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国+张晓娟
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因此,各学校都很重视教师的发展。然而,教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要尊重科学,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为前提,有先后、按梯次、多方位、有差异地发展。接下来,笔者将介绍我校的教师梯次发展策略。
一、教师梯次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进教师逐年增加,教师群体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各层次教师之间如何融合,同一层次教师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每名教师如何遵循一种轨迹由初期的不适应到职业定型并不断发展成为我校关注的问题。因此,我校于2006年提出了“教师工作丰富化及教师梯次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并立项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开始了教师梯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致力于帮助教师认同角色、分层发展,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使他们的教学工作增值、生命增值。
1.合理定位,让教师认同自己的角色
学校采用自我定位及学校分析帮助定位相结合的方式,按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域”将教师划分为四个梯次:适应期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
适应期教师即新上岗、转岗及工作不足五年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重点在于课堂调控的技巧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予以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李老师是2008年调入我校的青年教师,刚来学校时非常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及班级管理,面对淘气的学生常常束手无策。在新调入教师恳谈会上,她要求向优秀班主任教师学习,通过听课、听班会、学习管理班级等方法,一段时间以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李老师说:“跟着有经验的教师才知道该如何管理课堂,如何对待淘气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由此可见,越是适应期的教师越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着走,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和培养。
合格教师指工作五年以上、能胜任日常教学工作的教师。此类教师更关注教学质量,学校将培养的重点放在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骨干教师指在所教学科中有一定影响力、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是在备课组和教研团队的支持下走出来的。备课组和教研组是学校最基础的教研组织,如果所有成员目标趋一,行动一致,那么它就会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就能推动整个团队有序高效地发展。骨干教师是各个备课组和教研团队中的首席教师,他们引领适应期和合格教师在团队集体中发展智慧,同时,骨干教师这支队伍也在“问题——研讨——新问题——再研讨”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壮大。
名师指教学特色明显、获得过省市“名师”称号的教师。此梯次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并推而广之,从而带动其他梯次教师共同发展。
2.梯次赋权与培训,让教师实现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含多项内容和多个层次,学校针对不同梯次的教师和不同教研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赋权:在备课时,适应期教师要写出详细的教案,目的在于熟悉备课环节及课堂要求,注重操作规范和具备相应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行为没有明显的失误;对合格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删繁就简,写出简单的教案,并集体备课;骨干教师可在书本上进行简案编制,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设计上,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课堂教学之路;至于名师,则要求他们站到课程的高度去思考、研究和整合教材,研究课程,编写课程纲要。
在不同梯次教师的培训上,学校也做到有的放矢:对适应期教师的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派名师做专题培训,名师就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等环节进行专题辅导,帮助新教师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能直观地学习并掌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对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学校则通过安排他们外出学习、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举办学术沙龙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在培训中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鼓励他们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对名师的培养,学校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邀请专家协助,举办观摩研讨活动,旨在打造特色教学。
3.搭建平台,让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为了实现教师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学校搭建了“基本功训练”“青蓝工程”“读书沙龙”“实小论坛”等平台。
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教师基本功,学校购置了粉笔字练习专用黑板,印制了钢笔习字专用纸,供教师进行粉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在训练中,采用“骨干引领——全员参与——观摩交流——共同提高”的步骤,学校定期组织钢笔字、粉笔字交流展示活动,教师们在观摩交流中提高了对书法的认识,将自己的所思所得通过“习字一刻钟”的活动表达出来,同时也影响并带动了学生练习写字,师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写字的乐趣,提高了书写水平。对此,朱老师深有感触:“以前自己的字羞于见人,通过学校的练字活动,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给学生写示范字时也不害怕了!”还有一些教师在硬笔书法等级考试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多读书、读好书、读教育用书是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比赛中所奖励的物品就是书,同时,学校为适应期教师和合格教师购买了管建刚校长的著作《不做教书匠》,为骨干教师购买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为名师提供最前沿的教育著作及刊物,为鼓励教师读书提供服务。此外,学校还组织读书推介会,不同梯次的教师推介不同的书目并说明推介理由,大多数教师认为阅读对他们的教学很有帮助,全体教师在推介与讨论中扩大了阅读范围。
为了让不同梯次的教师有更多的交流平台,学校还开展了“实小论坛”活动,论坛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有艺术赏析、名家讲坛、美文赏析、备课组素质展示、我的金点子等,例如董老师的演讲《发表文章不是梦,勤思多写你也行》向教师们介绍了写论文的不同角度:依托教育事件,结合读书所得;课堂快照加精彩点评,探索独到的方法;反思过程,边叙边议,得出指导性经验。针对教师们普遍认为的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写文章这一情况,董老师还介绍了自己的小妙招,那就是睡梦中构思,晨起早下笔,利用零碎的时间积累心得,使自己的耳朵开关自如,不让无谓的闲谈进入大脑。教师们听后表示受益匪浅。同时,论坛还将教师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不同的技能展示,备课组教师展示备课技巧,艺术组展示吹拉弹唱,英语组进行剧本展演,语文组进行电影配音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endprint
4.关注心灵需求,让教师的生活增值
对教师而言,学校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希望被认同、被欣赏、被包容,希望能快乐工作、轻松生活,于是,我校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关爱、沟通、激励、赏识”助推教师的梯次发展。
关爱:学校除了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之外的生活,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让他们感觉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能获得安心、信任与发展。
沟通:学校领导定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听取并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聆听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消除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的误会。
