小雅的37.8%,如下表:

分类 自然之声 动物之声 人类之声

篇数 3 10 19

比例 4.1% 13.5% 25.7%

《小雅》再现了一个充满生命骚动的世界,在所涉及的诸多声音意象中有风等自然发出的声音,也有鹿鸣马嘶、虫唱蝉吟等动物的声音,还有劳作、宴飨等为内容的伐木、击鼓之人类声音。作为传达先民复杂情感的载体,其声音意象不仅记录了当时先民的生存状况,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自然声音意象及内涵

《小雅》中出现了自然界的声音意象远不及《国风》中繁多,只提到了风,见表:

分类 风

诗句 习习谷风 飘风发发(弗弗) 飘风发发

篇目 谷风 蓼莪 四月

由上表可看出,《小雅》中只有三篇写到了风声。《谷风》“习习谷风”,习习是连续不断的风声,谷风是来自山谷的大风。这里用破坏力较大的风声比喻丈夫的暴躁易怒,弃妇生活环境之恶劣,同时将二者在逆境与顺境的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为责备丈夫可与共患难不能同安乐做了伏笔。此处狂啸的谷风便被赋予了忘恩负义的感情色彩,这与《邶风·谷风》一脉相承,开篇用以起兴的物象完全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是弃妇诗,都将谷风来暗喻负心汉的暴戾、自私。另外,《蓼莪》与《四月》也提到了风,且都是“飘风发发”,拟声词“发发,疾貌”[1](P147),用呼啸的大风狂刮不止来抒发行役之苦、忧世之情。这里诗人对风也持贬义、斥责的态度,与《谷风》相同。所以笔者认为风在先民心中是不祥之物。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先民对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不充分,这种带有破坏力、不可掌控的大风带给他们的是恐惧感。又加上当时昏君暴政迭出,下层民众痛苦不堪,以及朴素的自然崇拜敬畏情结,自然而然的风就被先民赋予了批判丑陋之物的感情基调。这点也可在《桧风·匪风》、《邶风·北风》等篇中得到证明,此处不再赘述。

二、动物声音意象及内涵

在28篇涉及声音意象的歌诗中,《小雅》中描摹动物声音意象的占10篇,具体篇目如下:

分类 鹿声 马声 鸟声 蝇声 蝉声 虫声

诗句 呦呦

鹿鸣 啴啴

骆马 萧萧

马鸣 鸟鸣

嘤嘤 仓庚

喈喈 交交

桑扈 肃肃

其羽 哀鸣

嗷嗷 绵蛮

黄鸟 营营

青蝇 鸣蜩

嘒嘒 喓喓

草虫

篇目 鹿鸣 四牡 车攻 伐木 出车 桑扈 鸿雁 鸿雁 绵蛮 青蝇 小弁 出车

从上表中可看出《小雅》中动物界的声音意象以鸟类居多,共6篇。《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郑笺》云“嘤嘤,两鸟声也。其鸣之志,似于有友道然,故连言之”[2](P470)。姚际恒也言“鸟鸣比朋友,以伐木兴鸟鸣也”[3](P179)。这里鸟鸣叫声被赋予了求友的文化内涵,与下文“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呼应。同样是鸟声,诗人赋予的文化意蕴各不相同。《出车》篇便是借鸟之鸣兴人之情,以鸟鸣的求偶声来映衬男女的婚爱。“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写采蘩的女子见到了南征凯旋的丈夫,而此时黄鹂鸟的雌雄和鸣,为其重逢夫君更添加了一层喜悦。我们知道,鸟类求偶的方式之一便是发声相诱,鸣唱传情。正如著名动物学家郑光美所言“当得一对鸟分开时,雄鸟便用歌声鸣啭,雌鸟也会发出特殊的鸣声与其联络,用这种方法,一对鸟能很快重聚”[4](P430)。所以此处鸟儿的鸣叫正蕴含着夫归妇喜的婚爱生活的文化内涵。鸟鸣除了象征婚爱审美,也包涵着寻求依附的思想,如《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绵蛮,鸟声……此微贱劳苦而私有所托者,为鸟言以自比也,盖曰绵蛮之黄鸟,自言止于丘阿而不能,盖道远而劳甚矣”[1](P172)。这里卑微辛苦的小臣想要寻求可以依附之人而发出“绵蛮”之声,诗人用黄鸟的叫声来表达求助、依附之情,言浅意深,极富感染力。此外,在《桑扈》和《鸿雁》里黄鸟的叫声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桑扈》“交交桑扈”传达的是一种愉悦,而《鸿雁》“哀鸣嗷嗷”传达的是一种哀伤。由上述可得出在《小雅》中其黄鸟的叫声在不同情况下的所蕴含的意义是相异的。

