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的延续

2014-09-19 00:48于晓君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虚无死亡

于晓君+

摘 要: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西诗学的融合,具有中国新诗走向世界的一个路标的意义。日常生活的书写,流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丰富多变的意象,凸显独特的人格魅力。师从鲁迅,诗中渗透着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与审视。继承了鲁迅永不言败的战士精神、关注生命主体、正视生死等精神气质,并有所超越。

关键词:战士精神 ;生命主体;死亡;虚无

冯至的《十四行集》乃是中西诗学的融合,创作于1941年,是冯至在昆明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收获。处于抗日战争期间,却没有书写战争,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写所见之物、之景、之人,抒心中所思所想所敬。它有着作为中国新诗走向世界的一个路标的意义。”冯至师从鲁迅,从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也可探求鲁迅永不言败的战士精神、关注生命主体、正视生死等精神气质。

一、战士形象和战士精神

鲁迅在《过客》中塑造了一个执着前进、始终在行走中的战士的形象。“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孤独而执着的前行者是鲁迅战斗精神品格的具体体现。在冯至心中也有这样的一位战士。首先,冯至在《十四行集》中频繁出现“路”的意象。战士具有实践性和开创性。那些第一个从某条活泼“道路”上走过的(当然这条活泼的路不仅仅指是实实在在的路,更指心灵之路)。他们内心的勇敢,对前途未知坎坷的直视,何曾不是一位持剑骋驰的战士?其次,《给一个战士》中将“战士”比作是一个古代的“英雄”,我仿佛看到了屈原被流放的身影,他立于江畔边,脸色憔悴、衣裾飘扬,仰天而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英雄必定有常人不具备的心灵的伟岸和心眼的洞达,不被人所理解,因而“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陷入深深的孤独中,但是诗人仍然肯定了战士的价值,战士有他的向上和旷远。这样的战士,既有鲁迅笔下的乞丐摸样的落魄,甚至脏乱,更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人类前进的指向灯,是心灵导师。这样的战士虽遭受苦难,仍艰难前行,是鲁迅战士精神的延续。

二、关注生命主体

在鲁迅的《秋夜》中可以看到蜂飞蝶舞、粉红色的花,小飞虫,甚至鲁迅会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鲁迅关注细小生命,看到他柔情的一面。这些柔情、温情的一幕,在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也可见端倪。朱光潜对诗有一个定义: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即诗。“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不能见。”表现为对生命顿悟和留恋的一种“趣味”。冯至关注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是平等的,生命不应因其微小、短暂而被忽视。那些生命短暂的小昆虫、蜕化的蝉蛾、白茸茸的小草,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当然,除了这些,诗人也关注了蔡元培、鲁迅、杜甫、英雄战士等,甚至还有形而上的一些理念,寻求更普遍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当然,我觉得冯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鲁迅在探寻一个个体如何独当人类的命运,在《影的告别》中也表现出与世界决裂,宣示要独自承担黑暗与虚无的一种决心。而冯至却由“我”转向“我们”,战士与群众融为一体,放弃个人担当,而寻求共同承担,表现为更加宽容、团结、认同、自由、开放的一种心态。我觉得这是冯至胜于鲁迅的地方。只有这样,历史才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由小路上升到我们的心灵之路,然后再追溯到开创心灵之路,引导我们前进的心灵导师。虚无有了存在的价值,从“你”转变成“我们”,由个体感悟上升到人类启迪,由此获得普遍意义。

三、死亡与虚无

鲁迅在《墓碣文》中塑造了一个肉体死亡,而精神存在的死人形象,极度惊悚恐怖,表现为一种主体分裂与冲突,暗含自我剖析。而冯至也能直面死亡,在他的《十四行集》中也弥漫了一股死亡的味道。海德格尔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死亡恐惧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恐惧:一是对“垂死的恐惧,也就是对肉体痛苦的恐惧”;二是“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无的恐惧”。而冯至笔下显然体现的则是对第二种死亡,即虚无的恐惧。

但是面对死亡与虚无,诗人并未陷入到绝望当中,在这一方面,冯至相对于鲁迅只能徘徊于无地,独自承受黑暗与虚无的绝望,似乎也找到了出路,在《几只初生的小狗》中“你们没有记忆,但这一幕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深夜的黑暗只是暂时的存在,吠声划破长空,“初生的小狗”预示着新生命、新事物,虽然在最初时会比较虚弱,但是最终会长出锋利的牙齿,用声音震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到来。

40年后,冯至略带歉意的写道:“我自信并没有在小花小草中去寻找什么小趣味,也思索一些宇宙和人生的问题,但是我的确没有为抗战而写作。我一走进那两间茅屋,环顾周围的松树,就被那里自然界的一切给迷住了。”显然,因为被吸引,因而真心对待,所以流露出的是内心最真实、最迫不及待要倾诉的情感。而这最真实的思想中深深地植入了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与审视。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J].当代作家评论.2004(3);

[2][德]W•顾彬著.张宽等译.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2);

[3] 王攸欣,龙永干潜隐与超越──冯至《十四行集》之传统根脉发微[J].2009(2)

endprint

猜你喜欢
虚无死亡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川端康成虚无的爱情观
在虚无中的挣扎与坚持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传统文化岂能“虚无”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