激励:学校注重阶段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多给予鼓励,发现不足及时指出并作具体的指导,修订和完善影响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
赏识:我校鼓励创新,对有创新的教师,学校实施奖励制度,为其研究工作购买书籍、聘请专家到校为其指导、优先派出培训,这也激励着其他教师勇于创新。
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领导都会亲自送给教师鲜花,送上节日的祝福;每逢重大节日,教师们都会收到来自校长的温馨短信;新教师调入后,校长都会定期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在教学中的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尊重和信任;无论哪一位教师家中有事,校长必会亲自过问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教师们感觉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校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在关注教师生活的同时,学校还注意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力,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体谅和善待他人。为了让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聘请专业教师利用《委屈就像人的影子》《现代人情绪管理》等书籍开展培训。此外,学校还在教师中开展“孝”的教育,要求教师做孝敬父母的模范,一个善待父母的人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爱学生的人,同时,教师的善行也能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修养。通过培训,教师们认识到了“阳光的心态打造宽容的心态,宽容的心态铸就宽容的胸怀”。
二、教师梯次发展研究的收获
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在2010年1月5日,我校承担的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师工作丰富化及教师梯次发展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课题选题有适切性,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实,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同时,在我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如下。
1.教师梯次发展丰富了教师的工作
为了助推教师的梯次发展,学校借鉴赫兹伯格的“工作丰富化模型”使教师的工作丰富化,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值。在研究中,学校逐步明确了“赋权、认可、培训、引领”这八字方针对教师的正面激励,通过“赋权”,给予不同梯次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尊重教师的选择,管理人员不干预或较少干预;“认可”,即学校充分认可教师的探索,并予以及时鼓励;“培训”,即对不同梯次的教师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引导教师学习,从而提高了不同梯次教师的专业素质;“引领”,即名师的引领对其他梯次的教师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2.教师梯次发展成就了团队与个人
“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最优秀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因此,我校组建了教师团队,教师们借助团队的合力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学校鼓励一部分教师优先发展,重点培养能力出众的教师,使他们成为某一学科的名师,再由这些名师引领教研团队,实现梯次发展。例如语文教研团队中的张老师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学校就着力培养她。2010年5月,张老师参加市教坛新星评选,学校领导和教研团队给予她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她在学校和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赛,被评选为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当她被评为市级名师后,担负起语文团队的教研任务,并把语文团队领导得有声有色,先后有5名教师执教了省市优质课,在市、县均有影响。在科研团队的研究主题上,学校要求每个团队确定校本研究主题,力求做出自己的特色。英语教研团队就是课题推动梯次发展成功的范例,他们在“齐鲁名师”培养对象刘老师的带领下,以“话题教学设计”和“小学英语绘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这支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省级名师、市级教学能手、县级明星教师的先进集体,每个成员发表的文章都在三篇以上,仅在2008—2010年他们发表的论文数就多达一百多篇。在我校,有很多像张老师和刘老师这样的领路人,他们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是团队中的首席,引领着整个团队的梯次发展,在成就整个团队的同时,团队也成就了教师个人。
三、深化和完善教师的梯次发展研究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学校打造的“好习惯·好人生”教育品牌效果明显,学校的品格在逐步形成。但在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进行的教师梯次发展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增值教师的教学工作上,如何让教师用教育的视野审视教学工作、让生命增值,是深化研究的重点。
1.科学定位
由于原来的定位仅限于教师工作的教龄及所取得的教研成果,范围较狭窄,不能呈现教师梯次发展的动态变化,因此,学校按教师的成长规律实行动态化管理与培养,采用自我定位、团队评价及学校分析帮助相结合的方式,把原来的四种教师类型重新划分为适应型教师、发展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在培养中,既关注教师的业务素养,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他层面对教师的影响。
2.构建生命化课堂
教师的梯次发展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崔允漷教授指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即为了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变革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增值,构建生命化课堂就是让教师在努力使课堂增值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增值。
(1)确定课堂目标
构建生命化课堂,除了原来的知识目标外,学校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目标、情感目标及能力目标,要求教师在设立目标时充分考虑如何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醒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在上课之初要先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在课堂结束时引导他们检验自己的目标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会反思。
(2)定位梯次课堂
我校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对适应型教师,其生命化课堂的要求是站稳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定好目标,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好学生的合作交流。第二,成长型教师除了必须具备适应型教师的能力以外还要探索生命化课堂中的情感场,使师生的情感交流顺畅,让学生信服。第三,对成熟型教师,在确立核心目标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其生命化课堂须倡导三场——“情感场”“思维场”“活动场”。情感场就是追求由师生群体通过情感互动而构成的一种氛围,即让学生感觉安全的心理环境。思维场就是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肯定、否定、鉴别和比较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活动场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课堂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在体验探究中激发生命智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三个场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生命化课堂的核心目标。第四,对研究型教师,其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以总结经验、解读课程为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学校的功能是教育,教育的功能是育人,不同梯次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视野有责任地生活在教师这个团队里,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培养好学生,在学生的成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增值,这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师的价值皈依所在。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