除了鸟声外,《小雅》中还提到了鹿声、马声、蝇声、虫声、蝉声。叙述周代贵族宴饮之乐的《鹿鸣》,它以“呦呦鹿鸣”起兴,因为“鹿是群居动物,它的鸣叫又很动听……这首招待嘉宾的诗以鹿鸣起兴,有其必然性”[5](P240)。这里以呦呦鹿鸣声作为求友的信号加以运用,从而引出贵族们的群体宴饮场面,写出了宴会宾客的欢乐融洽,称赞了宾客的宽厚沉稳,“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表达出自己也要向嘉宾之美好性格学习,体现了先民对礼乐文明的崇尚,对道德理性的追求。虫声在《小雅》中也有涉及,《出车》便是例证。“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诗人用草虫的鸣叫、蚱蜢的蹦跳来比喻内心的忧郁,侧面写出了主人公备战的紧张心情,以及对战争胜负不可预料的忐忑不安。这里通过虫声的聒噪来写内心的烦乱,可谓精妙之极。此外也提到了蝉声,如《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以茂盛的柳树喻夫,以鸣蝉动人的叫声喻妻,共比喻夫妻恩爱和谐的关系。以菀柳鸣蜩的相依相融,反映出别离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与妻子的凄苦,进而讽刺周幽王误信谗言、天下无道的现象。虫类的声音在《小雅》中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作为斥责馋人、害人之诗的《青蝇》,其中“营营青蝇”,用嗡嗡的苍蝇声来代指奸佞之人的谗言恶语,正体现了诗人以苍蝇为恶的审美取向,表达了对奸佞之人的憎恶和讽刺。这种审美取向在后代被文人所继承,如曹植《赠白马王彪》“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就痛斥了奸恶之人如苍蝇颠倒黑白。再如,钱谦益《后秋兴之三》“人以苍蝇污白璧,天将市虎试朱颜”同样是将苍蝇作为污秽、丑陋的意象。《小雅》中还出现了马儿喘息的叠音词,如《四牡》“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马疲惫的状态,传达出思归之人的苦闷,同时也“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养马业的繁荣以及对马的重视”[6](P264)。

三、人类声音意象及内涵

人作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对其审美意象的选择,总是以物理的、心理的或生理的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先民在劳作、征战、宴飨、迎娶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声音意象,这些声音意象都是或多或少地传达着先民们在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感态度。具体篇目如下:

表一:

分类 劳作 思归 出征 迎娶 打猎

诗句 伐木丁丁、

伐木许许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是用作歌 日月阳止 出车彭彭、

旂旐央央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八鸾玱玱、有玱葱珩 间关车之舝兮 选徒嚣嚣

篇目 伐木 斯干 四牡 杕杜 出车 采芑 采芑 车舝 车攻

续表一:

