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继红 谭娇娣
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以及现实状况,为了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分层管理护理模式便孕育而生[1]。本文主要对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选取了本院50护理人员,其中25例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并与采用常规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比较,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5名。5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5.3岁;工作年限为0.3~21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6年;文化程度:中专10名,大专10名,本科5名;实验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5.5岁;工作年限为0.3~20.5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3年;文化程度:中专9名,大专11名,本科5名。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功能制护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实验组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采用从上至下的分层次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护士长直接对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任务的分配,然后每位责任护士下属几位基础护理人员和助理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制。具体岗位设置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副组长-初级责任护士-护理护士,自上而下分级管理。根据本院护理队伍的现状以及分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细量指标,同时兼顾技术职称和专科护龄,将本院所有护士分为三级、二级、一级、特级4个级别。护士长:以行政管理为主,全面负责本部门所有护士的管理。特级和一级护士:主要负责对低层级护士的业务指导,重点从事呼吸机监护等专业技术护理如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技术指导等。二级护士:以临床技术护理为主,要求具有独立值夜班的能力。三级护士:以基础护理为主,或在更高层级护士的指导下辅助进行临床技术护理。组长由特级或一级护士担任,副组长由二级以上护士担任,且都要求具有较好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应急冲突能力。组长负责本组分管的具体工作和本组内人员分工调配以及护理质量监控等工作,副组长在完成分管的具体工作外,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组织抢救任务时,行使组长的职责。
两组护士都采用三班制,工作时间为8:00-16:30,16:00-22:30,22:00-8:30,每班次重叠30 min,用于小组间交接班、了解患者信息以及工作内容。
1.3 评价标准 理论知识考核和基础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内容要涉及每个重点、要点,顾及到科室护理的各个方面及细节,充分考评出护士的综合理论素质,考核成绩分结果为优、良、一般及差,其中优良率=优+良[2]。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士对分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满意度级别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为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前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施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情况
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 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之,随着健康护理新纪元的到来,给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以及现实状况,为了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迎接健康新纪元给护理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要求,分层管理护理模式便孕育而生。护理人员结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对护理服务对象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判断,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的过程,检查患者得到的护理效果,即通过对护理质量评价来衡量护理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4-5]。在分层级管理体制当中,医院应该根据各个层级的护士所具备的自身优势,组成责任制护理小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专业知识能力强的,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护士在护理小组中的作用,各层级护士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对患者进行共同护理,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善医护人员对护理病历的书写状况,让不同专业水平的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能够在自己的责任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在临床实践当中,分层护理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认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分层管理在临川护理中的应用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以提升,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在对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护理编制不合理,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使护士处于以完成治疗操作任务为中心,难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影响了患者的满意度;这促使医院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包括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以及三级护理。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不同层级护士组成责任制护理小组共同护理患者,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在应急急救、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患者安全、质量管理、健康教育、临床带教方面的经验[7]。落实分层管理不但能够将护理工作质量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护理人员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相关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水平与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病情好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医院实施分层管理后,各层级的护士能够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与自主性,更好的去护理患者[9-10],例如,在分层管理当中,主管护士会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去配合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更好的治疗、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利用护理程序对患者的病情护理情况展开针对性的评估,并对处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11-12];与此同时,还可在患者病情的二级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13]。分层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于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有利于协调护理中的各项工作,杜绝工作中不良因素的产生,维护护理队伍发展和稳定的氛围,有利于提升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充分调动护士的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将个人潜力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14]。
在分层管理过程中,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的关键,因此,医院应该根据患者作息时间的规律和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调配,坚持“以人为本”,多考虑患者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增设助理护士,让不同护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不同护理技能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个性化护理的目的。
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调整护士队伍结构,科学界定护士的职责范围,实现护理人才与最佳岗位的有机结合,确保护理质量,真正体现护士价值,成为当今医院护理管理探讨的重大课题[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士在实施管理前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实施管理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护模式也越来越进步,逐渐向更高层次转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护理工作如果只针对病症以及疾病本身进行护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只有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合理分配的护理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满足当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分层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从社会、环境、心理以及精神等多方面来提高护理质量,在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合理分配临床护理源、提升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对病情观察的及时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让患者的个性化、多元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医院应该使各岗位职责得以明确,进行逐级的,分层的管理模式,使护士个人的职业空间在该管理模式下能够得到很好的拓宽和发展,为专科护士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充分开发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尽可能的激发护理人员能动性与积极性,使各级护士的作用能够在工作中得以最大化的发挥。分层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综合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高华,何国平.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77-78.
[2]王赛娇.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93-94.
[3]郭舒婕,朱丽美,王晓敏,等.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82-83.
[4]陈红光,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13-214.
[5]赵青,陈燕,赵霞,等.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44-1945.
[6]韩旭娟.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590-590.
[7]王理瑛,张莉,颜萍,等.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16):1622-1623.
[8]林少珍,叶秀云,文美珠,等.护理质量控制中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70.
[9]董晓玲.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730-1732.
[10]平秀琴.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62-2163.
[11]梁光红.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2685-2686.
[12]喻文碧,杨雪萍.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80-881.
[13]李群,黄妙琴,黄转宜,等.急诊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1):176-177.
[14]黄水英.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58-158.
[15]庞湘侠,时军辉,暴青竹,等.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