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古代文学教学困境思考

2014-09-19 14:53杨秀礼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困境思考

杨秀礼

摘 要:功利主义观念、平面化阅读方式、文化精神的缺位等,从社会、学生、教师四个层面,造成了当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困境;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相对其他课程而言,课时较多,但教学内容繁杂,由此,她也成为中文专业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性课程,部分学生缺乏浓厚兴趣与学习激情。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探求其中的原因,自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工作,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我国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政策保证与社会导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上的功利主义、短视行为也相对开始泛滥起来,这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在高等教育方面,自本世纪初以来的高校快速扩招,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马首是瞻,学生的就业率成为社会衡量一个高校或一个专业的主要标准,家长和学生把就业、高薪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为专业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不可否认,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这一基本导向对于高校改革与人才培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积极作用。而对于一些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传统基础学科,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与号召力,这一导向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小视,中文专业办学出现的缺生源、缺经费、缺重视等等困境便是事实性证据。本人所在学校在实行大类招生,二年级实行专业分流的招生与办学模式,这对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完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作用巨大。但由于夹杂着各种现实利益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出于热爱汉语言文学的原因,不可排除,较多学生在选择该专业时并不是很了解,兴趣更无从谈起。加之,专业学习与专业爱好本身存在的巨大差异,致力于将作家作品放置于时空的坐标中进行考察,寻求其价值坐标的专业式学习,显然与注重文本,注重个体审美感悟,更多从自身主体激情的投入,去品味作品的爱好型阅读有着巨大差别。

二、图像阅读和通俗文化氛围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普遍都是出生于90后。他们成长于电视、电脑广泛流行的环境之中,习惯于图像阅读,这种阅读模式与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图像阅读模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的阅读方式,优点主要表现在使阅读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愉快、容易接受理解,缺点为阅读内容表面化、简单化,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缺少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联想。当对这种阅读方式形成一种习惯时,人的思维就会逐渐怠惰,懒于思考,逐渐对文字形式的阅读感到吃力、枯燥。“图像阅读”使人们对文字读本的兴趣、敏感性、阅读文字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度等都大大下降了。这种阅读习惯模式在现在高校学生中的表现是,部分学生知识面广泛,而在相关深度则欠缺很大,这对于需要大量文字阅读,并讲求从中进行体悟的古代文学教学,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除了阅读的平面化,对古代文学教学形成另一个巨大挑战的是流行、通俗文化的风行。不可否认,这一文化现象对于满足和丰富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对于第三产业经济的推进均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而这一流行、通俗文化对于相对高雅文化生存空间的大肆挤压,出现了在流行文化盛行的氛围中长大的90后,对于诸如古代文学等传统文化学科和课程的陌生,乃至抗拒感。

三、文化精神的缺位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能较好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古代文学教育理念,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沉重的历史包袱,也让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受“功利主义观念”、“图像阅读和通俗文化氛围”的影响,加之,曾经流行的重视文献考据学风在教学领域的波及,课程学时的大量挤压,在坚守传统学科本位的号召下,教学之中出现的重“史”而轻“文”,重“文献”而轻“文学”,重“文学”而轻“文化”的倾向应该不是个别现象。而古代文学教学目的之一,即欣赏和学会欣赏,如果教学仅仅关注于以追求僵化的、刻板的文史、文献知识为目的,学科教学最终将被冷却成诸多凝结了的观念,而不能流入到学生的血脉之中,更谈不上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去深入体会古人的人生经验,并将自我的人生经验融之于中。文化精神的缺位,影响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价值元素的判断和理解认同,对于其中体现的人文精神自然无法体悟。如不能将古代文学作品还原为鲜活可感的灵动生命,并引导学生对此加以把握,最终将导致大学的人文精神领域的浅薄与苍白,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保证。

总而言之,目前古代文学教学存在较多的困惑,造成一些困境,但如形成在市场导向与专业定位、坚守传统与当下关怀、工具理性与人文感性中取得一种较好平衡的教学理念,并将之与选修课、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实现互动,拓展古代文学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则不失为古代文学走出当下困境,可以考虑的应对之策吧。

参考文献:

[1] 张克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1(01):70-73

[2] 韩国良.论当下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7):107-110

[3] 刘勇.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113-115

[4] 陈赟.古代文学学科定位及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1):132-134。

作者简介:杨秀礼,上海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困境思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