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18 06:54李光立李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1期
关键词:窦房结阵发性室性

李光立 李玲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在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中较为常见,偶尔也会在健康人群之中发作[1-2]。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不需要进行用药或其他方式进行治疗,但持续性、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可引发猝死,临床上应予以重视[3-4]。本文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49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心内科49例发生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51.3±4.37)岁,其中男31例,女18例。49例患者均由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快速型房颤8例,阵发性室上速13例,多源室性早搏5例,心房扑动9例,频发性早搏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低血压、休克、肺间质纤维化、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扩张性心肌病等。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血压及心电监护,做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脏彩超及胸片检查。胺碘酮治疗前后15~30 d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5]。采用胺碘酮的单项药物治疗方式,在进行胺碘酮治疗前,应告知患者提前停止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6]。首剂150 mg胺碘酮加入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10 min内注射完。然后0.1~0.3 mg/min静脉点滴维持,6 h后可视心律情况追加150 mg,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则间隔15~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注意24 h以内总剂量不应超过1000 mg,若患者心律状况转为窦性心律,则立即停药,改为口服胺碘酮(200 mg,每8小时1次,持续1周;之后200 mg,每12小时1次,持续1周;之后200 mg,1次/d,持续2周),1个月为1个疗程[7-8]。每天两次对血压、心率以及心律进行测量,每周进行1次复查,将监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对比。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室性早搏减少>90%,短阵室速、成对室早消失;有效:成对室早减少>80%,室性早搏减少>60%;无效:仍出现短阵室速或成对室早,室性早搏减少<40%[9-1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显效34例(69.4%),有效11例(22.4%),无效4例(8.2%),总有效率为91.8%。见表1。

表1 胺碘酮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 例

2.2 胺碘酮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胺碘酮治疗前患者心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98±6.0)次/min、(23±4.0)%, 治 疗 后分 别为(92±4.0) 次 /min、(36±3.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3例出现轻微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纳差、便秘等,均可耐受且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均自行消失。有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50次/min)而停药。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心脏正常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沿着传导系统下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依次抵达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和舒张[11]。心律失常在多种人群当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病几率,其病因多样化,对其产生的原因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论,心律失常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心血管病伴发,甚至可以突然发作而诱发猝死[12],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13]。心律失常是心脏的窦房结与传导系统受到严重损害,或水、电解质失衡,心肌细胞的离子平衡失调,导致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过程中发生异常[14]。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种心律失常类型、心功能和性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如轻度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所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等的影响程度[15]。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血压低、出汗,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16]。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药物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这种药物的应用是优先与常用口服、急性发作则静脉或气雾剂药物使用,外用药物使用较少[17]。由于心律失常机制复杂而多样,许多因素不是很清楚,所以临床医学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原则应该是基于心律失常的机制,选择作用针对性强,疗效明显而不良反应小的药物[18]。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胺碘酮是引起QT间期延长药物中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风险最小的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也相对较小,胺碘酮是含碘的苯呋喃类化合物,其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对心脏有直接作用,也可通过非竞争性阻断交感神经而起间接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的效果。长期应用的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所有心肌组织(如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希浦系统及旁路等)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并抑制心房、房室结、希浦氏系统及心室的传导[19]。静注给药主要作用是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和延长不应期。本品能阻止外周甲状腺素(T4)转变成活性代谢产物T3,使血浆T4增加。长期服用可出现轻度心率减慢,冠状动脉和总外周阻力降低。静注给药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在本次研究当中,全部患者经过口服药物治疗后,除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2例阵发性室上速外全部有效,其中3例出现轻微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纳差、便秘等,均可耐受且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其中两例是因为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50次/min)而停药,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达到了91.8%,与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1]陈智杰.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67-168.

[2]宛春,王萍,高奎山,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1(9):79-80.

[3]董作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2012,20(9):1500-1501.

[4]刘章碧.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84-85.

[5]楚秋霞.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23-124.

[6]刘小荣,龚晓洁.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8-69.

[7]吴培群.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5-76.

[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1(6):1-3.

[9]牛绍莉.胺碘酮复律引起严重窦性停搏[J].临床误诊误治,2013,2(7):23-24.

[10]王永霞,朱斌.阿托品胺碘酮治疗草乌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11例的救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6):33-34.

[11]林利,袁越.小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4(13):45-46.

[12]王大敏.胺碘酮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7-58.

[13]吴丽红.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53例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0,6(6):61-62.

[14]王诗乐.胺碘酮抗心律失常46例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7(9):73-74.

[15]陈立新.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56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8(15):85-86.

[16]刘辉.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9(22):97-98.

[17]柳荫.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32-33.

[18]魏晓艳,郭占锐.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28-29.

[19]王智明.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42-43.

猜你喜欢
窦房结阵发性室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电磁效应对心肌细胞搏动行为的影响
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性心律失常:一枚硬币的两面?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