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在日本江户后期的发展

2014-09-19 09:14杨曼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江户知行合一

杨曼

摘 要:江户后期,当幕藩的封建体制已面临崩溃,正统儒学难以继续发展的时候,以佐藤一斋、大盐平八郎、吉田松阴为代表的日本阳明学者,将“知行合一”在经世致用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佐藤一斋的“气一元论”,大盐平八郎的“归太虚论”,吉田松阴的“二而一,一而二”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发动农民起义、明治维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日本历史的进程。

关键词:江户;阳明学;知行合一

日本阳明学的开创与中国相距一百三十余年。现存最早的记载是日僧了庵桂梧于1503年出使明朝时曾与王阳明会晤。王阳明撰《送日本正使了庵桂梧和尚归国序》[1]相送,但此后阳明学并没有在日本相继发展起来。16世纪中叶的“后五山僧侣”时期阳明的文集、文录、则言等大量传入日本,但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日本最后的武家政权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拉开了帷幕。为了从思想上维持封建身份制度和土地制度,德川幕府倡导朱子学说,朱子学说成为“官学”。在这股汉学热中,阳明学也吸引着当时大批的禅僧、医生和朱子学者,但这时尚未嬗变为日本的阳明学派;作为一个学派,它是从中江藤树(1608年~1648年)开始的。日本的阳明学派在中江藤树开创之后,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强调修身、内省的德教派;一派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注重实践的事功派。江户后期日本阳明学主要表现为事功派的特征。

江户时代后期,当时封建制度已面临崩溃,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等级的链条开始松弛,下层的市民、农民、武士等有打破现状进行变革的愿望,而阳明学对人的主体性和知行合一的高度重视恰好能满足要求社会变革的阶层的需要。这样,日本阳明学在日本封建社会的瓦解过程中,便成为了市民阶级和社会下级武士信奉的哲学。阳明学中的“不择贵贱贫富”在他们眼中是真儒学,是打破等级制度的武器和立身出世的信仰。其代表人物是佐藤一斋和大盐平八郎。一些维新运动的思想家和领导人,也受到了阳明学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发展了阳明学,终于在明治维新中成为一种思想指导和动力,对日本近代变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日本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精神动力。其代表人物是吉田松阴。

阳明学在幕末志士中之所以有魅力,主要在于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因“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一致,这对武士而言极具吸引力。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基本思想的阳明学,“在吾国则为性心空谭,在日本则实现近代国家建设之大业。”[2]阳明学的知行合一在江户后期的日本与特定的历史进程相契合,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其思想内涵,成为反对现存体制的一种精神武器。

佐藤一斋、大盐平八郎和吉田松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发动农民起义、明治维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日本历史的进程。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如《传习录》所载: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字,已自有知在。[3]

又曰: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4]

知行合一即是他所谓的致良知,良知是知,也就是道德本体之“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知行合一”从王阳明的“心即理”导出,心只有一心,而且是一种道德意义的心,由于此心具有道德之“体”与“用”,所以“心”也与“经验”仍是不可分离的关系。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须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行动,不能算是真知。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思想道德指导人的行为,按照道德的要求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的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阳明的观点虽然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但忽视了客观知识的学习,他所说的“知”不是认识而是道德意识,“行”不是实践而是道德修养,通过“知行合一”成就自身的道德修养。广为人知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讲的也就是道德修养过程中的感悟。 阳明学的这种局限性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废学任性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二、“气一元论”与洋学

“气一元论”的观点是江户时代著名的教育家佐藤一斋(1772—1859)提出的,他担任幕府儒官19年,曾在朱子学的教学机构“昌平坂”[5]任教。佐藤一斋表面上推崇朱子学,实际上是信奉阳明学,是“阳朱阴王”的代表人物。

一斋认为:“认以为我者气也,认以为物者气也,共知我与物皆为气者,气之灵也,灵即心也,其本体之性也。” [6]他还说:“躯壳是地气之精英,由父母而聚之;心则天也,躯壳成而天寓焉,天寓而知觉泯,心之来处,乃太虚是也。” [8]一斋虽然将心与物分为二,但又认为天与地、心与物、躯壳与精神都是气。承认了“气”的绝对性,把“虚”落到了“实”处,为“知行合一”提供了理论根据。

“气一元论”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在此基础上,一斋还在《周易》的基础上发展他的辨证法思想,“宇宙间一气斡旋。开先者必有结后,持久者必有转化,抑者必扬,滞者必通,一隆一替,比相倚伏。” [8]天地、心物同是一气,而气必有一阴一阳,死生相替。在一斋看来,充塞于天地间的是“事物必有对,相待而固”,即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如阴阳、虚实、动静、枯荣、甘苦、贫富等相反相成的概念,但是一斋的辨证法思想排除矛盾,否认斗争,夸大了对立物“相待而固”。尽管如此在辨证法非常贫乏的日本古代哲学史上,为以后辨证法在日本古代认知论上的发展提供了先导理论。

一斋从“气一元论”的自然观进而指出:“行而真知之,是知;不行而徒知之,仍是不知。真知为知,以徒知为不知,而无容一点虚伪,是即良知本体。” [9]这里的“知”具有行是知之源、知是行之果的合理性。以这种合理主义观点看待“知”使他能以很开明的态度接受“洋学”,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其次,就“行”而论,王阳明的“知”不是认识而是道德意识,“行”不是实践而是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提高道德修养。佐藤一斋摒弃了王阳明视“行”为心之用的观点,将“行”引向事功、实践,强调“行”的致用性和实践性,提倡重行、力行、笃行而成其为最显著的特色。佐藤一斋的学说深刻影响了他的学生——幕末志士佐久间象山。佐久间象山是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主张日本要富国强兵,需吸取西方自然科学之知,并由此形成了明治初年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之“知”的热潮,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三、“归太虚论”与大盐平八郎的起义