分类 宴飨 怨刺

诗句 况也永叹 於粲洒扫 嘉宾式燕以乐、烝然来思 蓼彼萧斯、和鸾雍雍 鸾声嘒嘒、亦是率从 鼓钟将将、鼓钟喈喈 潝潝訿訿 谗口嚣嚣、噂沓背憎 缉缉翩翩、捷捷幡幡

篇目 常棣 伐木 南有嘉鱼 蓼萧 采菽 鼓钟 小旻 十月之交 巷伯

由上表可看出,人类声音又分七类,且宴飨类所占最多。

宴飨诗在《诗经》中一直占很大篇幅,《小雅》中涉及宴飨的有5篇,且多以叹词为主要声音,如“叹”“於”“式”等,以来表达先民宴飨活动的欢乐场面。值得注意的是《蓼萧》中“和鸾雍雍”和《采菽》“鸾声嘒嘒”都是以铃声来渲染场面的融洽,这也表达出诗人对骏马的歌咏,从而也可管窥作为周代礼乐制度之一的马政的文化内涵。劳作在先民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小雅》中涉及劳作的篇章同样精彩:有刀斧砍树的“丁丁”声,有捆扎筑墙用的木框架发出的“阁阁”声,有众人齐心协力夯土的“橐橐”声。这些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又传达了诗人对人的生命的赞美。除了宴飨、劳作,征战也是先民的重要活动。由于鼓声声音浑厚,给人以振奋感,所以在征战过程中鼓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采芑》“伐鼓渊渊”将战争激烈的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以鼓声的高亢暗示了战士的勇猛。当然,鼓声除了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它也作为娱人的乐器用来表演。《鼓钟》“鼓钟将将”来讽刺君王的昏聩。《小雅》中怨刺诗用鼓声反讽,也用人类自己发出的声音进行讽刺。既有写众口诽谤的“谗口嚣嚣”,也有嚼舌根算计人的“缉缉翩翩”等,这些都是出自人类自己之口,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感。

《小雅》中涉及的声音意象繁多,以上只是采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上述自然之声、动物之声、人类之声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再现了先民的生存状态,传达了先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殷周社会的文化内涵。关于这些声音意象产生的原因,此限于篇幅,未及深探。

注释:

[1]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郑光美:《鸟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张明明 温州大学文学院 325000)

三、人类声音意象及内涵

人作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对其审美意象的选择,总是以物理的、心理的或生理的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先民在劳作、征战、宴飨、迎娶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声音意象,这些声音意象都是或多或少地传达着先民们在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感态度。具体篇目如下:

表一:

分类 劳作 思归 出征 迎娶 打猎

诗句 伐木丁丁、

伐木许许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是用作歌 日月阳止 出车彭彭、

旂旐央央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八鸾玱玱、有玱葱珩 间关车之舝兮 选徒嚣嚣

篇目 伐木 斯干 四牡 杕杜 出车 采芑 采芑 车舝 车攻

续表一:

分类 宴飨 怨刺

诗句 况也永叹 於粲洒扫 嘉宾式燕以乐、烝然来思 蓼彼萧斯、和鸾雍雍 鸾声嘒嘒、亦是率从 鼓钟将将、鼓钟喈喈 潝潝訿訿 谗口嚣嚣、噂沓背憎 缉缉翩翩、捷捷幡幡

篇目 常棣 伐木 南有嘉鱼 蓼萧 采菽 鼓钟 小旻 十月之交 巷伯

由上表可看出,人类声音又分七类,且宴飨类所占最多。

宴飨诗在《诗经》中一直占很大篇幅,《小雅》中涉及宴飨的有5篇,且多以叹词为主要声音,如“叹”“於”“式”等,以来表达先民宴飨活动的欢乐场面。值得注意的是《蓼萧》中“和鸾雍雍”和《采菽》“鸾声嘒嘒”都是以铃声来渲染场面的融洽,这也表达出诗人对骏马的歌咏,从而也可管窥作为周代礼乐制度之一的马政的文化内涵。劳作在先民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小雅》中涉及劳作的篇章同样精彩:有刀斧砍树的“丁丁”声,有捆扎筑墙用的木框架发出的“阁阁”声,有众人齐心协力夯土的“橐橐”声。这些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又传达了诗人对人的生命的赞美。除了宴飨、劳作,征战也是先民的重要活动。由于鼓声声音浑厚,给人以振奋感,所以在征战过程中鼓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采芑》“伐鼓渊渊”将战争激烈的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以鼓声的高亢暗示了战士的勇猛。当然,鼓声除了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它也作为娱人的乐器用来表演。《鼓钟》“鼓钟将将”来讽刺君王的昏聩。《小雅》中怨刺诗用鼓声反讽,也用人类自己发出的声音进行讽刺。既有写众口诽谤的“谗口嚣嚣”,也有嚼舌根算计人的“缉缉翩翩”等,这些都是出自人类自己之口,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感。

