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从业者要走出性别定势的误区

2014-09-18 20:04黄双葛金国
中国教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幼教人格幼儿园

黄双+葛金国

所谓“定势”,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人心理上的习惯性倾向。而“性别定势”,则是指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简言之,就是人们对男女两性形成的僵固不变的习惯性看法:理性者、勇猛者、富于攻击性者、独立者、擅长抽象分析思辨者为之男性;非理性者、温柔者、母性者、依附者、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者为之女性[1]。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男女两性在社会各领域的价值定位和就业选择。在幼教职业领域,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女教师以绝对数量优势成为幼教的主力,男教师在幼儿园实为罕见。而传统的性别定势观念认为,女教师对应柔性教育,女教师造成幼儿“半面人格”,女性教育与双性化人格需求相冲突。

我们认为,适当增加男性幼师比例是可以的,但在幼教中不能简单追求男女教师数量的平等。换言之,女性占较大比例,并由她们担当幼教重任,不仅有其必要性,还有其可能性。因为,女性教师相对于男性教师而言,更能满足幼儿人格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传统性别定势对女性幼师的误解,增强人们对女性幼师教育的信心。

误区一:简单追求男女教师数量平等,忽视幼师职业特殊性

早在2005年,《中国教育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男女幼儿教师的比例为0.3:9.7。即使是国内公认幼儿教育最为发达的深圳,比例也只是0.04:0.96。于是,这种数量上的悬殊差距,引发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人们的关注集中在男教师过少造成的不利影响。于是,教育工作者们纷纷提出措施试图缓解这一现状。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给予男教师以政策倾斜,包括“政治上”的降分录取和经济上的奖学金吸引;培养机构改革女性化教学,探索男性教师培养方案;园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男教师的经济地位等等[2]。一些教育机构甚至为了纳入男性师资降低男性教师入职标准。另一方面,人们的关注集中在女教师过多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女教师传递的是一种柔性教育,这种“女性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男性化品格的形成。显然,这是把“幼儿女性化”或“半面人格”等现象归因于幼儿园教师女多男少。由此,简单追求男女教师数量平等,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们认为,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其认识上的误区,而简单追求男女教师数量平等,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可预估的。接踵而至的教育公平、教师素质、教师资格等问题将把教育制度带入某种漩涡或陷阱。我们认为,性别平衡化应当做广义的理解,即符合人类社会的自然分工,符合时代特点。我们不应当只追求两性从业者在数量上的简单持平,更多的应该是“1”背后产生的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工作领域内男女比例持平的现象本来就少。

具体说来,幼教不同于其他职业,这决定了由女性承担主要责任有其特殊意义。

首先,幼师以女性为主,是以工作对象3~6岁幼儿为前提的。识者周知,在人的一生中,有若干个时期是性别意识的敏感期和高速发展期。一是7~8岁,二是13~14岁。3~6岁的幼儿,还没有明确的性别意识,所以谈不上“女性化”的“半边人格”的问题。那些认为女教师传递的是“女性化教育”,幼儿园教师女多男少,因而不利于幼儿男性化人格形成的想法,是把幼儿预设为“小大人”的想当然的产物,不符合幼儿独特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其次,女教师是具有母性色彩的个体,她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是母子联结的延续。女性教师可以身兼教师和母亲双重角色。布约克沃尔德曾指出,“在胎儿到新生儿的转变中,是母亲的声音引发了这个过程,母亲的声音给他以连续性、亲切感和信心,母亲的声音建立了从微观宇宙到宏观宇宙的桥梁”,“母子对话中那种明显的合拍——那种缪斯式交流中的核心因素,不仅仅存在于孩子满月前这一段时间,还存在于母亲和孩子的所有交流之中”[3]。女性教师在与幼儿交互作用中,自然地与他们建立起迁移性的母子联结,常常转化为呵护和理解,这是男性教师无法替代的。

再次,当代中国女教师双性化人格发展良好,她们自身对幼教有很大适应性,能满足幼儿的多重基本需要。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和孩子常常被视为“弱势群体”,两者在心理结构上,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有强烈的对被爱的需求、对安全感的需求、对野蛮暴力的排拒等。经验证明,在幼儿教育阶段,由女性教师为主体的师幼“同质群体”的相互作用,能更好探究这个群体自我完善的最佳发展机制。同样重要的是,幼儿园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女性拥有的温柔细腻品性能更好实现对幼儿的保育。

误区二:认定女性对应柔性教育,造成幼儿“半面人格”