大盐平八郎(1793年—1837年)并不排斥程朱学,他反对的只是朱子末学者流“知而不行”而已。天保之际出现粮荒,他在大阪为救济饥民而发动起义,最后失败自杀。关于大盐平八郎的主要思想,他在《洗心洞札记•自述》中托门人之口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太虚,二是致良知,三是变化气质,四是一死生,五是去虚伪。

大盐平八郎的“太虚”吸取宋代张载的太虚说而发展了阳明的良知说。关于太虚的内涵,大盐平八郎在继承了张载的思想——太虚是世界万有之本体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扩大深化,认为身体所见皆虚,此虚大而为太虚,小而为方寸,彼此相通,太虚即存在于我方寸之中,我方寸即包太虚。而“身之所以为身,以有方寸之虚也,如无其虚,则不灵而死矣。”[10]身可灭而太虚万古不灭,太虚不仅是宇宙一切活动之根本原因,也是人的心灵精神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体性存在。

大盐平八郎作为日本近代阳明学者中以“实践”二字为其内心信仰者第一人,他笃信王阳明的“良知”说,在行为上又极力把良知理论付诸实践,即“致良知”,他认为“致良知”是通往太虚、实现归太虚境界的必由之路。他作为农民和城市起义的领袖,以身殉难。大盐中斋作为思想家和农民领袖的一生,代表了日本武士的那种一旦以为是者,立即接受,不仅珍贵其言,而且一一见诸于行,虽生死祸福在所不计的思想。正是在这种超生死以救国救民的思想鼓舞下,使幕末阳明学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

四、“二而一,一而二”与明治维新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明治维新运动时,一些维新运动的思想家和领导人,也受到了阳明学的鼓舞,其代表人物就是吉田松阴。吉田松阴是维新运动时期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吸收阳明学思想,主张以“心”为判断是非的准则,不拘泥于既成制度与规范,认为抨击当时的专制统治亦非罪恶。

吉田松阴出生于日本封建时代即将解体的天保元年(1830年),安政六年(1859年),在镇压维新志士的“安政大狱”中被幕府处以极刑杀害,年仅二十九岁。松阴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使之成为酝酿明治维新运动的思想动力和造就明治维新一代新人的思想指南,这是日本阳明学者对“知行合一”的重要发展。

松阴虽没有直接倡导阳明学的“知行合一”,但也极肯定阳明的“知行合一”精神,在《讲孟余话》[11]中他提到:“智圣是全章纲领也。智如射之巧,即所谓致知;圣如射之力,即所谓力行也。知与行,二而一,一而二,固所自当。……然是吾徒小人唯言知行偏废之弊,其实知而废行非真知也,行而废知非实行,故知行二而一,而先后亦相待而济也。”因此松阴也非常强调“真知”与“实行”的知行合一精神。根据这种观点,他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舍学问功夫一偏于行事者”,对这种人要强调“以知为先”,切忌以行废学。另一种是“专务读书明理,而于实行实事上不曾下一毫砥砺之功者”,对这种人要强调“以行为重”,切忌以学废行。总之他以“一而二”进行具体分析,以“二而一”进行理论综合,用朱熹观点补充,完善阳明的知行学说,将知行辩证法提高到了新水平,但总的来看,他还是强调“行为重”。

从重行思想出发,松阴主张为学应当“去虚就实,略冗览要”,即提倡有用之学。他主张尊王攮夷、尊王倒幕,并以身殉行。为弘扬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他在松阴学塾培养的80名学生中,有一半人为明治维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五、结束语

江户后期,当幕藩的封建制已面临崩溃,正统儒学也从此不能继续发展的时候,阳明学很快在各阶层中传播并发展起来,“知行合一”的思想增加了蔑视权威、力行实功、强调无畏和立志等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和特定的历史进程相契合,发挥合理的积极作用,成为反对现存体制的一种精神武器。佐藤一斋是在朱子学教育家外衣的掩饰下研究阳明学思想,发展其“气一元论”,推动了西方先进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大盐平八郎的“归太虚轮”将阳明学的实践事功特色发挥到极致,他发动起义以身殉难的行为本身就是为这种思想做了最好的诠释;吉田松阴的“二而一,一而二”将知行辩证法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作为维新运动的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被幕府处以极刑,他们都是从敦笃践履、经世致用方面发展了“知行”范畴。

注释:

[1]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220.

[2]张君励.比较中日阳明学[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1955.3.

[3]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7.11.

[4]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7.128.

[5]昌平坂:幕府的教学机构,成立于1790年,主要教授作为“官学”的朱子学。

[6]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盐中斎[M].日本:岩波書店: 1980.254.

[7]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盐中斎[M].日本:岩波書店: 1980.224.

[8]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盐中斎[M].日本:岩波書店: 1980.257.

[9]論語駁異http://uwazura.cocolog-nifty.com/blog/cat3579961/index.html

[10]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斋 大盐中斋[M].日本:岩波書店: 1980.329.

[11]吉田松陰全集第3巻講孟余話[C].日本:大和書房: 1971.363.

参考文献:

[1]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吴延嵺.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守华、卞崇道.日本哲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杨曼 (1971.9-),女,广东潮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世文化,中日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江户知行合一
居酒屋的诞生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建材与城市规划的时代烙印——论日本江户火灾的得与失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地图所见江户日本的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