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霞 侯雪梅 冯兆海
摘 要: 读写结合早相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但能否从低中年段开始就坚持训练,就令人质疑了。其实,读写结合不仅可以从孩子写话抓起而直至高年段,不仅是课内的读写结合,更可以持续地延伸至课外。读中汲取积淀、体悟范例、拓宽视野;写时内化融彻、会意运思、成长提升——相互促进,大放异彩。
关键词: 作文指导 读写结合 相互作用
鸟欲高翔凭双翅,读写结合就如同鸟之双翼。它是以文章为载体,加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训练。它是推进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作文而有范例参照,是阅读的及时反馈,更是写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读与写互相推动、相互作用、读中体悟、写中融通,可以异彩纷呈。
一、课内阅读色彩斑斓,读写结合锦上添花
根据文本内容,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安排读写结合训练并循序渐进。课内阅读内容色彩斑斓,而读写结合更能够锦上添花。
1.留意板块重点,万绿丛中“点点红”。
阅读与写作,不同年级和不同板块,侧重点也不同,教师要弄清总要求,还要明确训练重点。讲读时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就应紧扣训练点,为知识的转换铺垫,进而以读助写、以写促读。
如《童年的愿望》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视角关注儿童生活,作品流露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表达了真情实感,可成为习作范例。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童真童趣,还要感受、学习和借鉴表达独特感受与愿望的方法。如儿童生活的选取,自然的开头,生动的描写,简洁的对话,巧妙的谋篇,真挚情感的表达……学后我们有目的地分别指导孩子写了《我的愿望》、《爸爸的眼睛》、《童年趣事》等习作。一名女孩写道:假如我真的去了海南,我要看沙滩的金黄,感受海水的温凉,去摘大椰子,把贝壳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这样的习作不胜枚举。
第三板块的《长大了我就成了你》,第一篇写的是真诚的理解与关爱给受伤心灵的感召与震撼;第二篇是对教师职业的憧憬、理解和赞颂。教学时,我们引领学生尽情地读,感受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又借鉴文中的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及篇末点题的写法,设计了《老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我的老师》等文题习作。有学生写道:“最难忘的是孙老师那有神的眼神,她时时关注我们,好像能看出每个同学的心思。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也能会意……”
如此,有计划、有目的地读写结合——读,则如蜜蜂穿梭于绿丛,采撷精华于点点红艳之中;写,则是内化融彻,更如锦上添花。
2.学习不同写法,色彩纷呈。
课内阅读如看万花筒而色彩斑斓,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文章,确定不同的读写结合点。或仿写文头、或文尾、或片段及句式等。这样的仿写宜多进行小片段和“素描”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场面不一而足。
如《山水风情》这一板块,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角度,或描写自然景观的奇幻秀丽,或展示水城的独特风景,或赞美异域的和谐静谧,都堪称写景之佳作。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领略绮丽风光,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还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多种方法。如展开丰富想象的语句,反复品味,再趁热打铁,写一处景物的片段,就很成功。有孩子仿写道:我看见过郊外小草的绿色,欣赏过花园里的五光十色,却从没看过红叶谷的红叶似火。只有数重山隔,却有这样景色:那是片片云霞;那真是燃烧的火……小小的片段,正是得课文之精华而色彩纷呈。
二、课外阅读繁花似锦,读写结合万紫千红
如果说课内阅读如观万花筒的奇幻,那么课外阅读就如赏山野的花木烂漫。教师更应引领学生,领略花明柳暗,开阔视野,于繁花似锦中旁搜博览。
1.诵读经典,丰富内涵。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璀璨生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欲写出好文章,就必须丰富文化底蕴。我们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歌赋、《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还要鼓励学生读名著及其他整本的经典好书,抑或记诵警句格言,不断丰富积淀,提升文化修养,增才长智,陶冶性情。我们定期布置,定期检查,定期交流、总结、评价,学生兴趣应渐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1],厚积薄发,读写结合自然水到渠成。
如看完《三国演义》后,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人物,就有学生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自己就如同一匹老的千里马,虽低首槽边,却仍有雄心壮志;虽然年老,但一直追求努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为了验收学生的诵读,就让他们写读后感悟,又有学生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日歌》,讲了万事不要等到明天,要及时努力的道理。”另一同学这样开头:“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错,只有凭汗水去播种明天的希望,只有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去奋斗,才会拥有明天。走向成功没有捷径,通往高峰的路会有坎坎坷坷、荆棘丛生……”
诵读丰富了语言和思想的积累,而读写结合更让经典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2.故事唤醒,成长心灵。
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也是在故事中成长的。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他们的心灵世界就是由多彩的故事编织的。童话、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励志的、感恩的、哲理的……包含了人生智慧。孩子们一旦走进故事,往往如痴如醉,每每豁然开朗,写出真切的感受,也是心与心的交流。一个孩子读完《养成好习惯》后,写道:细节关系成败,习惯成就人生。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天赋欠缺,努力不够,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没有良好的习惯。另一名同学读完《脱钩的鱼》后,写道:我们的身边,往往有许多人会自吹自擂,显示自己。然而他不会想到,就在他自吹时就失去了应有的东西,进而又丧失了信心而变得自卑。如果你想成功,那就先做谦虚的人,因此虚心使人进步。孩子就这样在故事中、在读写的感悟中成长。
3.百科整合,视野开阔。
《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科学万事通》等,这些科普类的图书也是孩子们好奇而喜闻乐见的。学习百科知识,领略科学奥秘,启迪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固能开蒙启智。我们在学生阅读后,让他们写动物,介绍静物,写独到的发现……丰富了知识的积累,积累了个人体验。比如有的同学写道:“在科学家的眼中,天鹅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而在我的眼中,天鹅是美的化身,它是水鸟和禽类中的佼佼者。天鹅的脖颈高高的,挺挺的,能引颈高歌。它雍容高雅,落落大方,是人人钟爱,人人喜欢的。”
如上种种,我们从二年级起,进行了大量的读写结合的实践,学生从读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写时融入生活经验,真是受益不浅。
如果说课内的读写是绿叶之于花蕾初绽,那么课外读写结合就是野外的万态千姿、五光十色的明艳。用心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内外的读写中提升,作文就可以大放异彩,万紫千红。
参考文献:
[1]刘勰.向长青释·文心雕龙浅释[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3(1):252.endprint