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性阴柔,男性阳刚”,即女性温柔、细腻、安静;男性开放、勇敢、独立。男教师和女教师,被分别与阳刚教育和柔性教育对应。阳刚教育缺少女性人格因素,柔性教育缺少男性人格因素。而无论是哪种教育,都造成幼儿的“半面人格”。于是,人们开始担忧,在幼儿园,单纯的女性教师,会使幼儿行为打上“女字”烙印,极有可能导致幼儿(尤其是男孩,可能形成“娘娘腔”)缺乏性别认知甚至出现女性化倾向。而这种倾向必将导致幼儿独立性差、意志薄弱、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女性教师过多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似是而非,是极而言之的说法。首先,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男人和女人,同样既分泌男性激素也分泌女性激素——只是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多些,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多些。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的倾向[4]。心理学家荣格在集体无意识领域提出人的四种原型,即人格面具、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animus)和阴影。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心中男性的一面。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阿尼玛有一种先入之见,它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的东西,而阿尼姆斯选择的则是那些英勇无畏、聪明多智、才华横溢和体魄健壮的男人。举例来说,一个身材威武,脾气很大的男人,往往有女性的情感及态度,反之,看来很温柔的女性,而往往心理状态则是男性化。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男性阳刚、女性阴柔的审美观念,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是唯一而根深蒂固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男性阳刚、女性阴柔的审美观念,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都不是唯一而是正在实现多元和不断变化中的。可见,不是男性只能“阳刚”、女性只能“温柔”,女性阴柔带有阳刚之气,能投射以阳刚教育;男性阳刚带有阴柔之风,能投射以柔性教育。中国古代两个著名的教育故事——“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对于幼师女多男少是否造成幼儿“半面人格”问题,我们要理性对待,深入分析。

我们认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男性教师缺失对幼儿人格全面发展的可能影响,甚至是对女性教师工作效率的影响(基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说法),所以,我们赞成适当增加比例。因为,男性作为幼教从业者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夸大这种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幼儿教育有其自身应当遵循的规律,不需要追求男女教师比例的持平。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女性化倾向,缺乏“阳刚”气质,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幼儿园教师女多男少,而是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和双亲角色交互影响、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一,受到传统社会性别定势的影响。两性共同建构了人类社会,社会期盼着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从孩子出生起,周围环境就给他们施加了强大压力,迫使他们树立与性别有关的行为教条,按照社会所承认的性别模式成长。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5]。就中国而言,古代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科举制背景下形成的重文轻武、重理轻技、才子佳人、文弱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至今阴魂不散。

第二,受到学校集体教育形式的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将幼儿视为同一产品进行打理,要求学生安静、顺从,这使得男孩不得不克制好玩好动的天性。二是,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常常以语言教学为主,而脑科学已证明女孩的言语能力先于男孩发展,因此男孩的学习效果比女孩差,迫使他们对女性角色产生认同和羡慕。三是,幼儿对教师的人格崇拜,导致幼儿模仿教师的某些性别刻板行为,长此以往,幼儿(特别是男孩)某些行为也表现出女性的行为特征。

第三,受到当下家庭角色转换的影响。家庭是幼儿第一接触的环境,他人的言语、行为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对幼儿的性别认知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父亲缺失或者父亲较少和孩子交流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得以模仿母亲为主,相比传统家庭(父母都在场)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女性行为特征。另外,父母的权威对比、教养方式也对幼儿性别角色定位起着重要作用。

误区三:时代呼唤“双性化人格”,女性无法承担这一社会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下,过于男性化的男人和过于女性化的女人,在智商、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发展比较片面[6]。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需要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模式”。这意味着,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定,因而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适当反应。具体地说,在幼儿教育阶段,女教师本身就是双性化人格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集合。

如果说,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那么,女性教师同样能满足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的社会期待。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改变性别刻板观念以实现双性角色扮演。在与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有明显的性别偏差,对幼儿行为给予客观性评价,不以性别定位评判。比如说,不要强调“你是女孩所以你不应该怎样怎样”,或者“你是男孩所以你应该怎样怎样”。与此同时,女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学习男教师的师幼接触的风格,挖掘自身潜在的异性人格特征并投射到幼教实践中,尽可能少地表露女性敏感、犹豫、情绪化的一面,为幼儿提供独特的性别角色榜样。

第二,增加培养幼儿男性人格品质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幼儿园缺少的不是男教师,而是优秀的男性人格品质,如坚强、勇敢、果断、自信、独立等。女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些表现优秀男性特征的教学情境或内容。包括加强对幼儿胆识、思维、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幼儿的受挫教育,让他们学会如何承受挫折;教会幼儿如何坚强、勇敢,如何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如何果断处理事情等。

第三,鼓励幼儿进行有利于男性人格品质形成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女孩更倾向于玩象征性游戏,而且扮演的角色基本都是女性。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幼儿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获得两性的角色认知;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认知水平、社会性水平比较高的游戏活动,比如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综合智能,同时获得优秀的男性人格特质。

总之,当前我国幼教事业改革,不应纠结于教师性别数量上的平等,而应将焦点放在当前教育者主体——大部分女性教师身上,即我们要遵循幼教发展规律,立足于当前女性教师为教育者主体的现实,通过改革,提高女性教师教育的信心,促进女性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

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课题批准号: YJA8801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曹海峰.反传统性别定型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2]郑益乐,史文秀.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1).

[3]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15.

[4]徐岱.论美感的生命形态[J].文艺理论研究,l997(5).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3.

[6]王红瑞.从双性化人格理论的视角分析幼儿园男性化教育缺失[J],基础教育研究,2010(2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林梓)

猜你喜欢
幼教人格幼儿园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爱“上”幼儿园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想念幼儿园
漫画之页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