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律
摘 要:艺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艺术离不开实践,这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和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张颂老师1984年提出的“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专业培养方向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多个学科多个专业的知识,以便于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机会。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在前期设计上,我们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均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创设。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艺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艺术离不开实践,这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和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现如今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包括新媒体的发展,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同时也提出了对就业能力更加严苛的要求,同时也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思路提出了新的方向,即愈发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基于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的《主持人素养》课程在12年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教学改革。这个大胆体现为以下两点:1、形式——每周单开两节实践教学课,分为新闻、综艺娱乐、生活服务等模块,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上、课下双重实践,并以课堂播出为模拟播出状态,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2、教学对象——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实践课程从大三开始的惯性,从大一下学期就引入实践教学设想。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设计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反而反过来倒逼学生反刍基础教学中的学习难点、增强了学习动力。本文将从笔者亲自执行的新闻模块教学实践下笔,总结探讨此次教学设计过程。
为什么要选用新闻模块来讨论此次实践教学改革的得失?因为第一,播音工作的根本属性之一是新闻性,播音创作大都离不开新闻性的要求。全国最早的播音主持专业设立是在北京广播学院,是播音主持界的“黄埔军校”,而第一批招生时此专业还被称为“新闻系播音专业”[1]播音学的最初属性还属于新闻学;第二,与其他几个模块比较,新闻教学是最能客观反映事物、最及时、准确体现真实性、时效性的,最适合拿来做研究。
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工作尤其重要。大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尚在学习基础语音发声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在该模块的实践教学出中跑偏,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到了基础教学上,使本课程失去初衷,变成基础发声课的补充。因此,在前期设计上,我们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均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创设。
一、 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新闻模块中,“狭义的电视新闻播音就是专指新闻的播报”“同时又有许多细化了的消息类栏目”“广义的电视新闻是泛指新闻评论节目的播音和主持”[2],还有细化到新闻评论、新闻访谈、出镜记者等等。那么在一个学期当中,我们必须在众多的教学内容当中有所取舍、有所突出。那么就需要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来确定了。
首先,分析内因。天艺属于三本院校,生源质量相对偏弱;但同时当时播音与表演、编导同属一个二级学院,教学中互有补充,学生间交流频繁,我们具有“采编播演”先天的复合优势。
第二,结合外因。单一的播报能力已经不再具有绝对优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制作成本,受人青睐。
因此,我们结合内外因双重因素确定教学目的是“培养复合现行媒体需要的采编播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也就随之确定:选题、策划、现场报道、编辑、编排、播报、访谈以及简单的后期制作。其中需要特别强调,播音专业惯常作为重点的“播报”并不是重点,因为新闻播音在第二学年的表达课程中还有详细讲授。选题、策划、现场报道、编辑编排相对更为侧重,尤其是选题和策划方面,以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新闻观、训练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和正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二、教学形式的确定
以制作周播节目模拟播出来带动教学,兼以理论教学,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容易出现随性、盲目等问题,理论教学仍然是必须。教研组几经讨论下确定了如下的教学形式方案:
(一)学期设计:由浅入深、由点带面
调整适应适应阶段,按时、按周期完成任务是重点;轮班制作阶段是重点,学生每周三到周六完成选题、策划、采访报道,周日制作后期和完成新闻稿写作,由主播在周二上课前完成统稿、编排、统一后期等工作;专题阶段尤为重要,每组从之前选当中选择一个具有深入调查研究价值的新闻点,通过小组讨论、修改策划、前期拍摄、后期制作、节目播出的流程完成一个深度报道的新闻专题片,为学校电视台的开播做准备,从而训练学生们的新闻素养、采编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总结表彰阶段以教学成果展示和表彰为教学进程总结,给学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最终,学生交出了针对琴房卫生状况的调查《琴房谁来爱》、针对学生翻越学校围栏的现象进行的调查《绝对现场:学生翻栏出校为哪般?》等四条非常有质量的节目。在连续一个月的反复讨论、推翻重做、逐渐丰满策划案的过程中,学生对专题新闻深度报道的认识更加具体、对自身的不足也更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最终结果的呈现却让同学们感受深刻而丰满。
(二)单次课设计
每周一次课程(2课时),课堂教学分为三部分:理论讲授、实践展示、指导分析。其中,实践部分以学生为主,自采、自编、自制、自播新闻,题材以天艺校园内及周边的新闻素材为主,结合时事要事走基层,学以致用地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鼓动性和时代感、亲切感、分寸感落实到实践中去。此环节包括主体新闻录制15分钟,前后准备时间10分钟,以及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指导分析将占用60分钟,教师根据展示中出现的问题,与前期理论教学部分进行对应对比分析,趁热打铁加深理论认识。
三、 教学方法的使用
(一)理论讲授环节:讲授法为主
每节课安排30分钟的理论讲授实践,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不够生动的特点和注意力时间的限制,在讲授时上需要结合实例分析法、比较法等趣味性更强的方法来讲授。到了轮班制作阶段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答疑解惑,从而引申出新理论知识。学生通过两周的实践熟悉了本课程的流程之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实践练习的质量上来,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解惑法此时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学生带着问题来,老师针对性予以解答,即能够解决上节课遗留下来的旧问题、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又能够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与之勾连,理清脉络,有助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展示环节:直播状态下展示
真实的直播状态包括要严格控制节目开始时间、节目总时长,开机不停,整个播出过程完整录像(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演播室作为教学场地)。模拟实战状态下,学生的播出意识、紧张度、认真度,乃至前期准备度和后期的关注度都会向最佳状态靠拢,有利于实现教学与社会、与媒体的对接。
在这个阶段,除当班主播和录像、导播之外,其他同学都是观看节目的状态,这时需要教师考虑课堂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使用了互动教学法,即每位学生需要对节目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总结,并在第三环节进行点评发言。使用这个方法,其他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三)指导分析环节
在指导分析环节,教师的现场分析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向上找寻理论的印证、向下探问 “观众”的观感,向内互相交流新闻制作、播报过程的经验、向外对照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特点,多角度逐条剖析当日录制的各条新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兼顾大一学生的特点,多鼓励、多指导、少打压,保护其创作热情。
同时学生的互评在这个环节也应该是分量比较重的部分,需要教师调度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发言,一来以保证录像过程中其他学生的参与激情,二来可以丰富视角,对教师的指导分析进行补充。而这其中尤其值得总结的是游戏法的使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视角更加多元,即规定:后来发言的学生不得重复之前的观点,而且每人都必须发言。
四、教学评价
持续16周的高强度训练结束了,学生领受了精神鼓励和微薄的物质奖励后进入了炎热的暑假,而课程改革还需要检验和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评教、学院组织的学校艺术实践情况评价、校电视台的校内实习情况评价、12级就业情况评价。其中后三项属于长期评价,不能立即得到结果;第一项以立竿见影见到效果。事实上,在12级播本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生评教成绩中,《主持人素养》课新闻板块的得分明显超出该年级所设课程该学期生评教的平均成绩,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的实战使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未虚付时光。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早进入实战状态,让教师更积极地了解媒体前沿现状,避免师生双方面闭门造车。“‘一专多能是我们培养播音专业人才的一贯主张”[3],张颂老师1984年提出的“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专业培养方向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还要兼修新闻学、传播学、采访学,编导专业、表演专业、化妆、灯光等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便于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强调播音专业的专业特性,保证专业课在课程安排中的绝对优势,保证专业训练在课堂和课下的占比,保证专业特色。
注释:
[1]《播音主持发声学与教学法》,李钢,《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第1版
[2]《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法》,吴郁,《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第一版
[3]《努力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播音人才》,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