《小雅》中涉及的声音意象繁多,以上只是采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上述自然之声、动物之声、人类之声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再现了先民的生存状态,传达了先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殷周社会的文化内涵。关于这些声音意象产生的原因,此限于篇幅,未及深探。

注释:

[1]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郑光美:《鸟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张明明 温州大学文学院 325000)

三、人类声音意象及内涵

人作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对其审美意象的选择,总是以物理的、心理的或生理的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先民在劳作、征战、宴飨、迎娶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声音意象,这些声音意象都是或多或少地传达着先民们在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感态度。具体篇目如下:

表一:

分类 劳作 思归 出征 迎娶 打猎

诗句 伐木丁丁、

伐木许许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是用作歌 日月阳止 出车彭彭、

旂旐央央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八鸾玱玱、有玱葱珩 间关车之舝兮 选徒嚣嚣

篇目 伐木 斯干 四牡 杕杜 出车 采芑 采芑 车舝 车攻

续表一:

分类 宴飨 怨刺

诗句 况也永叹 於粲洒扫 嘉宾式燕以乐、烝然来思 蓼彼萧斯、和鸾雍雍 鸾声嘒嘒、亦是率从 鼓钟将将、鼓钟喈喈 潝潝訿訿 谗口嚣嚣、噂沓背憎 缉缉翩翩、捷捷幡幡

篇目 常棣 伐木 南有嘉鱼 蓼萧 采菽 鼓钟 小旻 十月之交 巷伯

由上表可看出,人类声音又分七类,且宴飨类所占最多。

宴飨诗在《诗经》中一直占很大篇幅,《小雅》中涉及宴飨的有5篇,且多以叹词为主要声音,如“叹”“於”“式”等,以来表达先民宴飨活动的欢乐场面。值得注意的是《蓼萧》中“和鸾雍雍”和《采菽》“鸾声嘒嘒”都是以铃声来渲染场面的融洽,这也表达出诗人对骏马的歌咏,从而也可管窥作为周代礼乐制度之一的马政的文化内涵。劳作在先民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小雅》中涉及劳作的篇章同样精彩:有刀斧砍树的“丁丁”声,有捆扎筑墙用的木框架发出的“阁阁”声,有众人齐心协力夯土的“橐橐”声。这些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又传达了诗人对人的生命的赞美。除了宴飨、劳作,征战也是先民的重要活动。由于鼓声声音浑厚,给人以振奋感,所以在征战过程中鼓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采芑》“伐鼓渊渊”将战争激烈的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以鼓声的高亢暗示了战士的勇猛。当然,鼓声除了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它也作为娱人的乐器用来表演。《鼓钟》“鼓钟将将”来讽刺君王的昏聩。《小雅》中怨刺诗用鼓声反讽,也用人类自己发出的声音进行讽刺。既有写众口诽谤的“谗口嚣嚣”,也有嚼舌根算计人的“缉缉翩翩”等,这些都是出自人类自己之口,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感。

《小雅》中涉及的声音意象繁多,以上只是采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上述自然之声、动物之声、人类之声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再现了先民的生存状态,传达了先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殷周社会的文化内涵。关于这些声音意象产生的原因,此限于篇幅,未及深探。

注释:

[1]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郑光美:《鸟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张明明 温州大学文学院 325000)

猜你喜欢
小雅文化内涵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小雅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